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歷史真實的孝莊 從莊妃到太皇太后始末

風雲人物 閲讀(7.74K)

科爾沁草原人傑地靈,從古至今湧現出數以百計的歷史名人,其中孝莊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名氣之大、影響之深是無與倫比的。近年來,戲説孝莊的影視劇和文學作品屢見不鮮,使廣大羣眾對這位清朝蒙古族女政治家有所瞭解,但從史學研究的角度,還需要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孝莊。

歷史真實的孝莊 從莊妃到太皇太后始末

莊妃其人孝莊名為布木布泰,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二女兒,她13歲那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的四貝勒皇太極,為鞏固與科爾沁部的聯盟來到寨桑家拜訪,被本布泰那迷人的容貌所吸引,當下就提出娶本布泰。1個月過後,本布泰與皇太極完婚。在愛新覺羅·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的同時,建立了後宮制度,隨之封布木布泰為莊妃。

莊妃為皇太極一連生了3位公主,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生下皇九子,起名福臨,寓意為“福從天降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極突然駕崩,出現了激烈的皇位之爭。以皇長子肅親王豪格和以皇太極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為首的兩大勢力激烈爭奪。莊妃深知年僅6歲的福臨根本沒有競爭實力,她靜觀其變,審時度勢,説服多爾袞任攝政王,解決政權危機。結果諸親王和大臣最終折中妥協,取得由福臨繼位的共識,議定福臨親政前由多爾袞、濟爾哈朗為攝政王,共管朝政。

孝莊文皇太后福臨繼位後,改元順治,31歲的莊妃被尊為孝莊皇太后。因皇太極諡號稱文皇帝,故又稱孝莊文皇太后。從此,孝莊皇太后走上了政治舞台,凸顯出女政治家的智慧和才能。

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孝莊皇太后接受了明朝降清漢官洪承疇、范文程的建議,向多爾袞諫言。得到多爾袞的應允,在滿洲貴族處於核心地位的前提下,採用明朝政權機構設置,使用明朝文臣武將;為減輕農民税負,頒佈了《大清國攝政王旨》,取消了明末的遼餉、剿餉、練餉和加派的税賦、徭役等負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對穩定清初的政局,發展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當時多爾袞權傾朝野,排擠異己,結黨擅權,並有廢帝自立的野心。孝莊皇太后認識到一旦政變,不但孤兒寡母的性命難保,而且大清江山也可能斷送在八旗內亂中。她上下週旋,有進有退,委曲求全,理智地處理與多爾袞的關係。順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她建議順治帝尊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順治帝下詔加封,從而成功地保護了幼帝,使多爾袞的圖謀沒有得逞。

有關“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説,清代史書並無明確記載。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病逝。為籠絡多爾袞兩白旗的勢力,太后安排順治帝率諸王、貝勒、文武大臣身披重孝在東直門5裏之外,迎接多爾袞的靈柩。6天后,順治帝追封多爾袞“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

為了使清朝得到漢族官吏的支持,順治九年(1652年),孝莊皇太后把為清朝戰死的漢族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留在身邊,加封為和碩格格;太后還敢於衝破滿漢不通婚的祖制,於順治十年(1653年),將皇太極的十四女和碩恪純公主下嫁吳三桂之子吳應熊。此舉使絕大多數漢軍將領效忠清廷,也有助於以後康熙平“三藩之亂”的勝利。

孝莊太皇太后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帝駕崩。年僅8歲的玄燁繼位,改元康熙,尊孝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康熙帝的生母去世後,太皇太后懷着老年喪子的悲痛,毅然承擔起撫育、培養孫兒玄燁的重任。有大臣上疏,勸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孝莊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她婉言拒絕。

太皇太后為培養康熙帝治國理政的能力,親自寫出訓言,諄諄教導孫兒:“祖宗騎射開基,武備不可馳。用人行政務敬以承天,虛公裁斷。”又告誡:“古稱為君難,蒼生至眾,天子以一身臨其上,生養撫育,莫不引領而望,必深思得眾則得國之道,使四海之內鹹登康阜,綿歷數於無疆惟休。”康熙帝在祖母的教導下,成為歷史上少有的勤奮好學的帝王。

康熙帝14歲親政後,太皇太后在幕後為康熙出主意、提措施治國理政。她沒有同意立即收回輔臣之權,對4位輔政大臣採取分化、利用的策略。索尼病逝後,鰲拜成了首輔,更加肆無忌憚,欺君罔上,將遇事與其力爭的蘇克薩哈誣陷殺害。康熙帝決心除掉鰲拜,太皇太后與康熙帝策劃智擒了鰲拜。皇權得到了鞏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皇太后離世,享年75歲。經康雍乾三帝追封累加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她是從內蒙古科爾沁草原走出、在清宮長達60多年,為清朝奉獻一生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她歷經四帝,躬助三朝,兩扶幼主,為清朝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大清國母。有人説,清王朝的興衰與兩位女政治家關係密切:興在孝莊太皇太后,在中國封建王朝中出現了少有的“康乾盛世”;衰在慈禧太后,使大清國由屈辱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