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傳統文化>

為何説大本曲是白族特有技藝?有何特別之處

傳統文化 閲讀(2.51W)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用漢文記錄白族語言的唱本,因有一定人物、情節,所以又稱為本子曲。它是大理白族特有的一種古老的民間益藝,每逢節日,一人説唱,一人三絃伴奏,其唱詞中大理白語、漢語混用,以大理白語為主,漢字白讀,多為“三七一五”或“三五二七”、“七七一六”的格式。

為何説大本曲是白族特有技藝?有何特別之處

同時,大本曲在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不斷借鑑和吸收了白、漢兩個民族優秀的民間文學和民間音樂文化,又經過歷代藝人的加工和完善,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曲種。

大本曲的唱腔種類與曲韻式種類

大理白族大本曲其唱腔有3腔、9板、18調。3腔一般指大理南腔、北腔、海東腔3個藝術流派。9板是基本唱腔,南北兩派有所不同,一般指平板、高腔、黑淨、提水、陰陽、大哭、小哭、邊板、路路板。“18調”(或13腔)是輔助唱腔,分別為螃蟹、老麻雀、新麻雀、花譜、家譜、起經大會、蜂採蜜、放羊、上墳、道情、祭奠、陰陽、琵琶、花子、拜佛、問魂、思鄉嶺、血湖池調等等。

大理白族大本曲韻式主要分為“花上花”、“油魯油”、“撈利撈”、“翠幽幽”(一説,“翠茵茵”)4大韻,下又分若干小韻,唱腔悦耳動聽,內容豐富。

三齋不如一曲

大理白族聚居地區自古就流傳着這樣一個説法:“三齋不如一曲,三齋不如一戲”。這裏的曲即指大本曲藝術。大理白族人逢年過節、生子、祝壽、農閒、工暇,都要彈唱大本曲。大本曲在大理白族的婚喪習俗以及宗教祭祀中還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儀式之一。更有甚者,某些曲中的人物原型還被當地白族羣眾虔誠地奉為“本主”。

大本曲的藝術效果

藝術效果全部是用音樂和語言來完成的。在要求語言必須服從內容和風格的前提下,音樂必須服從語言;伴奏要服從唱腔。大本曲腔調的形成基本上是以語言聲調為基礎的,“依字行腔”是大本曲最顯着的特點。旋律的進行與聲調的升降保持一致成為每個演唱者必須遵循的規律。

當二者發生矛盾時,一般是以聲調為主,適當改變旋律的結構。多數是在曲調的骨幹音——更多的是對調式起支撐作用的上中音、下中音、屬音和主音上進行移位,以適應聲調的升降和保持調式的色彩。

大本曲自產生以來,主要流傳於今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所轄的大理市、洱源縣、賓川縣、雲龍縣、鶴慶縣等白族聚居地區,而尤以大理市最為興盛和普及。

尤其到了當代,大理市已成為大本曲演唱名副其實的活動中心。如今,不需逢年過節,不需廟會祭祀,大理市的白族人民也可經常性的欣賞到大本曲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