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情感>婆媳>

如何正確糟糕的婆媳關係 如何處理嚴重的戀子情

婆媳 閲讀(2.96W)

中國的婆媳關係向來是家家難唸的經,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生活。那麼婆婆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兒子獨立成長,遇到事情要總是維護兒子,要讓他自己懂得去處理事情,下面跟着小編一起來你看看如何正確糟糕的婆媳關係與嚴重的戀子情結!

如何正確糟糕的婆媳關係 如何處理嚴重的戀子情

婆媳關係難以相處的心理祕密

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係,那麼一般可以推斷,在婆婆以前的那個“新家庭”中,也曾有一個糟糕的婆媳關係。而那個糟糕的婆媳關係,讓婆婆與其兒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

對這個婆婆而言,兒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親密的人,是她最割捨不下的人。於是,當兒子要分離,去找一個愛人,並建立一個自己的新家庭時,作為婆婆,她會是多麼難過。她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會有意無意地阻止兒子與媳婦建立最密切的關係。

而兒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親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對於母親而言,他比爸爸還要重要。以前,他為此而自得,現在,他要“回報”母親。於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親而與妻子建立最親密的關係。

這是很多婆媳關係難以相處的心理祕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兒子,那麼兒子的分離,就不是那麼難受。相反,她會欣喜地看到,兒子找到了他最愛的人,他可以擁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這時,這個婆婆會祝福媳婦,祝福媳婦和兒子即將走上她和丈夫曾經走過的幸福之路。

要想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糟糕的婆媳關係的祕密:健康的新家,請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

不過,我們的文化傳統的確有這樣的傾向:重親子關係而不重夫妻關係。就彷彿是,夫妻關係只是完成傳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給長輩和晚輩服務的載體。

但是,不管你多麼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麼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個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太愚孝輕妻子

有一個叫“無奈今年”的網友發表了一篇名為“老婆和父母不和,最終導致要離婚。細緻地描繪了發生在他身上的難題。他很愛太太,但同時認為年輕人要敬父母,所以,當太太和家人(主要是母親)發生衝突時,他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很多網友的回帖都是抨擊“無奈今年”及其家人。

從“無奈今年”描述的事實看,他的家人的確有問題。譬如:“無奈今年”結婚前每月的工資都交給了父母,這些錢父母也不想給;新婚當天,“無奈今年”的父母回家要走一個小時,於是他妹妹説路太遠要父母住在新房。

從事實上看,顯然是“無奈今年”的家人不當,但描述完事實後,“無奈今年”都會加一句“為什麼年輕人就不能敬老人呢”這樣的話結果,這種事實和評論的反差,令無數網友感到氣堵。

這是一種分裂,即“無奈今年”的潛意識和意識產生了分裂。評論的時候,發揮作用的是意識,這一方面,他站在父母的一邊,認為妻子應該無條件地敬老人;描述的時候,用的是潛意識,一方面,他站在妻子的一邊,認為受委屈是妻子,而錯的是父母。

也就是説,他其實知道,妻子受了太多委屈。但因為愚孝的觀念,他絕對不敢對父母説一個“不”字。所以,即便潛意識知道真相是父母不當,但他無法挑戰父母,並希望妻子也這樣做。

但妻子從小生活在民主氛圍濃厚的家庭,受盡了百般寵愛,自然不會接受他的這套邏輯。

並且,這篇長文也顯示,“無奈今年”想當然地覺得,這是妻子和他家人之間的矛盾,他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其實,他是聯結妻子和家人的樞紐,他也是妻子和家人爭奪的對象,他才是化解這場衝突的根本所在。當他只是一味逃避責任,希望做“好好先生”並儘可能滿足雙方的要求的時候,這場衝突當然會繼續下去。

婆婆心中“沒”丈夫,愛兒子

我的朋友阿衝,在有了小孩後,把媽媽接過來帶小孩,但不料本來尚可的婆媳關係卻迅速惡化。阿衝向我描述衝突的具體情形時,顯然他、太太和媽媽的關係,有很強的“三角戀”意味。

譬如,當阿沖和太太去散步時,媽媽一定要求一起去。一次兩次就罷了,但次次都如此。再如,看電視的時候,如果看到媳婦和阿衝一起坐在沙發上,他媽媽也會坐過來,並且必然是阿衝坐中間,太太和媽媽坐兩邊。

除了這些特殊情況外,阿衝家也有一般的糟糕的婆媳關係的普遍問題,譬如經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個不停。每當這個時候,阿衝就覺得特別難辦,一邊是最親的太太,一邊是最敬的媽媽,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原來,阿衝的家鄉非常傳統,男尊女卑的情況很嚴重。媽媽嫁到他家後,當時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從地位上講,一直是最卑微的,丈夫敬父母,遠勝過敬她。大家倒對她很客氣,不會欺負她,但都不夠重視她,她一直覺得自己非常孤獨。

她對阿衝説,直到有了他以後,她才不再覺得孤單,並覺得自己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勁頭。後來,她的小家庭從大家庭中脱離出來,開始單獨生活,丈夫從此以後對她越來越好,但她想起當年受的很多委屈,對丈夫很是怨恨,兩人的關係一直沒有得到改善,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一直還是兒子。

談到最後,阿衝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她們兩人的關係?”

“改善她們兩人的關係,而不是你們三個人的關係?”我反問他。

“你的意思是……”阿衝沉思道。

我解釋説,絕大多數婆媳關係的核心不是婆媳關係,而正是那個被夾在中間的兒子和丈夫。這個夾在中間的人,總想着要麼妻子對老人家敬一些,要麼婆婆對媳婦疼一些,然後問題就OK了。但他卻很少想,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他自己的身上。要想很好地處理婆媳關係,這個人必須承擔起責任,努力去協調這個三角關係。

忽略被夾在中間的那個男人,而把焦點集中在“婆媳”兩個字上,是我們面對婆媳關係時最常犯的錯誤。

你的家庭你做主

我的那個同學和阿衝的案例,倒是最經典的模式。如果説,“無奈今年”的案例中隱藏着利益的糾紛,我那個同學和阿衝的案例,可以説純粹是愛的競爭,就是婆婆和媳婦一起在爭奪同一個男人的愛。

但這裏面,還有明顯的不同,我同學的媽媽,因為覺得丈夫不強,才把愛傾注在兒子身上,而阿衝的媽媽,是因為不得已才把兒子當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心理寄託。

但這3個案例,都違反了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關係,才是家中的No.1。

如果“無奈今年”懂得這條規律,他就會明白,在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是最重要的,他們最有發言權,但在他的新家庭,他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父母不該有太多的發言權。

他不懂得這一點,聽任父母在他的新家為所欲為,像生孩子、裝修房子等,他都遵照父母的旨意,而不是和妻子好好協商,這不可能給妻子家的感覺。最後,妻子只好結束這個家。

我那個同學的媽媽,她主動背離了這個規律,因為對丈夫的能力不滿,於是把兒子當成了她心目中最割捨不下的人。阿衝的媽媽,是被迫背離了這個規律。

既然丈夫重視父母勝過重視她,既然她在丈夫的大家庭總是被忽視,那麼她難免要從其他渠道找她的最愛,而作為媽媽,兒子當然是她天然可以選擇的第一人選。但這是不長久的,兒子終究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她終究要失去自己的最愛。她無法忍受,於是才做出了那些不合情理的古怪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