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生活百科>家庭生活>

杭州寺院有哪些

家庭生活 閲讀(2.84W)

1、杭州靈隱寺: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峯,面朝飛來峯,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

杭州寺院有哪些

2、杭州淨慈寺:淨慈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峯塔對面,是西湖歷史上四大古剎之一,中國著名寺院之一。因為寺內鐘聲宏亮,所以“南屏晚鐘”成為“西湖十景”之一。淨慈寺在浙江杭州的南屏山慧日峯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吳越國錢弘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淨慈寺,並建造了五百羅漢堂。寺屢毀屢建。現在的寺宇、山門、鐘樓、後殿、運木古井和濟公殿,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寶殿單層重檐,黃色琉璃瓦脊,更顯莊嚴宏傳。

3、法喜寺: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時稱“天竺三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剎。下天竺創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餘年,創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歷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為“法喜寺”、“法淨寺”、“法鏡寺”,並親題寺額。天竺三寺歷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觀相同,興衰與共,歷史上被譽為“天竺佛國”。乾隆十六年三月,弘曆初到南巡進兩到上天竺,除題詩外,並定名上天竺寺為“法喜寺”,御書寺額和“寶陀飛觀”、“普甘露門”等匾額。

4、徑山萬壽禪寺:徑山萬壽禪寺位於餘杭,距杭州城約60公里,有20多公里的盤山路,一路公路都修建的很不錯。寺院位於山頂,自古被列入“五山十剎”,江南十大名剎之一,在國內外特別是日本和東南亞各國佛教界有很大影響。萬壽禪寺始建於唐中和年間,五代吳越錢王繆題額為“吳興正真禪院”。宋嘉泰間曾改為“妙覺寺”。南宋寧宗御定全國禪寺最高等級為“五山十剎”,萬壽禪寺列十剎第二。元末萬壽寺毀於兵火。正印和尚勸募重建。於元至順元年建成。

5、杭州韜光寺:韜光寺是蜀地名僧韜光禪師所建,五代後晉天福三年吳越王重建。1982年韜光寺被大火燒燬後,改建為一座敞廳,名“白雲深處”。2003年12月由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移交杭州市佛教協會管理,2006年起整治修繕。2012年11月23日,月真法師成為韜光寺首任新方丈。1982年韜光寺被大火燒燬後,改建為一座敞廳,名"白雲深處"。 2003年12月由杭州市園林文物局移交杭州市佛教協會管理,2006年起整治修繕。

6、杭州永福寺:杭州永福寺位於靈隱之西約一華里處的石筍峯下。據清康熙年間《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觀》載,永福寺座落於飛來峯呼猿洞對面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等寺一樣,同為慧理禪師開山創建。據載,東晉咸和元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築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

7、杭州北高峯靈順寺:靈順寺位於杭州北高峯山巔,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是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寺廟創建於公元326年,為杭州較早的名剎。印度高僧慧理和尚在杭州所建五靈之一,北宋年間,因寺廟內北宋初年供奉了“五顯財神”始稱“財神廟”。明代因設殿別名“華光”故又稱“華光廟”。

8、杭州中天竺法淨禪寺:法淨禪寺昔名“中天竺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在天竺山和靈隱寺之間,有三座天竺寺。中天竺在三天竺中是“老三”,規模上無法和上、下天竺相匹敵,但卻有自己的特色。天竺三寺從靈隱到天門山,周圍數十里,統稱為天竺山。從靈隱咫尺西天照壁沿天竺溪而上,依次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有天竺香市和佛國勝地之稱。下天竺寺,又名法鏡寺。法鏡寺在三竺寺中歷史最為悠久,創建於東晉咸和五年,相傳為印度慧理和尚所建。現寺內有天王殿、圓通寶殿、藥師壇場三進殿堂。

9、杭州三天竺法鏡講寺:法鏡寺位於杭州市西湖區靈隱天竺路旁,西傍飛來峯,東臨月桂峯。清乾隆時改名法鏡寺。清咸豐十一年在兵火中化為灰燼,光緒八年再次重建。為杭州西湖唯一之尼眾寺院。1982年,杭州市佛教協會組織重建,至1989年底,寺內中軸線上三大殿等殿堂修整一新,49尊佛像全部貼金。其中藥師殿內藥師如來壇,按《藥師經》儀規設計塑成,造型別具一格,堪稱傳統佛制,為國內僅有。

10、杭州香積寺:香積寺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舊名興福寺,後由宋真宗賜名“香積寺”。元末毀於戰火,它曾是大運河湖墅地區著名的寺廟。當年大運河上船隻往來繁忙,是杭嘉湖一帶佛教信徒從運河到靈隱、天竺朝山進香的必經地,在運河及杭州佛教界擁有很高地位。

11、冠山禪寺:冠山寺又名西隱庵,位於杭州市長河鎮西南,因其形似“冠”而得名。唐朝幹寧年間,冠山是鎮東軍刑葬“囚犯”的地方。寺區內古木參天,鬆翠竹秀,山青水綠,風景秀麗,還有乳泉、龍頭滴水、雪心池、三友軒、涵虛亭、分翠亭、淨山茶莊等名勝古蹟,寺周圍巖壁上現有蕭山僅存的摩崖石刻7處,歷代精刻的“鵝”、“洗心池”、“洞天一品”、“對奕”、“清可(天台國農題)”和“黃道人畫”的畫像石等,為佛教十三法相地之一。冠山禪寺之所以興盛,主要得益於明清長河做官人的鼎力相助,並留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