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屈原之死 是傻還是人格魅力的展現?

風雲人物 閲讀(1.95W)

苦雨悽風,濤湧浪起,悲情的汨羅江終於接納了這一個走投無路的孤高靈魂。

屈原之死 是傻還是人格魅力的展現?

一個把“生”看得很重的人,大約都不會像他那麼傻,但恰恰是屈原自傲而狂放的性格迫使他不得不走那條絕路。

年輕的屈原有過一段得寵的輝煌史,楚懷王待之若上賓,“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手中握有內政外交的雙重權力。那時的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去做什麼詩人,“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而是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大作為,他躍躍欲試替楚懷王擬定新的憲令,可惜竹簡上的字還沒刻完,就把楚國那些既得利益者全都得罪了。上官大夫靳尚、寵臣子蘭等結成“反屈神聖同盟”,好多張嘴在懷王耳邊嘀咕,就是一盆清水也給攪渾了。楚懷王十分惱火,立即將屈原趕出朝廷。那屈原真是傻,還覺得懷王是與自己鬧着玩的,便寫《離騷》也不肯放下貴族的架子,口口聲聲稱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根紅苗壯,連起個名字也很響亮,“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其實這時的楚廷上下都已把他看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叛逆者了。

大凡從高位跌落,能“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並不多見,偏偏屈原就是這樣的少數派。他被放逐到漢北之後,還自作多情地頻頻修書向楚懷王表白心跡,陳述自己的主張,得到的結果卻是被趕到更遠更偏僻的地方去。

不是沒有機遇。先是周邊的齊、韓、魏聯合伐楚,後是秦伐楚,楚朝廷風雨飄搖。而那些伐楚的諸侯國中,有派人暗中説服屈原歸順的,有贈與金銀財帛的,竟都被他一一擋了回去。他一心祈望重返朝廷,“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

屈原還是那個固執己見的屈原,朝廷卻不是那個明智的朝廷了。直到楚國朝不保夕時,楚懷王才想起要和齊國重歸於好而聯合抗秦,才迫不得已去召屈原回來。來不及了,強秦看破了楚懷王的如意小算盤,索性趁他前往武關談判時把他捉去,結果楚懷王死在了秦軍的看守所裏。屈原絕望透頂,還寫了一篇《招魂》表達自己對楚懷王的思念,哪曉得這時的繼任者更把他恨成眼中釘。於是,可憐的屈原第二次被放逐到蠻荒的南邊去了。

這時,屈原只要稍稍有點表示,秦國就會派馬車來接他。事實上,秦國也確實派密使潛入楚國,企圖遊説屈原,卻都遭遇了白眼。這就奇怪了,一個人愛着並不愛他的朝廷,甚至上下左右必欲置他於死地,何苦一往情深地單相思呢?撰寫《史記》的司馬遷覺得屈原實在有點目光狹窄心胸狹窄,賈生則説屈原過於執著。

執著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傻。屈原是一個秉性耿直的知識分子,若是活得不傻,那就不是性格屈原了—千年煙雨,百代滄桑,難得有這樣傻得可愛、傻得驚心動魄的詩人,難得有這樣一塊自碎的珍璧!

汨羅江邊的龍舟,裹着粽葉的粽子,還有秭歸鄉里一年一度的祭祀,都在追憶屈原的“傻”。這樣的“傻”,換一個角度看,何嘗不是一種人格魅力的真誠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