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揭祕隋末反王王世充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風雲人物 閲讀(2.74W)

講真話難,這樣的慨歎老早就有,不算鮮言新語。真話難講,在於有人不願聽真話,搞“直如弦,死道邊”那一套。不過,也有人從本心來講,願意多聽聽別人的話,不是擺一擺喜聽真話的架勢讓人看,而聽了一陣卻中途而止,就像立志修行的人,打坐了幾天,便半途回了家。

揭祕隋末反王王世充為何不能一統天下?

《資治通鑑》中有一段涉及王世充(隋末割據者之一,及煬帝被殺,擁越王楊侗為帝,得以專權。旋廢楊侗,稱帝,立國號鄭,年號開明。)求言的文字,雲:“世充於闕下及玄武門等數處皆設榻,坐無常所,親受章表……又令西朝堂納冤抑,東朝堂納直諫。於是獻策上書者日有數百,條疏既煩,省覽難遍,數日後,不復更出。”想來,王世充這樣的人,初時可能真想聽聽別人的意見,否則沒必要“坐無常所”。他曾把自己和過去的皇帝放在一起比較,得出結論説:“昔時天子深居九重,在下事情無由聞徹。今世充非貪天位,但欲救恤時危,正如一州刺史,親覽庶務,當與士庶共評朝政,尚恐門有禁限,今於門外設坐聽朝,宜各盡情。”這段話除了表白自己不貪戀皇位是假,其餘都有一點真意。

歷史總在改朝換代,前朝帝王之失,後人不可能不思考。王世充抓住天子居深宮之內,下情無法上達這一點算是眼光不錯,開的藥方也算對症。但他“數日而止”,虎頭蛇尾,不僅讓人·院惜也叫人深思。

王世充求言“數日而止”的原因是公文“日有數百,條疏既煩,省覽難遍”,也就是説廣開言路給他增加了工作負擔。使他難以應付。也可以説,對開言路之後工作量要增加這一點他估計不足。好多求言者初時轟轟烈烈,不幾日便偃旗息鼓,其原因恐怕也在於此。

求言,只要不是旨在“引蛇出洞”,兩耳所聽的勢必有多種聲音,有的還會很刺耳,與禁言時流行的狐言媚語大相徑庭,因此求言者要有心理準備,明瞭開言路後必聽到過去聽不到的聲音。不要聽了“怒從心頭起”,更不要“惡向膽邊生”,要大度一點。能容納不同的聲音。從講話人的角度看,講刺耳的話沒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只是希望事情更好,不確切地説就像胡屠户為范進抻抻皺了的衣角,只有好心,沒什麼壞心眼兒。至於言路大開以後工作負擔比以前重了,那是情理中的事,不可能求言之後反而更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