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李世民為何要重用昔日仇人魏徵

風雲人物 閲讀(7.74K)

魏徵在太子李建成手下時,多次勸告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幹掉李世民;在李世民手下時,更表現得兢兢業業、嘔心瀝血,成為羣臣的楷模。這很有點現代職場精英風範,在哪個公司效力,就盡心盡力為那個公司努力工作。

李世民為何要重用昔日仇人魏徵

魏徵六次跳槽的另類忠臣人生

説到魏徵,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個敢於犯顏直諫的忠臣,也是唐太宗的一面鏡子。一般人知道他,是因為他敢於説真話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原故。可一般人卻很少知道,魏徵其實也是一個一生中有六次跳槽經歷的另類忠臣。

魏徵字玄成,河北鉅鹿曲城人。父名長賢,北齊屯留縣令。因改朝換代及父親早逝,魏家由北齊時的大家變成了隋時的寒門。魏徵雖落拓,卻有大志,見天下漸亂,便出家做了道士。魏徵好讀書,涉獵廣泛,特別中意縱橫之説。所謂縱橫之説,就是從縱向、橫向不同角度,用正面、反面不同觀點,去説服對方的一種方法和策略。這對今後魏徵的立足和發展是大有用處的。

隋末天下大亂,武陽郡丞元寶藏起兵造反,因知魏徵有才,將其請出道觀,使之參加造反隊伍,並擔任文書;此間,元寶藏與瓦崗李密的往來信件,大多由魏徵負責起草,因此,在元寶藏歸降李密以後,魏徵又得到了李密的賞識,被任命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一年以後,魏徵隨兵敗降唐的李密來到長安,歸順了唐高祖李淵,歸唐後,因很久得不到任用,魏徵便自請去安撫山東(即太行山以東),授銜祕書丞,並在河南浚縣勸説了好友徐世勣(即李勣)歸唐(當時徐世勣仍屬李密舊部);又不久,夏王竇建德攻佔浚縣,魏徵被俘後,又當了竇建德的中書舍人;竇建德兵敗被擒後,魏徵再歸長安,太子李建成知其名,魏徵又成了李建成的太子洗馬,其間,魏徵曾勸太子除掉李世民;直至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召魏徵責問,為何離間他們兄弟?魏徵面不改色的回答:太子當日若從徵言,必無今日之禍。因李世民器重魏徵之才,用為詹事主薄,議諫大夫。魏徵就這樣最終跟了第六位主人唐太宗李世民。

魏徵早期的政治生涯最為突出的特徵就是不斷地歸降換主。“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魏徵的頻繁跳槽換主,不僅在古代忠臣行列中罕見,就是在奸臣隊伍裏也無人能與之比肩。不過,魏徵跳槽換主的特點也是與眾不同的。特點之一就是,無一例外均屬於被動跳槽,即原“單位”或破產了,或被兼併了,他就歸順了新的領導。根據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他最後歸到了最強的領導李世民手下。特點之二就是,每一任領導都很器重他,而他對每一任領導又都能盡心竭力。在竇建德手下時,獻屯田墾植之策,使竇建德如虎添翼;在太子李建成手下時,多次勸告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幹掉李世民;在李世民手下時,更表現得兢兢業業、嘔心瀝血,成為羣臣的楷模。這很有點現代職場精英風範,在哪個公司效力,就盡心盡力為那個公司努力工作。一旦跳槽到了對手公司,也不會受感情因素左右,而公私不分。如此看來,魏徵確實是與眾不同的另類忠臣。

當然,魏徵這樣的頻繁跳槽,就難免為高尚人士所不齒。李淵父子,就曾當眾發表過鄙視他的言論,大意是説他“有奶便是娘”。對此,魏徵作過自我辯護。譬如,獻策竇建德屯田一事,魏徵解釋為:“民為國家之本,大唐天下波及四海,臣提出屯田墾植之策,受益的是百姓,富庶的是國家。兩軍對陣,百姓無辜,豈能因兵戈之爭,而置百姓於水火?聖上向以愛惜民生而受萬民敬仰,即便夏王(竇建德)軍隊因此受益,但真正受益的還是黎民蒼生。所以,臣以為,不是臣為竇建德做事,而是臣通過竇建德,在為百姓做事。”看,這就是魏徵用縱橫之説的民本思想:“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為自己辯護。這是與絕大多數“只知忠君,不知為民”的“忠臣”不同的。

魏徵曾與李世民討論過忠臣與良臣的區別。他對李世民説:“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李世民問:“忠與良有什麼不同嗎?”魏徵説:“良臣,稷、契、皋陶是也;忠臣,龍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並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遠矣。”魏徵就這樣用縱橫説的特長,辯析了忠臣與良臣的區別,讓極想成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大為受用。“帝深納其言,賜絹五百匹。”(見《舊唐書》)

魏徵之所以是魏徵,另一個醒目的亮點就是直,從來不會拐彎抹角。我國古代的大臣,在上奏君王時,都講求含蓄,一個簡簡單單的提議或看法,除了要加很多修飾詞外,還喜歡用旁敲側擊的手法提出來,議事活像打啞謎。這樣的做法,往往容易造成了各級政府辦事的效率低下。而魏徵一生從來不曾創作過九曲十八彎的勸諷作品,他的諫議歷來都是直來直去,表達清楚,判斷準確。魏徵向唐太宗上的《四疏》,就是這樣的例子。不過,像魏徵這樣敢於犯顏直諫的另類忠臣,是需要遇到像李世民這樣虛心納諫的明君才行的。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在丹霞宮宴請近臣。長孫無忌調侃説:“王珪、魏徵昔日是隱太子的心腹,與我們勢不兩立,想不到我們今日同在一個宴會上喝酒。”李世民説:“王珪、魏徵能盡心盡力為所事主公服務,所以我是用他們的忠心。”接着又説:“人言魏徵舉止疏慢,我視之更覺嫵媚,正為此耳。”魏徵拜謝説:“陛下導臣使言,故臣得盡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數犯顏色乎?”“君明臣直”,這是實話。有人甚至這樣説,魏徵如果不是知遇唐太宗,恐怕死一百次也有多了,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魏徵。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三月,因生了皇孫,唐太宗在太子東宮宴請五品以上官員時説:“貞觀之前,從朕經營天下,玄齡之功也。貞觀以來,繩衍糾繆,魏徵之功也。”並親賜佩刀給二人。唐太宗在給魏徵做總結時説:“所諫前後二百餘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這就是另類忠臣魏徵的真實寫照。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春,清貧得由皇帝撥料剛剛蓋好正屋的魏徵,在唐太宗的悉心關照下,因病去世了,時年六十四歲。

魏徵死後,唐太宗親臨弔唁,並感歎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太宗李世民與另類忠臣魏徵這一對君臣,可謂古今中外“君明臣直”的光輝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