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 科研人生從組裝收音機開始

風雲人物 閲讀(1.01W)

“我這一輩子,已經經歷了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此時回頭看,人生在世,無非是明白一些道理。比如,人吃過真正的苦後,才懂得什麼是甜;比如,遇到挫折時,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比如,能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並把這件事和為國家作貢獻相連,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 科研人生從組裝收音機開始

王小謨,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現代預警機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

20世紀70年代他主持設計的“JY-8”雷達成為我國第一部自動化三座標雷達,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世紀80年代,他設計我國第一部高低空兼顧的“JY-9”雷達,具有較強的抗干擾和低空探測性能,在國內外軍事演習和綜合評分中名列前茅,榮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世紀90年代,他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代機載預警系統。新世紀開始,他任出口型預警機總師,預警機總顧問,為我國預警機實現從國外引進到出口,進入國際先進水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言傳身教、甘為人梯,先後為我國培養出18位預警機系統或雷達系統總設計師。

2013年王小謨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研製雷達,然後負責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預警機上,把設計變為現實。”“我只是一位普通人。國家給我這個獎,是對整個科研團隊的肯定,我代表他們領獎。”

這些話,是這位皓首蒼顏的老人,我國著名雷達專家王小謨院士的肺腑之言。當被記者問到您認為做人什麼最重要時,王小謨脱口而出:不説假話。對此他堅守了一輩子。

科研人生從組裝收音機開始

王小謨的父親曾是愛國將領馮玉祥的參謀。當年,馮玉祥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他父親攜家眷從上海趕去北京投奔,不料馮玉祥中途蒙難於輪船火海。王小謨一家沒了依靠,便在北京西城區的一個大雜院租房住下。那時王小謨12歲。

京劇是當時的“流行音樂”。高中時,王小謨成了學校京劇團的骨幹。沒錢進戲院,王小謨就從收音機裏聽,電波里流出來的“咿~呀~呀”的節韻也能讓他廢寢忘食。他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機,但“家裏根本負擔不起”。好在宣武門附近有小市場,出售日本人留下來的舊貨。王小謨積攢了幾個月的早點錢,買了一個礦石、一根銅絲、一個耳機、一根鐵絲當天線,回家一番鼓搗,組裝起來的東西竟能發聲。當梅蘭芳的京劇從耳機裏流出,他興奮得一宿沒睡,對無線電波的好感頓生。從此,組裝收音機成了王小謨的一門“手藝”,也培養了他“自己動手”的習慣。

1956年,即將高中畢業的王小謨面臨考大學。“當年考清華沒有十足的把握,北方崑曲院相中了我,但家裏反對。北京工業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挑上了我,我對無線電也有興趣,就聽從父母的安排,讀了無線電系。”大學裏王小謨的成績在班上算中等。“我屬於沒好好上晚自習的。”王小謨説,“學校的京劇團、模特隊,我都是活躍分子。大二時,因為相位沒有講清楚,我物理口試才得了2分,用現在的話講,‘掛科了’。但《無線電原理》等一些專業課成績還是拔尖的。畢業設計時,我首次應用最佳相速方法設計雷達八木天線,獲得優秀畢業設計的成績。”

“我這一輩子,已經經歷了七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此時回頭看,人生在世,無非是明白一些道理。比如,人吃過真正的苦後,才懂得什麼是甜;比如,遇到挫折時,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比如,能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並把這件事和為國家作貢獻相連,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王小謨。

因禍得福掌握了計算機技術

大學畢業後,王小謨被分配到南京第14研究所。

14所從上世紀50年代末期,就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開始三座標雷達的研製。1960年,隨着中蘇關係的破裂,蘇聯撤走了援助專家。1961年,研究室主任薛國偉找到剛到14所報到的王小謨:“你負責做三座標雷達吧。”“跟誰一起做?”王小謨問。“就你一個人先做吧。”薛國偉説。然後,他就把厚厚的一沓資料放在了王小謨桌上。那沓資料,是蘇聯專家留下的手稿,也是當時所裏僅有的資料。讀完了那些資料後,王小謨又從各種渠道蒐集國外資料。然而,資料都是英文的,對一直學俄語的王小謨來説,必須在短時間內掌握英語。他每天早晨起來就念單詞,找雷達方面的經典文章,邊看邊查字典,花了一年時間,既把文章讀通,又把英語學起來了。

正當他如飢似渴地鑽研雷達技術時,1965年,他被派到蘇北溧陽的農村“搞四清”。直到半年後,才從溧陽回到14所,這時,所里正在“鬧革命”。一些留過學的科學家被扣上各種帽子打倒了。王小謨還算幸運,被“打入”機房管計算機。這對王小謨來説,可謂是因禍得福,方便了他熟悉計算機,有時,他甚至用計算機下下棋、唱唱歌。後來他説:“我感謝這段時間,因為在這裏,我切實掌握了計算機,為後來把計算機技術應用到三座標雷達上打下了堅實基礎。”

1969年,王小謨接到了一個新的調令:到三線去。當時“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口號響徹天南地北。一大批國家重要的鋼鐵、常規兵器、航空、航天、能源、電子、重型機械、發電設備製造工業基地向三線戰略轉移。

跟王小謨一起從14所去貴州的有八九百人,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研究所——電子工業部第38研究所(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

1986年,王小謨擔任38所所長。此時的38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暴露了很多問題,253名技術人才“南飛”。地處邊遠山區,每年分配來的大學生不僅數量少,而且報到率低。怎麼辦,對此,王小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工資和住房採取按貢獻分配。對技術尖子給予浮動兩級工資的重獎;對長期不幹工作的人先是黃牌警告,如不改正就請出所。經過改革,人的積極性被調動,科研成果如雨後春筍,38所逐步走向國內一流水平。

終於研製出自己的預警機

上世紀90年代,我國與外方合作共同開發發展型預警機,王小謨擔任中方總設計師。在合作期間,王小謨高瞻遠矚,意識到必須自力更生,部署安排了國內同步研製。在外方單方面賠款中止合同時,王小謨向裝備研製主管部門和中央提出“立足自主、研製國產預警機”的建議,得到支持。

王小謨這麼有信心,源於中國電科深厚的軍工電子技術積澱和對國防事業的使命與責任。在預警機研製過程中,從中國電科集團總部到各個研究所,都將預警機項目作為“天字號”工程,以簽訂軍令狀的方式,將任務層層分解。信心,還源於王小謨已儲備了一批年富力強的技術人才。“對年輕人有信心,敢於給他們重任再推一把”,這就是王小謨培養人才的絕招。比如吳曼青,我國最年輕的院士之一,他主導研製的數字陣列雷達獲得成功,現已成為我國預警機採用的主要雷達。

西北大戈壁上的試飛現場,夏日驕陽似火,把漫天黃沙烤得熱氣騰騰。預警機封閉的機艙內,温度達到了40多攝氏度,在裏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攝氏度,即使裹着羊皮大衣也瑟瑟發抖,每次下機後耳朵都不停地轟鳴,兩三個小時聽不清聲音,而且預警機試飛會有生命危險。年近七旬的王小謨,經常帶着技術人員苦幹,一上機就是4個多小時,晚上經常加班到凌晨,一工作就是兩個多月。

2009年10月1日,國慶60週年閲兵式上,由王小謨主導研製的空警2000預警機作為領航機型,引領龐大機羣,米秒不差飛過天安門廣場!2010年,這一預警機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回望人生無憾事

2010年10月22日,貴州都勻大坪鎮,王小謨又回到了這裏。看着頹敗的廠房和依然蒼翠的青山,他眼中含淚——他對這裏,愛得深沉。這裏,有他近二十年事業奮鬥的日日夜夜,有他和妻子張湘雲種菜養雞的相守,有他一家人小半年吃一大塊板肉的歡聲笑語……這些,都是他生命中難以忘懷的記憶。“我這輩子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了,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國家也給了我足夠多的榮譽,我該知足了。”

知足,讓這位老人笑對晚年。即便因患早期淋巴癌躺在病牀上輸液時,他依然關心我國的預警機事業,把設計師們請來面對面探討交流。病情稍有好轉,他就趕赴熱火朝天的試驗現場。生活中,京劇和胡琴依然是良伴,《蘇三起解》、《楊門女將》……他把京腔京韻唱得悠揚婉轉,把胡琴拉得如泣如訴。戲裏琴外,寄託着對那些為我國雷達和預警機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戰友、同事的懷念,他讓自己一輩子都是一個真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