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鄭和下西洋的祕密任務居然是為朱棣找錢

風雲人物 閲讀(6.16K)

中國境內金礦和銀礦十分稀少,因此在金屬作為貨幣的古代,一旦中國的經濟有所發展,經濟總量和貨幣總量的矛盾就會日益突出。朱元璋一開始試圖沿用元朝印製紙幣的老辦法,發行大明寶鈔來增加貨幣供應量,與日益增長的經濟總量相適應,結果由於無法控制紙幣的貶值問題,大明寶鈔可恥地失敗了,民間依舊用銅錢作為貨幣。

鄭和下西洋的祕密任務居然是為朱棣找錢

但是銅錢本身是賤金屬,一枚銅錢的價值很小,在小額交易中銅錢還是很方便的,比如買棵白菜、打瓶醬油什麼的,但是經濟越發展,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額交易,這時銅錢的麻煩就來了。大額交易對銅錢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是古代銅的開採量受到技術落後和銅礦難尋的限制,不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同時從鑄造角度看,鑄造一批銅錢和鑄造一批銀幣所費工時基本一樣,但是平攤到每枚錢幣上,銅錢的鑄造成本同它本身的價值相比,就非常可觀了,相反銀幣由於本身價值高,所以鑄造成本相對來説比較低。

更糟糕的是,銅錢不足,同時經濟發展製造出大量的產品,兩相比較就會使得一枚銅錢的購買力大大增加,或者説叫做通貨緊縮,原來一個銅錢能買一斤糧,現在一個銅錢就能買兩斤糧,這對於中國底層的自耕農來説,他們賣糧獲得的銅錢變少了,這可不是好消息。貨幣數量過少,又不開印紙幣,人們就不得不採取繁瑣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做生意,經濟發展受到了阻礙。

朱棣也許並不會有這麼現代的金融觀念,但他迫切需要找到一條發財致富的捷徑,維護大明王朝的統治。北方遊牧民族與明朝長期對抗,蒙古高原那邊不可能有什麼發財的機會。那麼南方的海上有沒有機會呢?假如能夠在海上找到貴金屬比如黃金、白銀的產地,武力搶奪或是和平貿易,都會給大明王朝帶來足夠多的貨幣,國內經濟的差錢窘境也將一舉解決。

作為一個王朝的管理者,一個腦瓜子足夠好使的皇帝,朱棣這樣考慮問題是很自然的事情。看看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觀場面,我們可以繼續揣測聖意,這一方面是為了尋找海外貨幣來源,另一方面是為了向海外宣告,大東亞天朝有限公司擁有強大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