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減肥>減肥瘦身>

減肥誤區 這些錯誤方法要避開

減肥瘦身 閲讀(3.02W)

不知道你是不是正在減肥,減肥是有誤區的,這些錯誤的減肥方法要注意避開,小心不要影響了我們的健康

減肥誤區 這些錯誤方法要避開

那麼減肥有哪些誤區呢?有哪些要注意的呢?怎樣才能讓我們健健康康的減掉贅肉呢?小編蒐集了些減肥誤區,希望能幫到你喲!

一個人的胖瘦主要由3個因素決定:遺傳、飲食和運動,此外還有情緒、環境和睡眠等,但都沒有前三個那麼重要。特別是遺傳因素,除了在對家庭成員之間,雙胞胎,養子/女的比較中發現了肥胖遺傳的證據,還陸續發現了不少與肥胖者關聯密切的基因。

看看你的父母,以及你家族中的大多數人,20年之後,你的體型也很可能會是那樣。正是因為有遺傳因素這個“老大”坐鎮,你身邊總有一些人的食量明明是你的兩倍,卻怎麼也吃不胖。

雖然胖瘦來自遺傳這個結論有點無奈,但胖並不一定代表不健康("肥胖者:體重維穩更健康"),何況胖也不是全無優勢,比如不用擔心胃、腎臟、子宮等臟器下垂;從同樣的高度落下或遭受同樣大小的打擊,身上的脂肪能提供更多的緩衝,將比瘦人受到更小的損傷;還有研究發現導致食慾增加的“胃生長素”[注]可能增強大腦的學習和記憶功能(暫時只在大鼠身上有這個發現;而更極端的情況是,假如胖人和瘦人同時在原始森林或沙漠迷路,胖人無疑是更有希望活着走出來的那個(只要沒有被那個瘦人同胞吃掉),這時,他一定會對自己攜帶有“節儉基因”的祖先感激涕零。

節食,欲速而不達

患有厭食症的法國模特伊莎貝爾卡羅,於2010年11月17日去世,時年28歲。她生前曾拍攝了一組以反對厭食症為主題的宣傳廣告。

事實早已證明,快速節食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只要一恢復以前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很快就會反彈。就像天壇醫院原心內科主任、現衞生部特聘健康教育專家劉玄重教授的一個比喻,因短期節食離開你的脂肪,就像出去旅遊度假一樣,總是要回來的。

但更嚴重的是,減肥節食還會引起厭食症,甚至導致死亡。如果説減肥的初衷是為了美和健康,假如患上了厭食症,這兩個目的則一個也達不到。

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一種以病人自己造成和/或維持的,以故意減輕體重為特徵的進食障礙。

厭食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產生扭曲的認識,明明已經很瘦,卻還擔心發胖;他們自願禁食、還會催吐、服用瀉藥、利尿劑等、並過度運動以減輕體重。病人一般是青少年女性,體重常常低於正常值至少15%,有厭食症的女性很多會發生閉經,如果是青春前期,還可能導致生長髮育遲緩或停滯。

厭食症導致的後果和其他形式的飢餓一樣,會使人喪失肌肉組織,降低基礎代謝率,還會使心肌組織變得虛弱纖細、引起心率失常、心室縮小,很多厭食症患者正是死於心臟疾病。

此外,長期飢餓還會導致腦細胞的明顯減少(所以腦力工作者節食尤需謹慎)、貧血、免疫功能下降,而消化功能可能趨於停滯、胃排空減緩、腸道表面積縮小,甚至連維生素也無法吸收。

雖然以瘦為美的社會壓力是引起神經性進食障礙的主要原因,但大多數專家還是同意厭食症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社會文化因素,還有心理因素、與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改變也有一定關係。

減肥,慢才是王道

即使你就是不幸被“選中”,註定要成為胖子,也不是沒有戰勝“胖命運”的辦法。

Chanel的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費爾德(Karl Lagerfeld), 64 歲時決定減肥,在營養師的指導下,用13個月成功減掉42公斤,如願以償地穿上了他“某天早上,一覺醒來突然想穿上的” Hedi Slimane服裝。既沒有捱餓,也沒有做什麼額外運動。後來他發表文章講述了他的減肥心得,還與他的指導醫生一起推出了一本《卡爾-拉格費爾德減肥食譜》(The Karl Lagerfeld Diet)。

就像這篇文章非常着名的一句話寫到的,“如果胖上個十幾公斤或是穿不穿時髦的衣服,對你來説都無關緊要,那我這篇文章就不是為你寫的” ,確實,正確的態度很重要,假如你有足夠的信念和耐心,不必像芙蓉姐姐那樣“痛下決心”,(請看:"向芙蓉姐姐學習自我打擊減肥法") 也可以成功減肥。劉玄重教授介紹,不必過度節食,合理膳食,別餓着,即使每年只減掉2.5-5千克,也是比較理想的。

生活中的減肥騙局

一些時尚雜誌正努力鼓吹局部減肥改變體型,讓胖妞兒變身時尚女郎。但科學數據卻並不支持他們的良苦用心。但關於減肥和肥胖,你應該知道三件事兒:

你減或不減,體型就在那裏,不離、不棄

脂肪熱愛女人的大腿、屁股和男人的腰部,所以肥胖的女性像一隻梨子,而肥胖的男性更像一顆蘋果。局部減脂幾乎是天方夜譚,利用X光來解析減肥前後身體的構造後發現局部減肥根本行不通。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肥胖與營養研究中心教授蘇珊•弗裏德(SUSAN FRIED)表示:“減肥是全身脂肪成比例的縮減。”坦普爾大學(Temple University)肥胖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加里•福斯特(Gary Foster)也説:“人們總幻想局部減肥,其實是不可能的。脂肪只能全身成比例的縮減,身材也是在原形的基礎上變瘦。”同時福斯特還指出,對大多數來説,是基因或者説是激素水平決定了你的身材。所以,減肥者得明白,體重是可以減輕的,體型是不可改變的。

“梨子”很高調,“蘋果”更危險

通常來説,女性趨向於梨型身材,男性趨向於蘋果型。瘋狂減肥的通常是“女梨子”,但臀部的皮下脂肪只是看似高調,腹部脂肪才是真正危險的存在。

這些堆積在腹部的脂肪就是臭名昭着的內臟脂,它們包裹着腹部器官,打亂身體正常的代謝機制,危險指數非常高!

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市健康減肥中心外科及醫務科主任羅賓•黑石(Robin Blackstone)博士指出,脂肪是人體基本的供能物質,脂肪分解產生的遊離脂肪酸進入肝臟,並在此分解產生能量供給人體。

但如果你的脂肪過多,那過多的脂肪酸超出肝臟的處理能力,就會在肝臟中堆積起來,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島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等。同時,脂肪細胞分泌的一些激素可誘發心臟病、中風、關節肌肉疼痛等。

只增不減的脂肪細胞

通常來説,人類有10億到30億個脂肪細胞,但肥胖者的脂肪細胞則可以多達100億個!不要以為這龐大的脂肪細胞家族會因為減肥而“人口”驟減至正常。

研究脂肪儲存的弗裏德博士説,脂肪細胞很特別,我們吃下去的脂肪會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在脂肪細胞中,以方便身體隨時調用。

如果我們總是暴飲暴食,不僅會讓脂肪細胞體積膨脹,還會導致脂肪細胞的數量的增加(編者按:原文為If anyone of us overeats long and hard enough, we can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at cells in our body。但實際上,脂肪細胞數量只會在兒童期及青春期增長,成年後,脂肪細胞數量基本恆定。)。但減肥時,脂肪細胞只會在體積上縮點水,數量卻是不會減少的,而且這些縮水的脂肪依然保有擴張的能力。

減肥不能減脂肪細胞數量,吸脂手術還是能移除一部分脂肪細胞的。不過整形外科醫師託尼·楊(Tony Youn)指出,對於肥胖者,吸脂術雖然能減少一部分脂肪細胞,但並不表示剩下脂肪細胞不會“吃”得更胖。

結語:看完上文發現,減肥的誤區還真不少呀,現在我們知道怎樣避免這些誤區了,好了,減肥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