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梟雄張宗昌:因惦記姨太太病情而送命的多情軍閥

風雲人物 閲讀(3.23W)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煙。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如果説寫這首“詩”的人最後居然出了本詩集,你一定會覺得這是個笑話。作這首詩的人就是北洋時期有名的“混世魔王”——張宗昌。

梟雄張宗昌:因惦記姨太太病情而送命的多情軍閥

後世,人們給予這位將軍諸多外號頭銜,如“狗肉將軍”“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等。可見,人們對他的評價都不太正面。儘管如此,張宗昌身上也有值得稱道之處:他是一個憑藉實實在在的努力實現了自己“民國夢”的草根典型。

張宗昌,字效坤,1882年3月4日(農曆正月十五)出生在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作為那個時期的80後,張宗昌的童年可沒法和現在的80後相比。他小時候家境貧窮,剛剛學會讀寫,就因為家庭的貧困無法上學了,不僅如此,少年時代的張宗昌還經常衣食無着,飽嘗挨餓受凍之苦。為了度日餬口,張宗昌當過放牛娃、放銃手、酒店夥計等。如果命運就這樣發展下去,張宗昌只會淪為“苦大仇深”的勞苦大眾。但不甘人下的張宗昌卻隻身闖東北,憑藉重義輕利、寬厚大氣的性格,得到了不少東北工友的擁戴。這些人也成了他日後軍閥隊伍裏的忠實下屬。張宗昌對語言也有些天賦,和俄國人打交道不久就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俄語。因為有語言的優勢,他被派往西伯利亞擔任中國工人的工頭。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中,他成了一名出色的獵人,練就了精準的槍法。正是有了年少時期的這些努力,才為他日後成為一代梟雄打下了基礎。

張宗昌老家在萊州沙河鎮祝家村。張宗昌發跡後,曾在村中修建有“督軍府”、圩子牆、“古有泉”和石板路等,今部分尚存。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張宗昌也拉起了幾百人的隊伍投身到了這場革命當中。他首先南下投靠了陳其美,不久他又意識到革命軍不是袁世凱的對手,於是陣前倒戈去投靠張勛。經過張勛介紹,他在馮國璋的手下當了一名副官。為儘快地得到提升,他又為馮國璋殺了自己的第一任長官陳其美,也因此得罪了蔣介石,為自己堵死了最後的退路。殺死陳其美后,他在馮國璋處得到了重用,一度成為馮大總統的侍從武官長,後來又調任江蘇第六混成旅的旅長。他率兵入湘,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得以升任陸軍暫編一師的師長。

此時,張宗昌躊躇滿志,準備大搶地盤。他的部下卻紛紛叛變,張宗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丟掉了“槍桿子”。一無所有的張宗昌最終投靠到了“東北王”張作霖的麾下。同樣是馬匪出身的張作霖與張宗昌倒是惺惺相惜,給了他200杆槍讓他成立憲兵營。而恰恰是這個憲兵營,在張作霖戰敗時為他平定了東北的“高盧之亂”,讓張作霖得以喘息。

投靠奉系之後,張宗昌也只能從頭幹起,先任憲兵營營長。不久,吉林軍旅長高士儐(原吉林督軍孟恩遠外甥)聯合鬍匪盧永貴,要和張作霖作戰。當時張作霖剛在直奉戰爭中戰敗,無大兵可派,便決定派張宗昌率憲兵營去應戰。這本來是一場勢力懸殊的較量,但由於盧永貴手下的大小頭目很多都是和張宗昌當年一起闖關東的同鄉,憑着這種關係,張宗昌兵不血刃,即把鬍匪收編成3個團,張作霖很高興,任命他為吉林省防軍第三旅旅長兼吉林省綏寧鎮守使。這樣,張宗昌有了一塊立足之地。

後來,張宗昌收編了沙俄內戰時打散的白俄士兵,部隊戰鬥力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幾年時間,張宗昌的部隊已經發展到了10萬之眾。由於部隊兵員增長的速度過快,連張宗昌本人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兵。加上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錢和有多少姨太太,於是乎人們送給他一個“三不知將軍”的外號。

張宗昌雖然做了些渾不吝的事情,但是對身邊的人卻很好,特別是對自己的女人。他的姨太太眾多,在史料上留下名姓的就有二十幾位。但他從不為難這些女人,嫁他以後不滿意的可以另嫁他人(俗稱“下堂”),他也從不阻止,甚至對還未下堂就和他人有染的姨太太也網開一面,放了那女人和她情夫一條生路。從這方面説,張宗昌倒不失為一個真性情的人。

不過,少帥張學良始終不齒與張宗昌為伍。張宗昌好賭,尤其愛賭牌九,而東北人叫推牌九為“吃狗肉”,所以張宗昌也有“狗肉將軍”的稱號。於是,張學良投其所好,約張宗昌聚賭,一場豪賭過後,本想收了張宗昌兵權的張學良卻被其反咬一口,白白地供給了張宗昌部隊半年的軍餉。有了軍餉的張宗昌就像脱了韁的野馬,率領部隊一直打到了上海城下。要不是黃金榮、杜月笙設計,讓一身江湖習氣的張宗昌與孫傳芳拜了把子,估計當時上海、杭州都將成為張宗昌的地盤。

第二次直奉大戰之前,張作霖並不看好張宗昌的雜牌軍,可戰鬥一打響,他就像一匹黑馬殺出林海雪原,率先消滅直系主力,並充當了奉軍南下的急先鋒。那麼,張宗昌有怎樣的表現令張大帥另眼相看?又如何使吳佩孚痛徹心扉、悔不當初的呢?

第二次直奉戰爭歷時兩個月,雙方參戰兵力達42萬,陸、海、空三軍加入戰鬥,規模空前,戰況慘烈。主戰場為熱河、山海關,戰線由遼西到冀東,先後經歷朝陽、赤峯、山海關、九門口、石門寨等大型戰役。這次驚天動地的戰爭是如何打起來的呢?

為了“鐵三角同盟”的共同目標,更是為報兩年前的一箭之仇,1924年9月,張作霖策應江浙戰爭,興兵入關。曹錕緊急召在洛陽駐節的吳佩孚火速進京。

9月17日,吳佩孚來到北京受到隆重歡迎,從車站到總統府,警戒森嚴,直系大將馮玉祥、王承斌、王懷慶等都前往迎接。這是曹錕當總統後,吳佩孚第一次進京且身系重任,也是他一生中最威武顯赫的一次。未等吳屁股坐熱,曹錕即下令討伐奉張,特任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以四照堂為總司令部。

緊接着吳佩孚開始點將佈陣,他學過測量,又對東北地區地形和戰略要衝非常熟悉,戰略部署比較周密得當。除陸軍外,海軍投入多艘軍艦、空軍投入70餘架戰機。點將從下午2時直到晚上12時,最後在作戰計劃成文末尾處寫上總司令吳佩孚的大名時,突然停電,漆黑一片,這難道是不祥之兆?

此時,京奉鐵路線已全線斷絕,奉軍開始向朝陽、山海關方向運動。就在吳佩孚運籌帷幄之時,奉軍在義縣一線與直系接戰,第二次直奉戰爭的大幕就此拉開。

在南路戰場,奉軍未經激戰即一路攻城。先後攻佔阜新、朝陽。聽到奉軍迫擊炮連發轟炸,巨響震天,前敵總指揮劉富有半夜率部運走財物,當了“跑路將領”。

直奉雙方率先爭奪的戰略地區是熱河戰場,能否掌控熱河,關係重大。首先進攻的是奉軍,南路部隊為李景林、張宗昌率領直插喜峯口;北路則以騎兵為主,由通遼經赤峯南下承德,向長城各口展開進攻。

北路戰場在赤峯一帶打得非常激烈。張宗昌部與直軍董政國部在玉麟山鏖戰八晝夜,雙方傷亡慘重。張宗昌繳獲到了直軍軍事佈防圖,避實就虛,僥倖取勝。同一時間,赤峯之戰打得正酣,難分勝負。奉軍飛機及時趕來轟炸赤峯,城內一片恐慌,直軍亂了陣腳,奉軍遂佔領赤峯,先頭部隊迅速直逼長城腳下的要隘冷口。那麼,吳佩孚的戰略部署本不該如此捉襟見肘,熱河戰場何以輕易讓奉軍佔了先機?

最關鍵的原因在於馮玉祥放水。第三軍司令馮玉祥與援軍將領胡景翼私下早有預謀策反,按兵不動。張作霖看此情形,一面命張宗昌部牽制住直軍精鋭董政國部,一面將主力部隊祕密調往山海關。

吳佩孚派重兵把守山海關,修牢工事,居高臨下,佔據先機。奉軍由郭鬆齡指揮正面進攻,其他部隊從北面策應。雙方形成對峙後,動用了多兵種作戰。空軍不間斷轟炸直軍陣地,直軍以高射炮還擊。直系海軍有4艘軍艦駛往秦皇島以北助戰,本想運送騎兵登陸奇襲瀋陽,可奉軍飛機密集轟炸,無法靠岸。

10月7日,張作霖下達總攻擊令,奉軍全線出擊,雙方主力在要隘九門口展開激烈拼殺。奉軍攻勢凌厲,直軍兩個團長臨陣脱逃,九門口被攻破,中央防線被撕開一個大口子,守將馮玉榮自盡。奉軍直逼山海關前站石門寨,直軍緊急增援,決意死守石門寨。在京坐鎮的吳佩孚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趕往前線督戰。他為將士們打氣:“15天蕩平逆軍!”

山海關之戰是此次直奉較量的角鬥場,精鋭部隊盡在陣前。吳佩孚發出懸賞,動員將士奪回九門口。奉軍怎肯吐出到嘴的肥肉,他們憑依險要地勢,拼死抵抗。隨即奉軍組織敢死隊,進佔石門寨,與直軍展開肉搏戰。炮火之下,死屍成堆。郭鬆齡提出暫時休戰,遭到吳佩孚拒絕。此時各自陣亡萬餘人。吳佩孚決戰到底的信心又遭遇怎樣的變故呢?

正當山海關殺聲一片之時,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於10月19日突然回師北京。馮軍晝夜兼程,未放一槍便控制了北京城。

馮玉祥倒戈的消息傳到前線如晴天霹靂,形勢陡變。心中暗喜的張作霖令奉軍各部乘勢猛攻,散發大量勸降傳單。直系將士軍心渙散,精神萎靡。吳佩孚雖鎮靜自若,一邊部署討馮,一邊指揮守關,卻首尾難顧,迴天無力。此時的張宗昌部被放在最前面,對張作霖的部署大家都懂的,可誰也沒想到張宗昌的這支部隊非常勇猛,一舉攻破直軍防線,攻入冷口,並與倒戈的直軍胡景翼部一起,逼迫董政國步步後撤。然後,分兵而下佔領灤州,將直軍截成兩段,切斷交通,大舉南下合圍秦皇島及山海關的直軍,直攻唐山。

10月31日,在張宗昌部勢不可當的攻勢之下,直軍如潮水般退卻。奉軍繳獲的槍支、軍械堆得像小山一樣。吳佩孚堅守不入租界的原則,拒絕到天津日租界避難,遂登上軍艦南下流亡。至此,第二次直奉戰爭宣告結束。此後,張宗昌升任軍長,並一馬當先,乘勢南下,一直打到上海。那麼,在戰略部署與前線指揮上並無失誤的吳佩孚敗在何處?除了馮玉祥等人臨陣倒戈外,還有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阻擊戰一敗塗地?

武力統一中國一直是吳佩孚的理想,個人品德威望一如陽春白雪。所謂“水至清則無魚”,當年張宗昌欲投之山東老鄉帳下,因名聲不好吃了閉門羹。包括馮玉祥、胡景翼等直系主將對吳面和心不和,離心離德,如何能精誠團結,共克頑敵?!

在軍事實力上,吳佩孚也不佔上風。張宗昌打造的“外籍兵團”中的不少洋兵曾參與歐戰,對新式戰術運用嫻熟。吳佩孚招募的少年軍用的漢陽造的武器,挖掘小戰壕,與奉軍從西方購進的新式飛機大炮根本不在一個檔次。更重要的,過往直軍戰績輝煌,滋生驕橫之氣,加之派系林立,爭鬥不斷,戰鬥力大大削弱。直系雖掌控中央政權,但從曹錕賄選起,腐敗日深,軍隊欠餉嚴重。上陣前就有士兵説:“上戰場放兩槍就算對得起他了。”而曹家兄弟擁有鉅額資產,揮霍無度,焉能不敗?!

張宗昌的成功,得益於他青少年時代的“屌絲”經歷。他挨餓受凍之苦,放過牛,當過夥計,闖蕩蘇俄當築路工、裝卸工、扳道工,磨鍊了他的意志。張宗昌落下“狗肉將軍”之名,最終死於仇家之手,問題出在他沒有文化上。不是他厭學,而是他出身卑微,沒有機會。

張宗昌立下赫赫戰功之後,如一夜暴富的土豪,驕奢淫逸,惡名遠揚。但張宗昌有兩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一是接濟生活有困難的鄉里鄉親,從不吝惜銀子;二是崇拜有文化的人,且趨之若鶩,由此鬧出學寫詩詞、附庸風雅的笑話。奉系打進北京時,張宗昌做了一件驚人之事,就是恢復孔學,大興教育。

1925年年初,張宗昌任蘇皖魯剿匪司令。4月任山東軍務督辦。7月兼任山東省省長。1926年年初,任直魯聯軍總司令。至此,張宗昌到達了他人生權力的巔峯,也完成了從一個草根平民到民國大帥的人生傳奇。

不久,北伐開始,蔣介石領導的北伐軍勢如破竹,橫掃中國。很多舊軍閥被打敗後,都被蔣介石招安吸收成“革命軍”。然而,因為張宗昌當年殺了蔣介石的恩人陳其美,蔣介石明言,誰都可以加入革命軍,就是張宗昌不行。在這個節骨眼上,張宗昌的老主子張作霖也被日本人炸死在了皇姑屯。一時間,張宗昌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他的烏合之眾根本無法與士氣正旺的北伐軍抗衡,一仗下來潰不成軍,張宗昌又成了孤家寡人。

1932年9月,擔心自己姨太太病情的張宗昌,匆匆從山東趕回北京。他不知道,這份電報是張學良為招他回北京而發的假電報;他更不知道,這時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早就想除掉他,藉以穩固自己在山東的勢力。韓復榘把張宗昌的行程透露給與張宗昌有殺父之仇的鄭繼成,在濟南車站,鄭繼成手刃仇人,成全了韓復榘借刀殺人的詭計。就這樣,為了姨太太的病情,一代梟雄張宗昌輕易葬送了他的性命。

縱觀張宗昌作為北洋軍事強人的一生,應了時下一句流行語:沒文化很可怕。

張宗昌詩遊泰山

遠看泰山黑乎乎,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裏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躂。

遊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

三個眼子一般粗,

三股水,光咕嘟,

咕嘟咕嘟光咕嘟。

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先扒龍皇廟,

再用大炮轟你娘。

破冰歌

看見地上一條縫,灌上涼水就上凍。

如果不是凍化了,誰知這裏有條縫。

詠雪

什麼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呀篩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