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中藥>

什麼是羌活勝濕湯

中藥 閲讀(1.17W)

羌活勝濕湯是一種常見的中醫治療疾病的藥方,這種藥方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在臨牀上常用羌活勝濕湯來治療一些頭痛,頭重,或者濕氣過重,甚至對於感覺一身都是病的患者來説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可以產羌活勝濕湯不僅可以治療疾病,也可以當作日常保健常吃的一種保健藥方。

什麼是羌活勝濕湯

這種羌活勝濕湯主要是由一些獨活酒洗,羌活,和一些其它的中藥配製成的,那麼製作羌活勝濕湯的藥方都有哪些呢?日常要如何利用羌活勝濕湯養生呢?一起來簡單的瞭解一下吧。

羌活 勝濕湯(利濕之劑)

【來源】元?李東垣 《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羌活、獨活酒洗、藁本 酒洗、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川芎二分,酒洗、蔓荊子三分,碎、生薑三片

【用法】上(口父)咀,清水二杯,煎至一杯,去滓,食後温服,緩取微似汗。

【歌訣】羌活勝濕羌獨用,芎篙蔓荊草防風,寒濕在表頭身重 ,發表祛濕效力雄。

【主治】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 ,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

【加減】如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濕也,加酒洗防己、附子。

【各家論述】

1、《醫方集解》汪訒庵:此足太陽藥也。經曰:風能勝濕。羌、獨、防、藁、芎、蔓,皆風藥也。濕氣在表,六者辛温升散,又皆解表之藥,使濕從汗出,則諸邪散矣。若水 濕在裏,則當用行水滲泄之劑。

2、《張氏醫通 》張石頑 :此治頭項之濕,故用羌、防、芎、藁一派風藥,以祛上盛之邪。然熱雖上浮,濕本下著,所以複用獨活透達少陰之經。其妙用尤在緩取微似之汗,故劑中加用甘草,以緩諸藥辛散之性,則濕著之邪,亦得從之緩去,無藉大開汗孔,急驅風邪之法,使肌腠餒弱無力,濕邪因之內縮,但風去而濕不去也。其有腰以下重,寒濕之邪留於陰分也,本方加防己以逐濕,必兼生附以行經;或見身重腰沉沉然,濕熱之邪遍於陽分也,本方加蒼朮以燥濕,必兼黃柏以清熱,非洞達 長沙術附、桂附、梔子柏皮等方,不能效用其法。

3、《醫門法律》喻嘉言:按濕上甚而熱,汗之則易,下之則難,故當變其常法而為表散,此方得之。

4、《醫鏡》顧鬆園:此昇陽散濕之劑,凡濕從外受者,無論在上在下,俱以此方隨證加減治之。按《金匱》雲:“太陽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名濕痺。”言太陽病 則必有發熱惡風之候,濕留關節則痛,陽鬱不伸則煩,脈不沉細,則非有外風與之相搏,故只名中濕,亦名濕痺者,謂濕邪痺閉其身中之陽氣也。治宜此方,微汗以通其陽。

【變化方】

(1)本方除獨活、蔓荊、川芎、甘草,加升麻、蒼朮。名羌活除濕湯,

治風濕相搏,一身盡痛。

(2)本方除川芎,加黃耆、當歸、蒼朮、升麻,名昇陽除濕湯 ,治水疝腫大,

陰汗不絕。再加麥芽、神曲、豬苓 、澤瀉,除當歸、黃耆,

亦名昇陽除濕湯,治脾虛瀉痢 。

內外傷辨卷中

【來源】《內外傷辨》卷中。

【異名】通氣防風湯 (《醫學 發明》卷五)。

【組成】羌活 獨活各3克 藁本 防風 甘草(炙) 川芎各1.5克 蔓荊子0.9克

【用法】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後大温服。

【功用】祛風勝濕。

【主治】風濕在表,頭痛項強 ,腰背重痛,一身盡痛,難以轉側,惡寒發熱,脈浮。

【加減】如經中有寒濕,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漢防己1.5克;輕者,附子1.5克;重者,川烏 1.5克。

以上就是關於羌活勝濕湯的一些簡單的介紹,雖然羌活勝濕湯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對於 保健也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利用羌活勝濕湯養生的,因此在服用羌活勝濕湯之前最好問下自己是否適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