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急性膀胱炎的發病原因和機制有哪些?

常見疾病 閲讀(2.33W)

急性膀胱炎發作後會造成膀胱充血,膀胱感染後會造成嚴重的泌尿系統症狀,患者會發生尿頻、排尿障礙等不適,嚴重的還會造成血尿,疾病發作非常快,對患者造成的傷害非常嚴重,患者要了解引起疾病的病因及機制,才能做好疾病的預防,那麼急性膀胱炎的發病原因和機制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急性膀胱炎的發病原因和機制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膀胱炎有多種因素引起:①膀胱內在因素,如膀胱內有結石、異物、腫瘤和留置導尿管等,破壞了膀胱黏膜防禦能力,有利於細菌的侵犯。②膀胱頸部以下的尿路梗阻,引起排尿障礙,失去了尿液沖洗作用,殘餘尿則成為細菌生長的良好培養基。③神經系統損害,如神經系統疾病或盆腔廣泛手術(子宮或直腸切除術)後,損傷支配膀胱的神經,造成排尿困難而引起感染。

二、發病機制

膀胱感染的途徑以上行性最常見,發病率女性高於男性,因女性尿道短,尿道外口解剖異常,常被鄰近陰道和肛門的內容物所污染,即糞便-會陰-尿路感染途徑。性交時摩擦損傷尿道,尿道遠段1/3處的細菌被擠入膀胱:也可能因性激素變化,引起陰道和尿道黏膜防禦機制障礙而導致膀胱炎。另外陰道內使用殺精子劑會改變陰道內環境,致使病菌易於生長繁殖,成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男性前列腺精囊炎,女性尿道旁腺炎亦可引起膀胱炎。尿道內應用器械檢查或治療時,細菌可隨之進入膀胱。最近青少年男性膀胱炎發病率有增高趨勢,主要危險因素是包皮過長,性伴侶患有陰道炎症,以及男性同性戀者。下行性感染是指膀胱炎繼發於腎臟感染。膀胱感染亦可由鄰近器官感染經淋巴傳播或直接蔓延所引起,但較少見。

淺表膀胱炎症多見,病變僅累及黏膜、黏膜下層,可見黏膜充血、水腫、多發點狀或片狀出血或淤血,偶見表淺潰瘍或膿苔覆蓋,肌層很少受侵犯,病變以尿道內口及膀胱三角最明顯。鏡下所見除黏膜水腫外,還有黏膜脱落,毛細血管明顯擴張,多數白細胞浸潤可延伸至肌層。炎症有自愈傾向,癒合後不留瘢痕。如治療不徹底或有異物、殘餘尿、上尿路感染等情況,炎症可轉為慢性。

以上為大家介紹的內容就是急性膀胱炎的發病原因和機制,此病對男性或是女性的危害不同,此病在早期的時候症狀不多,同時也與很多疾病有相似,患者要診斷疾病較為困難,可在醫院做泌尿檢查、膀胱檢查等,檢查後可診斷疾病的類型,患者要進行治療也會更容易,但要避免病情嚴重後的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