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吳三桂的命運如過山車 一生經歷了四次背叛

風雲人物 閲讀(1.65W)

説起大清王朝的開國功臣,恐怕沒有一個比得上吳三桂的。那不僅僅是因為在公元1644年,吳三桂背棄了與李自成已經達成的默契,把潮水般大清軍隊放進關內,導致大明王朝徹底傾覆和李自成的功敗垂成,更因為他緊緊咬住敗退的李自成緊追猛打,直至將他徹底剿滅,在這之後,又替大清王朝剷除了南明政權,用弓弦殘忍地狡殺南明政權最後一位皇帝——永曆皇帝,讓大清王朝終於放下了那顆懸着的心。

吳三桂的命運如過山車 一生經歷了四次背叛

吳三桂

狡兔死 走狗烹

他的恩師洪承疇在離開雲南時曾經衷告吳三桂:“不可使連續一日無事。”但吳三桂並沒有深刻領會老師這句話的深意。

在遙遠的雲南紅土地上,樓宇派生出樓宇,亭台複製着亭台,吳三桂太迷信自己手中的實力,這種實力給他帶來一種虛妄的安全感——天高皇帝遠,他與康熙至少是井水不犯河水吧。然而他自有軍隊,有地盤,更不差錢,在康熙看來這是很不順眼的。

其實吳三桂最大的錯誤並不在此,而在他不應該心急火燎地殺死永曆。永曆已經逃至緬甸,窮途末路,小陰溝裏掀不起什麼風浪了,但只要他在,朝廷就不敢動吳三桂。可以説,永曆非但不是吳三桂的敵人,反而是吳三桂的護身符,吳三桂非但不能抓他、殺他,而且要護他、養他。永曆的生老病死,決定着吳三桂的安危。吳三桂的福音,原竟不是出自朝廷的恩典,而是來自永曆的賜予。

“吳三桂……反了!”

康熙批准撤藩的命令傳到了雲南,吳三桂頓時目瞪口呆。對吳三桂此時的心境,李治亭先生的分析堪稱準確:“他用鮮血和無數將士的生命換來的榮華富貴,苦心經營的宮闕,還有那雲貴的廣大土地,都將輕而易舉地被朝廷一手拿去。一種無限的失落感,使他惆悵難抑,漸漸地,又轉為悔恨交加,一股腦兒地襲上了心頭!……

終於,在經歷無數個夜晚的撕裂與掙扎之後,62歲的吳三桂又一次披掛起戎裝,這一次並不是奉旨出征,因為他永遠不可能再遵奉清朝皇帝的旨意了,他開始了新一輪的反叛,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建國號——周。”

陳圓圓

悽風苦雨

吳三桂的聯合大軍很快分崩離析了,因為人們很快看出來,吳三桂起兵的目的,並不是為從前的明朝復仇,而是為他自己。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三月七年級,吳三桂在衡州匆匆登上帝位,行袞冕禮時,突然天降大雨,儀仗、滷薄被大雨衝得東倒西歪,看來他的“欽天監”工作不稱職,天氣預報做得極差,而他那名義上的“帝國”也像悽風苦雨中的典禮一樣,草草收場了。

三個月後,抑鬱寡歡的吳三桂突然中風,後患上痢疾,狂瀉不止,沒等孫子吳世璠趕到衡州,就嚥了氣。

這一年,他68歲。

三年後(公元1681年)的金秋十月,被城牆阻擋數月的清軍終於湧進昆明城。望着黑壓壓的清軍,大周帝位的繼任者、年僅16歲的吳世璠將一把利刃乾脆利落地插進自己的脖頸,吳家被滅門,包括襁褓中的嬰兒。

吳三桂的墳墓,清軍一直沒有找到。雖有人提供線索,但挖出的都是偽墓。有一天,他們甚至一口氣挖出了13副屍骨,因為無法分辨,索性一把火燒了。吳三桂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就像一縷清煙,從人間蒸發了。

他消失得如此乾淨,好像他從來不曾到人世間來過

陳圓圓影視形象

一生的背叛

這已經是吳三桂一生經歷的第三次背叛了。第一次,他背叛了對他寄予厚望的明朝;第二次,他背叛了與李自成達成的協議,陣前倒戈,導致李自成隊伍的一潰千里。他的一生,是背叛的一生,是從一次背叛走向新的背叛,生命不息、背叛不止的一生。

還有第四次背叛,那就是他最終背叛了他的愛人——那個與他相依相偎的陳圓圓。得知吳三桂舉起叛旗的消息聲,陳圓圓默然離開了野園,獨自投向無人的荒野。她瘦弱的身影,從此消失在歷史雲煙中,以至於清朝攻陷昆明以後,在吳三桂的籍薄上也沒有發現陳圓圓的名字。

權力如同喝血,越喝越渴,無論對紫禁城裏的康熙,還是平西府裏的吳三桂,都不例外。就如皇帝自稱孤家寡人,是“孤”,是“寡”,他永遠作為一個單數,而不可能以複數的形式存在,那黑壓壓的多數會讓他心生恐懼。吳三桂再三反叛,無論是站在明朝,還是大清,最終落得裏外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