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腸道淋巴結病因及治療

常見疾病 閲讀(2.51W)

淋巴結本是我們身體一種重要的免疫性器官,平時可幫助我們提高抗病能力,但一旦它受到傷害或被感染就會容易導致身體出現腫大、發熱、腹痛、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並且,針對不同部位出現的不適症狀,醫學上可將其分為頸部淋巴結、腸道淋巴結等。那麼,現在就主要先去了解最易發生在青少年或小兒身上的腸道淋巴結。

腸道淋巴結病因及治療

淋巴結遍佈全身,只有比較表淺的部位才可觸及。頸部、頜下、鎖骨上窩、腋窩、腹股溝等最易摸到。當淋巴結腫大時,可摸到皮膚下有圓形、橢圓形或條索狀的結節。如在頜下摸到腫大的淋巴結,表示口腔內有病變。如扁桃體炎、牙周炎等。頸部出現成串的球狀隆起,首先應考慮到頸淋巴結核。

腸繫膜淋巴結炎為小兒腹痛的常見疾病因之一,臨牀上易與急性闌尾炎相混淆,多見於7歲以下的小兒多屬病毒感染好發於冬三春節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併發或者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典型症狀為發熱、腹痛嘔吐有時候伴腹瀉或者便祕。 流行病學: 臨牀報道男孩多於女孩,以冬三春節多見,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腸道感染中併發,且有逐漸增多趨勢 。

1.病因

由於遠端迴腸的淋巴引流十分豐富,迴腸、結腸區淋巴結多。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腸道感染後,病毒、細菌及其毒素沿血循環到達該區淋巴結,引起腸繫膜淋巴結炎。病毒感染者表現為腸繫膜淋巴結增生、水腫、充血,但造就為陰性。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腸繫膜淋巴結炎不同於病毒性淋巴結炎,細菌侵及的淋巴結多表現為淋巴結內急性炎症反映、出血及壞死,淋巴結內可分離出沙門菌。

2.病發機制

小兒腸繫膜淋巴結沿腸繫膜動脈及其主動脈弓分佈,十分豐富。迴腸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腸內部實質意義物常因迴盲瓣的作用,在迴腸末端停留,故腸內細菌及病毒產物易在該處接收進入回盲部淋巴結而引起腸繫膜淋巴結炎。

3.中醫治療

其病為飲食不節,痰熱互結,食滯積熱,壅塞腸道,熱毒藴結,鬱久而發。治以萬金膏清熱解毒、寬腸化滯、祛瘀滌濁、理氣止痛、消腫散結,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4.藥食宜忌

由於本病的病程較長,易於復發,治療較慢,故在治療進程中務必嚴厲患兒的飲食調護,裁減飲食及化學性因素對腸道的刺激,防治腸道內毒素的發生、有利於疾病的病癒。

因此要求醫務勞動者及患兒家長嚴厲抗生素及激素類藥物的應用,杜絕含有激素類等化學因素食品的攝入,控制好患兒的食譜,以平淡、易消化、低糖、維生素及植物纖維素含量高的食品為主,並鄭重勸誡禁食生冷、瓜果、飲料,如荔枝、草莓、櫻桃、桂圓水果的食用,及糖類、海鮮魚腥肉食和油炸食品的攝入,主動互助治療,防備衍生它變,確保早日病癒。

相對來説,那些經常出現感冒、腸道不適的小兒最容易患上腸道淋巴結,這看起來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病症,但長期反覆發病的話,建議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同時,父母們還要幫助小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