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傳統文化>

傣族曆法 傣族的天文曆法分幾種有什麼特點

傳統文化 閲讀(2.67W)

傣族曆法有兩種,分別是大傣歷和小傣歷。

傣族曆法 傣族的天文曆法分幾種有什麼特點

大傣歷是傣族最早使用的歷法,是傣族先民在漢族農曆的基礎上創造的歷法,現今只有民族意識比較濃厚的大傣(泰)人仍然堅持使用這種曆法,因而被稱作“大傣歷”。

大傣歷以公元前94年為紀元元年,一年的迴歸長度為365天6小時12分36秒(365.258日),與現代標準迴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有一定誤差,朔望月為29.530583日(按:現代標準朔望月為29.53059日),每年分冷、熱、雨3季,月序一般比漢族農曆早3個月,如傣歷2107年1月1日相當於公曆2012年12月14日,農曆壬辰年十一月八年級日,當年農曆閏四月,所以早兩個月。

大傣歷單月為大月30天,雙月為小月29天,隔4~5年有一次八月大月(在8月29日後加一閏日,稱“八月滿月”)則一年355日平年。每月又分“月出”與“月下”兩個半月,望日(十五日)之後稱“月下一日”,順序數至晦日,並使用七曜(日、月加上火、水、木、金、土五星)紀日的週日法。19年置7個閏月,皆置閏於九月,閏九月也是大月(30天),傣語稱閏年為雙九月之年,閏年384天。置閏之年比農曆早一年。由於採用早朔,月出一日(七年級)不一定是日月合朔的日子,故與農曆日序有時有一日之差。大傣歷又吸收漢族農曆中干支紀時的方法,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60個數首尾循環,用以紀年和紀日,用十二地支紀月,並使用十二屬相紀年歲。

小傣歷

小傣歷實際就是緬歷,由緬甸傳入傣族地區,小傣(泰)人是最早接受這種曆法的傣族,因而被稱為“小傣歷”。

緬歷以公元639年為紀元元年,是由緬族族源之一的驃人創立,公元640年(緬歷2年)被驃國的室利差呾羅王朝正式推廣。832年,驃國亡於傣族的南詔王朝,驃人逐漸融入由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系民族形成緬族,緬族繼承了由驃人創立的歷法。十六世紀中期以後,緬族的東籲王朝先後征服傣族的阿瓦王朝、蘭納王朝、瀾滄王朝、阿瑜陀耶王朝,臣服於漢族大明王朝的傣族土司也相繼臣服緬族東籲王朝,緬歷開始使用到傣族地區。至今,仍有很多傣族地區在使用緬歷,中國德宏、緬甸撣邦等地將傳統傣歷(大傣歷)與緬歷並行使用,中國西雙版納、泰國、老撾等地也是佛曆與緬歷並行使用。享譽世界的潑水節就是通過緬歷確定的。

緬歷的年以迴歸年為基準,月以恆星月為基準。緬歷大部分是以老的印度歷為基礎,與之不同的是,緬歷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緬歷會不定期地以添加閏月和閏日來消除由於印度歷中的年和默冬章中的迴歸年時間不同而積累起來的時間差。

緬歷全年分為12個月,每月以月相為準,分上弦月及下弦月,各有十四或大五天,單月29天,雙月則30天,因此一年有354天,每三年一個閏月。638年3月22日建元,是為緬歷0年。緬歷和公曆相差三個多月,緬歷一月上弦一日約在公曆四月初,一月下弦一日就是潑水節。

緬歷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來代表一週中的每一天,星期三則分成兩半,上半日為水曜日,下半日為羅睺曜日。這8個星相日各對應一種生肖,分別是:星期一屬虎,星期二屬獅,星期三上午屬象,星期三下午屬無牙象,星期四屬鼠,星期五屬天竺鼠,星期六屬龍,星期天屬妙翅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