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風雲人物>

慈禧太后大年七年級怎麼過 為光緒皇帝包餃子

風雲人物 閲讀(1.56W)

慈禧,這位統治清朝四十七年的皇太后過着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皇室生活,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凌駕於大清皇帝權杖之上的“老佛爺”每逢大年七年級卻要親自下廚,為光緒皇帝包上一頓素餡的水餃。

慈禧太后大年七年級怎麼過 為光緒皇帝包餃子

説起水餃,人們大都知道諸如“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七年級餃子八年級面,九年級合子圍鍋轉”等流傳的民諺。在現今中國不論北方,還是南方,餃子作為一種年節食品,仍然擁有舉足輕重地位。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尤其是大年七年級,必吃餃子不可。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當然要年年春節年年過,可為何餃子也要年年吃呢?其實大年七年級吃水餃歷史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水餃耳,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粉角,北方人讀角為嬌,因呼餃餌,偽為餃兒。”餃子在中國古代有很多美麗的名目,比如它在唐代時被稱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為“扁食”。實際是源於古代的角子,且早在三國時期時,魏國人張揖著《廣雅》就有提到,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演變而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餃子淵源流傳最廣的兩種説法為“張仲景説”和“李世民説”。

先説説“張仲景説”。歷史上説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張仲景任長沙太守,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就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人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走到家鄉白河岸邊那天正好是冬至,見不少百姓飢寒交迫,耳朵都凍得潰爛了。當地當時還傷寒流行,病死的人甚多。於是在南陽東關,張仲景命弟子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人們服用兩隻嬌耳一碗湯,一直從冬至吃到除夕,既抵禦了傷寒,又治好了凍耳。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並在每年的冬至和年七年級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再説説“李世民説”。唐太宗李世民喜歡吃丸子但又怕油膩,便令御廚在肉中加菜,結果炸、氽都不能成型。御廚靈機一動用麪皮包住水煮,唐太宗吃時問此為何物,廚師答曰用麪皮包的丸子,這樣做牢固,叫“牢丸”。唐太宗吃後大為讚賞,從此“牢丸”便流傳了下來,漸漸地成為重大節慶的標誌性食品。

明朝中期以後,因餃子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餃子逐漸成為北方春節傳統食品。食餃最盛是在清朝。清朝過春節包餃子講究在除夕夜十二點鐘包完,此刻正屆子時以取“更歲交子”之意。另有有關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有的史料説:“每年七年級,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麪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也就是説過年時吃餃子,有吉利,以示辭舊迎新之意。晚清文人徐珂編著的《清稗類鈔》中説:“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

到了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每年都要帶領隆裕皇后等人為光緒皇帝包一頓素餡餃子。據清宮史料記載,當除夕之夜十二點的鐘聲將過時,御膳房就將事先預備好的各種素菜,排好在長案上,慈禧太后命皇后、嬪妃、格格等人全都來到大殿,一齊動手做素餡餃子,於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上熱鬧非凡,一片叮噹亂響。切剁好素菜,放到慈禧太后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餡兒,而口味的鹹淡,則由慈禧太后親自嘗過後決定。

包好餃子後,慈禧太后命眾人回宮更衣,重新梳粧打扮,然後再回到殿上。當光緒皇帝給慈禧太后賀歲時,眾人須躲避到屏風後面。等光緒皇帝向慈禧太后叩頭完畢,慈禧會説一句吉利的話,然後命光緒皇帝在殿上吃素餡的餃子,眾人便從屏風後面走出來,隆裕皇后和瑾妃則站在桌旁伺候。等光緒皇帝漱口淨手後,隆裕皇后領嬪妃及宮女再來行禮賀年,宮中的太監們也口稱“萬歲新喜”給光緒皇帝叩頭。光緒皇帝受禮畢才退出,另去別處接受羣臣賀禮,當然羣臣必須要先到慈禧太后這兒跪拜賀禮之後,才能去給光緒皇帝跪拜致賀。慈禧太后的大年七年級就這樣地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