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風池穴位疼痛是怎麼回事

常見疾病 閲讀(3.07W)

人的身體是分佈着很多的穴位的,同時穴位發生情況也是提醒自己身體出現問題了。很多的人可能聽過風池穴,但是卻不知道風池穴如果疼痛代表着什麼。因為現在人們總是忙於工作,所以身體各方面都是多多少少的出現問題。那麼,風池穴位疼痛是怎麼回事?下面就讓小編詳細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風池穴位疼痛是怎麼回事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脱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脱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牀綜合徵。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症狀和體徵。

1.頸椎的退行性變

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因素,並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

(1)椎間盤變性 當椎間盤開始出現變性後,由於形態的改變而失去正常的功能,進而影響或破壞了頸椎運動節段生物力學平衡產生各相關結構的一系列變化。因此,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為頸椎病發生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 這一過程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病至關重要,也是其從頸椎間盤症進入到骨源性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學基礎。事實上,在頸椎病的早期階段,由於椎間盤的變性,不僅使失水與硬化的髓核逐漸向椎節的後方或前方位移,最後突向韌帶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壓力增高的同時引起韌帶連同骨膜與椎體周邊皮質骨間的分離,而且椎間盤變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體間關節的鬆動和異常活動,從而更加使韌帶與骨膜的撕裂加劇以至加速了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形成。

椎間隙後方韌帶下分離後所形成的間隙,因多同時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與出血而形成韌帶-椎間盤間隙血腫。

(3)椎體邊緣骨刺形成 隨着韌帶下間隙的血腫形成,成纖維細胞即開始活躍,並逐漸長入血腫內,漸而以肉芽組織取代血腫。隨着血腫的機化、骨化和鈣鹽沉積,最後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體前緣的骨贅。

(4)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變 頸椎的退變並不侷限於椎間盤以及相鄰近的椎體邊緣和鈎椎關節,尚應包括:①小關節 多在椎間盤變性後造成椎體間關節失穩和異常活動後出現變性。②黃韌帶 多在前兩者退變基礎上開始退變。其早期表現為韌帶鬆弛,漸而增生、肥厚,並向椎管內突入。後期則可能出現鈣化或骨化。③前縱韌帶與後縱韌帶其退行性變主要表現為韌帶本身的纖維增生與硬化,後期則形成鈣化或骨化,並與病變椎節相一致。

(5)椎管矢狀徑及容積減小 由於前述之諸多原因,首先引起椎管內容積縮小,其中以髓核後突、後縱韌帶及黃韌帶內陷、鈎椎關節和小關節鬆動及增生為主,這些後天繼發性因素在引起椎管內容積縮小的同時,也使椎管矢狀徑減少,從而構成脊髓及脊神經根受刺激或受壓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時如再有其他侷限性致病因素。例如,髓核脱出、椎節的外傷性位移、骨刺形成及其他佔位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神經受累症狀。

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選擇以及預後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有些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並不發病,其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寬,椎管內有較大的代償間隙。而有些患者頸椎退變並不十分嚴重,但症狀出現早而且比較嚴重。

大家都知道了風池穴位疼痛可能是頸椎病造成的,相信不論是怎樣的疾病都是給自己的身體和情緒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如果比較嚴重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同時工作不論怎麼忙也要注意個人的身體健康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