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民國趣聞:魯迅曾譏諷汪精衞是個“玩笑旦”

風雲人物 閲讀(2.48W)

魯迅著名的雜文《犧牲謨》與《大觀園的人才》、《天上地下》等,其交鋒的主要對象是汪精衞,但他並不直呼其名,而是以雜文審醜藝術的雕刀取其類型之後,以勁風盤空、斷敵脊樑的文字刻畫出汪精衞及其代表的嘴臉。

民國趣聞:魯迅曾譏諷汪精衞是個“玩笑旦”

《犧牲謨》發表於1925年3月16日。《犧牲謨》裏的“犧牲”二字,即針對汪精衞面對北洋政府對教育部公教人員常年拖欠薪水而提倡所謂“犧牲”精神而言。《犧牲謨》裏的“犧牲”二字都是設計設謀讓別人“犧牲”,自己則是滿口“同志”,高高在上。汪精衞在1925年《婦女雜誌》第一卷第一號《對於婦女界的感想》一文中,宣揚“犧牲精神是一切道德的根源”。魯迅只用《犧牲謨》裏九天未吃飯、餓得皮包骨的乞丐形象回答了他們。

繼《犧牲謨》發表之後八年,魯迅與瞿秋白共同撰寫的雜文《大觀園的人才》又一次與汪精衞交鋒。1933年4月14日,“一·二八”上海淞滬抗戰一年之後,汪精衞在上海對新聞記者説:“國難如此嚴重,言戰則有喪師失地之虞,言和則有喪權辱國之虞,言不戰不和則兩具可虞。”汪精衞同時還説:“現時置身南京政府中人,其心中焦灼,無異投身火坑一樣。我們抱着共赴國難的決心,踴身投入火坑,同時竭誠招邀同志們一齊跳入火坑。”

12天之後,魯迅與瞿秋白共同用雜文語言刻劃了國民黨清黨時的“老旦”吳稚暉和“花旦”汪精衞,而且指出汪精衞是海派戲廣告上所説的“玩笑旦”,“這是一種特殊的人物,他(她)要會媚笑,又要會撒潑,要會打情罵俏,又要會油腔滑調”。“她早已從窯兒升任了老鴇婆”,然而“她丰韻猶存。雖在賣人,還兼自賣”。

針對汪精衞破壞上海“一·二八”抗戰的誤國政策,雜文揭露道:“你想想,現在的壓軸戲是要似戰似和,又戰又和,不降不守,亦降亦守!這是多麼難做的戲,沒有半推半就假做嬌痴的手段是做不好的。所以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哭啼啼,而又刁聲浪氣的訴苦説:我不入火坑,誰入火坑。”這些“忠於現世”的汪氏言論由魯迅和瞿秋白共同用雜文語言繪聲繪色地刻劃出來,真是一目全牛,片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