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膝關節韌帶關節鏡手術的具體步驟有哪些

常見疾病 閲讀(1.16W)

膝關節韌帶關節鏡手術有些人可能會有一個大致瞭解,尤其是運動員這類工作的人可能會有碰到這類情況的比較多,膝關節什麼的碰破的現象會非常多見因此,我們要來進行探討一下,為大家常常所困的疾病來出謀劃策吧,關於膝關節韌帶關節鏡手術的具體步驟有哪些這個問題,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內容,想要了解這方面內容的朋友趕緊來看看吧。

膝關節韌帶關節鏡手術的具體步驟有哪些

伸直膝關節,將髕骨推向外側,在髕骨外上方與股骨外髁交界的間隙處做一小切口。用灌注吸引針行膝關節穿刺,針頭進入到髕骨下面,如果針可向左右側自由擺動,則可確定針已進入關節腔內,向膝關節內注入等滲鹽水使膝關節髕上囊膨起。膝關節腔正常容積為60~100ml。將針頭與懸吊的等滲鹽水瓶的皮管相連,使膝關節囊內充滿等滲鹽水。另一種方法是屈膝45°,觸及髕韌帶旁的關節間隙,即“象眼”,在此位置用針頭刺向股骨髁間凹的方向,逐步將膝關節伸直,針頭穿透脂肪墊、關節囊及滑膜,進到髕骨下方,向兩側搖擺針頭,確定針頭在關節腔內,然後向關節腔內注入等滲鹽水60~100ml,使關節囊膨脹後,即將針拔出,不連接入水管,因關節鏡也將由此位置進入關節腔關節鏡進入關節腔後,入水管連接於關節鏡的入水管接頭上。

診斷性膝關節鏡檢查常採用以下入路

(1)前外側入路:為常用的入路。入路位置在外側脛骨平台上方1cm,髕韌帶外側緣向外1cm處。除後“十”字韌帶、外側半月板前角、內側半月板后角及後關節囊的觀察有困難外,幾乎膝關節其他結構均可看到。由於入路很靠近外側半月板的前角,若切口位置過低,可能會損傷半月板前角。切口位置過高,則由於股骨髁的阻擋,關節鏡不能伸入到股骨髁與脛骨平台之間隙內,而不能觀察到膝關節後側的組織。

(2)前內側入路:入路位置位於內側脛骨平台上方1cm、髕韌帶內緣內側1cm處。關節鏡的觀察範圍與前外側入路相似,但此入路便於觀察內側半月板的后角及外側半月板的前角。

(3)後內側入路:入路位於股骨內髁後緣與脛骨平台後內緣,半膜半腱肌前方三角區內(圖-11)。屈膝90°,即可明顯觸及股、脛骨後內側緣形成的三角區。在關節囊未膨起前應在脛骨平台上1cm,相當於股骨髁後緣處皮膚上做一標記。當關節囊充分膨脹,屈膝90°時,則關節囊後內側間隙局部隆起,用套管針在股骨髁後緣稍前下方平行股骨髁關節面穿透關節囊,拔除針芯後有液體從套管內流出,即表明套管位於關節腔內。置入70°關節鏡可看到內側半月板后角及後“十”字韌帶。如經中央入路置入關節鏡,則可經膝後內側入路置入器械,取出遊離體等。

(4)髕骨上外側入路:入路位於髕骨外上角的上方2.5cm,股四頭肌韌帶外側緣處。此入路可較好地看到髕股關節面在伸屈膝關節時的運動狀態及其對合情況,也可經髕上入路行滑膜切除

經以上4個入路可較好地完成診斷性檢查。

(5)膝後外側入路:經此入路可見外側半月板後側邊緣、膕肌腱、前“十”字韌帶外側面等。手術方法為膝關節內旋,屈曲90°,在膝外側關節間隙處,於腓骨頭近端、髂脛束的後緣與股二頭肌的前緣之間做一小切口(圖-12)。關節囊充盈膨脹後,用套筒針向後關節囊方向穿刺,進針方向應平行於股骨髁關節面。無阻力後拔除針芯,若有液體流出即表明已進入後關節囊。穿刺時應注意勿損傷股骨關節面及膕後的神經血管束。

(6)髕骨旁內外側入路:經此入路可很好地觀察到髕前脂肪墊及內外側半月板前角。手術方法為在近髕骨中段內側或外側做小切口,切開關節囊,將鈍頭套筒針向前內或前外側方向穿刺進入關節腔內(圖-13)。屈膝20°~30°,關節鏡滑到髕骨下方後,沿股骨髁滑車溝下行,即可觀察到對側的半月板前角。經內側入路可看到外側半月板前角,反之亦然。

(7)中央入路:又名經髕韌帶入路。手術方法為屈膝90°,在髕韌帶中線,髕骨下極以下1cm處做小切口,用不加套筒的穿刺針穿透髕韌帶,上下移動穿刺針劈開髕韌帶,擴大髕韌帶孔隙,用鈍頭套管針插入之,屈膝45°,將套管針穿入關節腔內,進點應在脂肪墊的上方,若刺入脂肪墊則妨礙視野

以上就是關於膝關節韌帶關節鏡手術的具體步驟有哪些的介紹了,我相信大家在看過以後都會有一定了解,希望大家能夠做到這些,我也同時衷心希望為膝關節韌帶關節鏡手術的具體步驟有哪些提供一些幫助吧。膝關節是我們正常活動的必須,關乎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美好生活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