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麻疹的特徵有哪些

常見疾病 閲讀(3.23W)

關於麻疹,相信大部分都是不陌生的,但是對於麻疹的症狀,卻是很少有人知道了解的,其實我們若是瞭解到麻疹的特徵,就可以在麻疹潛伏期階段及時發現了,及早發現,治療才相對於容易一些。所以我們要適當的瞭解一下馬徵的特徵。

麻疹的特徵有哪些

(1)潛伏期:一般為10天±2天(6~21天),感染嚴重或經輸血獲得感染者潛伏期可短至6天,接受過免疫製劑(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或曾接種過麻疹疫苗而發病時,則潛伏期可延長至3~4周。在潛伏期末1~2天已可從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麻疹病毒。有些患者於接觸麻疹患者數小時後,可出現暫時性輕度上呼吸道症狀及低熱,甚至有一過性皮疹,但甚罕見。麻疹典型病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前驅期、出疹期和恢復期。

(2)前驅期:一般持續3~5天,體弱及重症可延長至7~8天,而曾接種過麻疹疫苗或有被動免疫力者則可短至1天。此期臨牀上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包括眼結合膜)炎症的卡他症狀。有發熱、咳嗽、流鼻涕、流眼淚、畏光等,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適。發熱常日低夜高,逐日升高,可達39~40℃,嬰幼兒可發生高熱驚厥,年長兒或成人常訴頭痛、頭昏、乏力、嗜睡。咳嗽漸加重,多半為乾咳,因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常下延至喉部、氣管、支氣管,咳嗽往往帶嘶啞聲,年幼兒甚至出現呼吸急促和困難。常伴胃納減退,甚至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體格檢查可見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明顯,發病後2~3天可在第一磨牙對面的頰黏膜上出現科氏斑,為麻疹前驅期的特徵性體徵,有麻疹早期診斷價值。此種細小口腔內疹,呈白色,為0.5~1mm針尖大小,散在於鮮紅濕潤的頰黏膜上。初起時僅幾個,很快增多,且可融合,擴散至整個頰黏膜,以及口脣內側、牙齦等處,也偶見於眼瞼結合膜上,極少發生於硬、軟齶。斑點數目少時易在日光下見到細小白點,周圍紅暈,數目眾多時可融合成片,僅見充血的頰黏膜上有細鹽樣突起顆粒。科氏斑一般維持2~3天,迅速消失,有時在出疹後1~2天還可見到。個別患者在前驅期開始時見到頸、胸、腹部出現風疹樣或猩紅熱樣或蕁麻疹樣皮疹,數小時內就消退,稱為前驅疹。有時在齶垂(又稱懸雍垂)、扁桃體、咽後壁、軟齶處可發現棕紅色斑點,出疹期初迅速隱去。

(3)出疹期:起病後3~5天當呼吸道卡他症狀及發熱達高峯時開始出現皮疹,常在見到科氏斑後1~2天。首先從耳後髮際出現淡紅色斑丘疹,漸及頭部前額、臉面、頸部,自上而下擴展至胸、腹、背,最後達四肢,直至手心腳底,2~3天就波及全身。皮疹以斑丘疹為主,開始時顏色鮮紅,壓之退色,大小不等,平均直徑2~5mm,分佈稀疏分明,至出疹高峯時皮疹數目增多,聚集融合成片,色澤也漸轉暗,但疹間皮膚仍屬正常,偶見小皰疹或細小出血性皮疹。病情嚴重時,尤其伴有心肺衰竭時,皮疹顏色可突然轉暗,並快速隱退。隨出疹達到高峯全身中毒症狀加重,體温進一步升高,可達40℃以上,精神委靡、嗜睡倦怠,或終日煩躁不安,咳嗽加重有痰、脣舌乾燥、咽極度充血、眼瞼浮腫,分泌物多。頸部淋巴結及肝脾腫大,肺部常聞幹、濕囉音。胸部X線檢查,可見縱隔淋巴結增大,肺紋理增粗。普種疫苗前年代成人較少患野毒株麻疹病毒引起的自然感染,出疹期中毒症狀成人常比小兒為重,皮疹也都密集,但併發細菌感染似較嬰幼兒為少。

(4)恢復期:在單純麻疹患者,當皮疹和中毒症狀發展到高峯後,體温常於12~24h內較快下降,隨之患者精神好轉,呼吸道症狀減輕,但咳嗽常可延續較久,食慾大大好轉。一般體温下降後2~3天皮疹按出疹順序依次消退,留下淺棕色色素沉着斑,伴糠麩樣細小脱屑,以軀幹為多,2~3周內退盡。若無併發症,單純麻疹自起病至疹退一般病程為10~14天。

上面就是關於麻疹的相關特徵,我們也可以看到麻疹的症狀分為四個部分,我們大家切勿把它們給弄混了,瞭解到具體症狀,若是發現我們身上也出現了類似症狀就要趕緊去醫院就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