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太平公主曾質問母親武則天 為何寵幸市井之徒

風雲人物 閲讀(3.16W)

武則天以為張氏兄弟是公卿之後、世家子弟,大臣們該沒人説閒話了,但忠心耿耿的內史狄仁傑偏偏不買賬。狄仁傑先前就曾力諫武則天撤除穢亂深宮的“控鶴監”,現在又梗着脖子對武則天説:“昔臣請撤‘控鶴監’,不在虛名而在實際,今‘控鶴監’之名雖已除去,但二張仍在陛下左右,實在有累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點,殊為可惜,願罷去二張,離他們越遠越好。”右補闕朱敬也勸諫武則天:“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嗜慾之情,愚智皆同,賢者能節之,不使過度,則前賢格言也……”

太平公主曾質問母親武則天 為何寵幸市井之徒

武則天煞有介事地解釋道:“我嬖倖二張,實乃為了修養身體。我過去躬奉先帝,生育過繁,血氣衰耗已竭,因而病魔時相纏繞,雖然經常服食蔘茸之類的補劑,但效果不大。沈南璆告訴我:‘血氣之衰,非藥石所能為力,只有採取元陽,以培根本,才能陰陽合而血氣充足。’我原也以為這話虛妄,試行了一下,不久血氣漸旺,精神漸充,這絕不是騙你的,我有兩個牙齒重新長出來就是證明。”狄仁傑一時無話可説,只得順着台階就勢而下:“遊養聖躬,也宜調節適度,恣情縱欲,適足貽害,希望陛下到此為止,以後不能再加添男侍了。”朝堂之上,君臣之間竟討論起男侍的事情,真是千古少見。不過,武則天晚年因保養得法,年高而不衰,卻也是事實,她還為此專門下詔改元為“長壽”呢。

神龍元年(705),宰相張柬之等五位大臣趁武則天病重,在玄武門發難,迎太子李哲斬關而入,斬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令武則天退位,把皇位傳給李哲,即唐中宗。這年冬天,武則天病死。她以皇后身份預政24年,以太后身份臨朝稱制7年,稱帝15年,前後共掌政46年。她死後諡號“大聖則天皇后”,以高宗皇后的名義和高宗埋在一起,故後人稱她為武則天。

清朝着名史學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説:“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而且不必諱也。”意即歷代皇帝都可以嬪妃成羣,而武則天身為女皇,寵幸的男侍前後不過數人,即使與歷史上不荒淫的皇帝相比,也是少之又少,沒什麼好指責的。應該説,這算是比較公正的評論。

武則天具有治國才能,統治了數千萬臣民,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女皇帝,當然便有足夠的理由去追求奢華生活,她要的是和男性皇帝平等的情愛。另一方面,這也和當時的社會風氣開放有很大關係。唐代時理學尚未盛行,封建禮教還沒有完全建立,兩性關係並不像後世那麼禁錮與封閉,有些後人認為荒淫無恥的事情,當時人可能並不以為恥。

例如,當時像韋后和太平、高陽、襄陽、安樂、郜國、永嘉等公主以及上官婉兒等人,在私生活方面都非常放縱,畜養着一羣男寵。因此,我們在談論武則天寵幸男侍時,應該更加客觀地將她放在當時的環境中來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