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鬼谷子弟子龐涓之死 孫臏龐涓的故事

風雲人物 閲讀(1.77W)

龐涓,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統領着當時號稱“東方最強”的軍隊,最後卻敗在了以逃跑著稱的齊國軍隊,龐涓也在馬陵之戰中,兵敗被殺。龐涓之所以兵敗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將它分為兩個部分來分析,一個是外部,一個是內部。

鬼谷子弟子龐涓之死 孫臏龐涓的故事

龐涓之死的外部原因是孫臏用兵太巧,抓住了龐涓的人物心理。龐涓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自己的同學孫臏對他太瞭解了。孫臏正是因為非常瞭解龐涓,所以才敢大膽的使用“增兵減灶”的計策,這才使得龐涓一步步邁進孫臏佈置的陷進之中,最終龐涓被孫臏圍殺於馬陵。

內部原因一個是龐涓的自大狂妄,龐涓此人雖然有着很不錯的軍事才能,但是他不知道什麼是韜光養晦,鋒芒內斂。據歷史記載,龐涓此人,好大喜功,有一點小小的功勞,都可以吹噓到天上去。所以,他在魏國國內被很多人排斥,要不是龐涓確實有那麼點才能,估計早就被魏王給殺了。也是因為他的自大狂妄,才讓孫臏有機可乘,抓住了這一缺點,最後死在了這個缺點之上。

內部原因的第二方面就是魏國內部的不團結,勾心鬥角,窩裏鬥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魏國軍事實力在龐涓的手上的刀巨大的發展,但是國內並不怎麼團結,這也就使得魏國的國力不怎麼穩定,拖慢了經濟的發展,進一步導致國力的衰退。

所以,最後魏國的軍隊在馬陵之戰中一失敗,整個魏國就陷入到了絕境,一下子處於崩潰的邊緣。

龐涓的正確讀音怎麼讀

龐涓,一個著名的軍事家,一個著名的自戀狂,一個著名的小氣鬼,一個歷史上靠被他所害的人才出名的人。雖然他的人品不好,但是好歹也是一個名人,人們對他名字的由來、讀法可能也會有一些好奇。

龐涓名字的正確讀音是“pángjuān”,第四聲的“pang”,第一聲的“juan”。

龐氏是有姬姓衍生而來的一個姓,周文王的兒子畢公高,在分封天下的時候,被分封到龐地,後來他的後人就以“龐”為姓,這就是龐姓由來的第一種説法。還有一種説法是龐姓是皇帝的孫子顓頊的八個兒子其中之一的名字,相傳此子出生之時,顓頊曾經看到一條金龍從天而降,故而以龐為名,後世子孫就以此為姓了。

龐涓所處的時代,在戰國時期,離周文王的時代也才過去了幾百年,作為文王的後代,由此可以推斷出龐涓的家世不是那樣的一般的。他曾經可能也是一個名流公子,或者一直是個名流公子。

龐涓的“涓”字意義就是非常的豐富了,這本來是一個比較女性化的名字,但是經過一些分析,我們會發現,“涓”作為一個男性的名字或許會更好點。“涓”字的意思非常的豐富,它有動詞、名詞和形容詞三種用法,每種用法意思都相差很大。“涓”作動詞時,有選擇的意思,如“涓吉日”出自左思的《三都賦》;也由清潔的意思,如“涓人”即古時清潔工的意思。“涓”做名詞時,是一個形聲字,有水流聲的意思,還有一些地名和河流的名字。“涓”做形容詞時,有細小、若有若無的意思。

龐涓的名字取立之處,可能是他的父母想讓他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但是龐涓沒有讓他的父母如願,相反他卻是一個自負、自傲、善妒的人。

戰國初期魏國名將龐涓戰績如何

龐涓雖然為人有點問題,但他的軍事才能是不能小視的,在他被孫臏殺死之前,龐涓為魏國的霸業立下了赫赫戰功,可謂是戰績斐然。

魏惠王繼位之後,開始對周邊國家用兵,但可惜的是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戰果,相反還將魏國的國力拖得接近於崩潰的邊緣。於是,魏惠王開始提拔以龐涓為首的青壯派軍事將領,在國內也開始生產發展。

後來,趙、韓兩國聯合在一起,想要吞併魏國,此時秦國也想分一杯羹,於是三國聯合伐魏。趙韓聯軍在正面戰場之上牽制,秦國在後面偷襲。但是,正面戰場上的趙韓聯軍被魏國老將公叔座打敗,後來公叔座貪功冒進,被秦國軍隊打敗,主將公叔座被擒。

另一邊的龐涓卻取得了斐然的戰績,他率軍對趙國取得大勝,直逼趙國都城。後來,魏惠王將龐涓調到魏秦兩國交戰的正面戰場。龐涓也沒有辜負魏惠王的厚望,在正面戰場之上打敗秦國。隨後,龐涓乘勝追擊,一直攻到秦國的國都附近,迫使秦國不得不遷都來規避龐涓大軍的鋒芒。

魏惠王在擊敗秦國之後,就將國都遷往大梁,開始為了自己爭霸天下做準備。當時,魏國最大的敵人是趙國,魏國軍隊在龐涓的帶領下,逐步蠶食趙國的土地,最終將趙國擠出中原大地,趙國喪失了爭霸的資本。

後來,不甘心的趙國聯合秦、齊兩大強國進攻魏國,魏國軍隊在龐涓的正確指揮之下,打敗了三國聯軍,致使三國同時和魏國簽訂結盟條約,魏國是唯一一個戰國時期同時擊敗趙、秦、齊的國家。

孫臏龐涓的故事有哪些

孫臏和龐涓的故事有很多,現在流傳最廣的有三個,分別是師兄弟相殘、桂陵之戰、馬陵之戰。

師兄弟相殘這個故事,講的是孫臏是怎樣被龐涓殘害的。龐涓和孫臏都求學於名家鬼谷子門下,龐涓比孫臏要早出仕。相傳,龐涓為人小氣自大,非常喜歡嫉妒別人。在和孫臏學習的過程中,龐涓就非常嫉妒孫臏的才學。後來他在魏國做了將軍,為了除掉孫臏這個比他厲害的人,他説服孫臏來到魏王宮,效忠魏王。龐涓在魏國已經混了好長的時間,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脈,開始打壓孫臏。

最後,龐涓抓住了一個機會,污衊孫臏,不知實情的魏王就派人剜去孫臏的膝蓋骨,然後又在孫臏的臉上刺字,給孫臏留下了一生都難以磨滅的記號。至此,孫臏才知道自己受苦受難的源頭是自己的師兄從中作梗,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孫臏只好裝瘋賣傻來逃脱龐涓的殺害。後來,孫臏被齊國的使臣偷偷的帶走,來到齊國的孫臏,被田忌收留,做了田忌的門客。

桂陵之戰,是歷史著名戰役,由此戰役流傳出了很著名的戰術“圍魏救趙”。龐涓率大軍攻伐趙國,齊國想救援趙國,田忌在孫臏的建議下,出兵魏國國都大梁,幷包圍了大梁城。龐涓為了救援國都,只得班師回朝,他在回大梁的途中被齊國軍隊埋伏,龐涓被擒,直到魏趙簽署盟約的時候,才被放回趙國。

馬陵之戰是龐涓和孫臏的最後一戰,因為這一戰直接導致龐涓被亂箭射死,魏國國力衰敗,齊國成為東方的霸主,繼而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本。

孫臏困龐涓是什麼意思

孫臏困龐涓的故事就是著名戰役“馬陵之戰”的結局部分,孫臏用計將龐涓困在馬陵,然後龐涓被亂箭射死。

孫臏在利用“增兵減灶”這個計策,成功釣到了自大的龐涓之後,又命一萬名弓箭手,埋伏在一個山坡附近。他命人將山坡上的一棵大樹的樹皮剝去一部分,在上面寫上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落款寫的是自己的名字孫臏。他估計龐涓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大概是傍晚,於是他和埋伏的士兵約定,一見到山坡上有亮光,就馬上向山坡放箭。

龐涓率領先鋒軍追到山坡的時候,恰好是傍晚的時候,龐涓看到山坡的樹上寫着字,但是又看不清楚,只好命令士兵點起了火把。士兵點好了火把,龐涓看到樹上的字,才意識到了中了埋伏。等到他想逃跑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最後龐涓死於亂箭之中。實現了他對孫臏所發的“如違誓言,必受萬箭穿心之痛”誓言。

龐涓死後,魏國的軍隊投降的投降,戰死的戰死,魏國的窮兵黷武,為自己的國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馬陵之戰”的失敗,使得魏國處於崩潰的邊緣,徹底喪失了和齊國爭霸東方的機會,至此齊國成為東方一霸。

龐涓之所以被孫臏圍困於馬陵之地,主要是因為他的自大,他的目中無人。龐涓低估了齊軍的作戰能力,也低估了孫臏的軍事才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孫臏瞭解龐涓的缺點,並很好的利用了他的缺點,最終,取得了這場關鍵戰爭的勝利。

魏國大將龐涓厲害嗎

龐涓厲害嗎?答案是肯定了,雖然他最後死在了孫臏的手上,但是那是因為他的自大,和個人本事是無關的。龐涓可謂是魏國的名將,魏國能夠在短時期內稱霸中原大地,和龐涓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相傳,龐涓和孫臏都是名家鬼谷子的徒弟,同時在鬼谷子的門下學習兵法,這種説法是不準確的,先不説鬼谷子這個人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個人呢,就算有這個人,也是縱橫家的鼻祖,和龐涓的生活時間也對不上。所以,孫臏和龐涓師出同門是沒錯的,但是可能不是鬼谷子的門下。

龐涓在魏國被魏惠王提拔之後,開始對軍隊進行整頓,經過龐涓的努力,魏國的軍隊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龐涓親自領導的嫡系軍隊,更是一躍為魏國的精鋭部隊。後來,龐涓率領着這支精鋭之師,利用地形優勢,打敗了兇悍的秦國軍隊。當時的秦國也算是一個強國了,秦國的軍隊以兇悍不怕死著稱,就是這樣一支兇悍的秦軍,也被龐涓率領手下大軍徹底擊潰。儘管魏國軍隊佔據了一點的地形優勢,但是如果主帥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些,再大的優勢也是沒用的。

龐涓以治軍嚴謹,用兵如神出名,他手下的軍隊能夠非常快速且很好的執行主帥下達的命令,上下級的命令傳遞沒有任何的阻塞。這也正是龐涓的厲害之處,但是他最終還是輸給了自己的師弟孫臏。龐涓輸給孫臏不是輸在了本領之上,是輸在了詭計之上,是輸在了性格之上,龐涓是輸給了自己。

所以,龐涓在死之前才會發出“使豎子成名”的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