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中醫治療腸炎

常見疾病 閲讀(5.48K)

腸炎是我們人體常見的一種肛腸方面的疾病,而且腸炎的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是有腸炎的表現的。腸炎雖然是一種較為普通的疾病,而且大部分時候,腸炎對於人體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如果不及時醫治的話,很多可能會加重病情的,到時候的後果就不得而知了。關於腸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中醫療法就是其中的一種。

​中醫治療腸炎

對於腸炎的治療,現在的醫學上面的許多方法都是非常有效果的,一般的西醫治療腸炎,效果是很快的,但是很多時候是會反覆發作的。而中醫治療腸炎,和西醫就不同了,中醫對於腸炎的治療效果也是很好的,而且還可以治標治本,這對於所以患者來説才是最重要的。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臨牀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裏急後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慢性腸炎病程一般在兩個月以上,臨牀常見的有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限局性腸炎等。

中醫認為腸炎屬於“胃脘痛”範疇,本病多由飲食失節、損傷脾胃、情志不暢、肝鬱氣滯或脾胃虛弱、中氣不運所致。病位在胃脘,與肝脾關係密切,早期多為實證,其病在脾胃。分型如下:

①寒邪犯胃證:症狀見胃痛暴作,疼痛如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熱痛減,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弦緊。治則為温中散寒、行氣止痛。方選良附丸加減(高良薑10g、香附10g)。

②宿食停滯證:症狀見胃脘脹痛拒按,噯氣或矢氣則舒,噯腐吞酸,進食加重,不思飲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膩,脈滑等。治則為消食導滯、理氣和胃。方選保和丸加減(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陳皮10g、萊菔子30g、連翹15g、麥芽10g)。

③肝胃氣滯證:症狀見胃脘脹滿,攻撐作痛,連及兩脅,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噯氣頻頻,善太息,舌苔薄白,脈象多弦。治則為舒肝理氣、和中止痛。方選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藥15g、枳殼10g、陳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因肝鬱藴熱,火熱犯胃引起的肝胃鬱熱證,症狀見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嘈雜泛酸,口乾口苦,渴喜冷飲,脈弦滑數。治則為舒肝泄熱、和胃止痛。方選化肝煎(青皮10g、陳皮12g、芍藥l0g、丹皮l0g、澤瀉10g、貝母15g)。

④因濕熱內藴,阻滯中焦引起的濕熱中阻證:症狀見胃脘疼痛,脹滿嘈雜,泛酸,口乾而苦,口渴不欲飲,尿黃便祕,舌苔黃膩,脈滑數。治則為清化濕熱、理氣和胃。方選黃連温膽湯(黃連6g、半夏10g、茯苓10g、陳皮12g、竹茹10g、蒲公英30g、甘草6g)。

⑤瘀血阻絡證:症狀見胃脘疼痛,痛如針刺或刀割,痛有定處而拒按,面色晦暗無華,脣暗,有嘔血、便血,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治則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選失笑散合丹蔘飲(蒲黃9g、五靈脂9g、丹蔘10g、檀香10g、砂仁6g)。

中醫治療腸炎的方子有很多,而且其中的大部分藥方對於腸炎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們的腸炎患者們以後不妨嘗試下中醫治療腸炎吧,相信很快就會看到效果的。此外,對於腸炎患者來説,除了必要的治療之外,還應該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不要經常亂吃食物,也不要經常熬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