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李鴻章送禮有講究 看他如何給晚清大人物送禮

風雲人物 閲讀(1.98W)

官場和送禮。這兩個詞似乎密不可分。那麼,晚清名臣李鴻章是怎麼送禮的呢?T君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個事兒。

李鴻章送禮有講究 看他如何給晚清大人物送禮

李鴻章在直隸總督任上時,領班軍機大臣奕管項目立項,户部尚書翁同龢管資金調撥,為辦好“洋務”工作,給此二位大佬送禮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大清能臣,李鴻章深諳官場潛規則,送起禮來自然也是行家裏手。

一次,李鴻章登門拜訪奕訢,雖意在送禮,卻談了半天有關廉政的話題,他説:“癸酉年,丁寶楨在山東巡撫任上時,回貴州平遠掃墓,船過漢口,家兄見其行從簡樸,曾贈銀3000兩打點其親友,但次年丁寶楨掃墓歸來,竟一兩不少地奉還了。丙子年,丁寶楨奉旨督川,入京陛見,鴻章得知其宦囊羞澀,京中的應酬花銷沒有着落,就湊了一萬銀兩相贈,這一次總算他賞臉,鴻章比起家兄來,面子上要好看些。”

隨即,李鴻章大發感慨:“老丁真真是一清如水!”臨辭行前,李鴻章彷彿才想起一件事,説:“王爺馬上要過生日了,作為廉政楷模,鴻章知道王爺低調慣了。但接下來還有太后的生日,王爺不能太寒磣了,所以鴻章預備了一點小心意。”説完,將一方紅地金花信封輕置於桌上。奕略一躊躇,但想起“一清如水”的丁寶楨,自然也給了李鴻章面子。送客轉回,奕訢抽出銀票一看,竟是四萬兩。

李鴻章早年充任湘軍幕僚時,曾為曾國藩代擬文書,參奏過翁同龢的長兄,翁同龢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為避免翁同龢壞其大事,李鴻章就想送上大禮,以化解宿怨。

依舊是登門拜訪,但話題全然不同,這次談的是文化。得知翁同龢是此年北闈鄉試的主考官,李鴻章就裝出不勝嚮往的樣子説:“翁大人當考官,可謂玉尺量才。鴻章才疏學淺,只怕今生無此榮耀了。”此番説辭讓翁同龢聽得骨頭髮酥。隨後,李鴻章又就書法之事請教。翁同龢的字本就不賴,又見李鴻章如此温恭自虛,興致更好了,當場揮毫並贈予墨寶。見水到渠成,李鴻章就稱告辭,並送上一方仿古素箋信封,説是一點“潤筆費”。翁同龢不便推辭,就收下了。這次,李鴻章送出的是兩萬兩銀票。

送禮給奕訢和翁同龢,要緊的是一張銀票,但具體過程卻絕不一樣。奕訢乃天潢貴胄,又執掌中樞、議政當朝,位高言亦高,話題就得從“廉政”談起。翁同龢是貴介公子,又是狀元出身、兩朝“帝師”,君子崖岸自高,話題就得從文化談起。況且,李鴻章裝銀票,給王爺用的是紅地金花信封,送儒臣用的是仿古素箋信封裝銀票裝,其細微末節考慮甚周,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給大清實際掌舵人慈禧太后送禮,李鴻章更是別出心裁。因外運開平礦煤,李鴻章修建了二十餘里長的唐胥鐵路,未料受到頑固派的詆譭,只能用騾馬做動力牽引。趕上慈禧太后生日,李鴻章就以禮貢的名義,借西苑拓建之機,修建了三華里長的小鐵路,還專門從法國進口了豪華機車及六節車廂。

慈禧太后喜好新鮮事兒,帶着眾大臣坐着小火車晃晃悠悠繞了一圈,感覺比乘馬坐轎平穩多了。有了此種切身體驗,慈禧太后對鐵路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很快就批准了李鴻章興辦鐵路的奏摺,解決了他辦“洋務”的實際難題。

此間,熱衷辦“洋務”的地方大員不止一人,但李鴻章的工作成績最搶眼。為什麼?《清史稿》稱:李鴻章“不為小廉曲謹”,且“好以利祿驅眾”。單看他送禮一事,就知此言不虛。禮投其所好,話又説得入心入肺,細枝末節處也考慮得細針密縷,這樣,送禮人不會讓人覺得生分,收禮人也不覺得降低人格,回頭還得領了情、辦了事。這就是送禮的最高境界,也是為官大清的第一等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