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揭祕天津教案為何使曾國藩背上賣國賊的名號?

風雲人物 閲讀(2.7W)

清朝同治皇帝年間,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件,天津民眾為反抗外來教會的壓迫,被迫進攻教會機構,最終導致了數十名外國教徒被殺。事件結束後,清王朝受列強壓迫,不得不將犯案的民眾處死,處置相關官員,這也造成了人民羣眾的不滿,那麼這件慘案的究竟是為什麼發生的呢?天津教案始末又是怎樣的呢?

揭祕天津教案為何使曾國藩背上賣國賊的名號?

1870年,由於天津當地不斷髮生兒童失蹤事件,而教會的育嬰堂也有幾十名兒童死亡,這造成了民眾認為是這些外國教徒殺死了這些孩子,天津人民去縣府告狀,知縣帶着民眾前去問罪,但是法國人卻開槍打傷了知縣的僕人,這引起了天津民眾的強烈不滿,因此民眾在激憤之下殺死了修女等教會機構的人員。外國教會人員的死亡引起了西方列強的不滿,他們決定用武力鎮壓,清政府為了避免與外國軍隊開戰,派曾國藩前往天津調查發現育嬰堂並未拐賣兒童,因此清政府下令殺死了數十名鬧事的天津民眾,最後經過李鴻章的交涉,最終殺死16名天津鬧事民眾,將天津知府和知縣革職流放,並賠償英美法俄等列強,最終案件才得以平息,這就是天津教案的始末。

朝廷官員及百姓對天津教案始末的瞭解,因而對清政府處理天津教案事件感到不滿,民怨沸騰。案件了結之後,清政府專門派了崇厚前往法國,向法國道歉,才使得天津教案真正平息。

天津教案的影響

一八七零年發生的天津教案影響震驚中外,在近代教案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次事件中,有多達二十人死亡,甚至包括中國的僱員,它也是中國近代歷史自第二次鴉片戰爭至中日甲午戰爭之間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

天津教案發生後,法國方面最初要求處死中國負責的官員,清朝方面派出時任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調查並與法國方面交涉,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多數認為不要對其退讓,不惜一戰,情勢緊張。曾國藩審時度勢,不願與法國開戰,首先對英國、美國、俄國作出賠償以使最後能單獨與法國交涉。

天津教案的影響最直接使曾國藩從中興名臣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之鼠,成為舉國欲殺的漢奸、賣國賊。天津教案的影響再有就是使李鴻章的外交才幹受到了重視,清政府以為法國接受李鴻章提出的條件.認為李鴻章在外交方面比較能幹,於是之後的三十年中重大外交事件都安排李鴻章辦理。其實法國人只是因為普法戰爭失利,懶得處理教案。教案了結之後,大臣崇厚作為專使,去歐洲向法國道歉,以示與法國“實心和好”。一八七零年十月二十八日,由上海起程,抵達馬賽時,普法戰爭正酣,法國政府無暇接待。直到一八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才得到法國第三共和國首任總統梯也爾接見。崇厚把同治帝的道歉書呈遞,希望法國能夠不再關注天津教案的影響。

新疆時間之後,在他的堅持下,新疆設立了行省,新疆的進一步發展也由此刻開始。

天津教案的結果

天津教案的結果使得法國方面非常不滿,因此清政府派出曾國藩與之交涉,對於交涉結果,朝廷人士以及都覺得很不滿意,對於曾國藩的謾罵之身肆意,賣國賊的名號都強加在他的身上,就連同鄉都以曾國藩為恥辱。

法國方面最初要求處死中國負責的官員,清朝方面派出直隸總督曾國藩來調查並與法國方面交涉,當時朝廷中的官員多數認為不要對其退讓,不惜一戰,情勢緊張。曾國藩考量當時局勢,不願與法國開戰,首先對英國、美國、俄國作出賠償以使最後能單獨與法國交涉。

天津教案的結果使得人民怨恨頗深,清政府決定讓李鴻章接替曾國藩。交接的時候,曾國藩問李鴻章以後打算如何與外國人交涉,李鴻章回答説不管他們做什麼動作,我都像個痞子似的與他們交流,看他們怎麼辦。李鴻章最後判決將原來二十名死刑改為十六名死刑、四名緩刑,其餘不變。曾國藩被痛罵,內心悲憤,一年後便死了。

天津教案的結果出來之後,大臣崇厚作為專使,去歐洲向法國道歉,以示與法國“實心和好”。一八七零年十月二十八日,由上海起程,抵達馬賽時,普法戰爭正酣,法國政府無暇接待。直到一八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才得到法國第三共和國首任總統梯也爾接見。崇厚把同治帝的道歉書出示,表示出對於法國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