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關中十八陵 李唐王朝最恢宏的歷史遺存

歷史解密 閲讀(5.36K)

滄桑的關中平原是見證中國歷史興衰的一面鏡子。這裏不僅是秦王朝統一六國的根基,更是造就李唐盛世的源泉。滄海桑田幾多變化,千百年後,拂去歷史的塵埃我通過另一種方式重新回到李唐盛世,重新見證了李唐王朝是如何為我們增長民族驕傲和民族自信的,也從另一個角度看見了李唐帶給世人的驚豔。

關中十八陵 李唐王朝最恢宏的歷史遺存

故人已去,陵園猶在。在盛行厚葬的古時,帝王陵園就是帝王在世時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不單單指墓碑上簡單的幾行墓誌銘,更多的來自帝王陵園的建築、陪葬品、雄偉英姿。因此,透過帝王陵園不難發覺王朝的興衰更迭。西起乾縣、禮泉,途經涇陽、三原、富平,東至蒲城,六縣150公里的範圍內分佈着十八座唐朝帝王陵園。唐自高祖李淵到到哀帝李柷前後共二十一位皇帝,除卻最後的昭宗李曄和哀帝李柷分別葬於河南偃師、山東菏澤外,其餘十九帝全部歸葬於這十八座陵園,俗稱“唐十八陵”,也有人稱為“關中十八陵”。唐十八陵有着統一的規格,葬制嚴密,自太宗李世民起又盛行依山為陵,使皇家陵園的氣勢顯得更加雄偉壯闊,因此就雄壯的墓羣來説也是讓世人震驚的。有人説:這十八座帝王陵是李唐王朝興衰的最好見證。

開國高祖李淵獻陵之後,太宗李世民昭陵伊始,除卻晚唐時期武宗的端陵和僖宗的靖陵外均依山為陵,彰顯李唐王朝的盛世之風。

唐十八陵自西向東分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乾陵、唐僖宗李儇靖陵、唐肅宗李亨建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唐宣宗李忱貞陵、唐德宗李適崇陵、唐敬宗李湛莊陵、唐武宗李炎端陵、唐高祖李淵獻陵、唐懿宗李凗簡陵、唐代宗李豫元陵、唐文宗李昂章陵、唐中宗李顯定陵、唐順宗李誦豐陵、唐睿宗李旦橋陵、唐憲宗李純景陵、唐穆宗李恆光陵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如果從地理圖上看,跨度為150多公里的唐十八陵繼續朝南則為跨度比較小的西漢9帝陵,自北朝南形成一個巨大的扇面,頗為壯觀,堪稱世界陵墓史上的奇蹟。

唐朝陵墓的石刻也顯示了其有聲而衰的氣象,從初唐到盛唐的大氣石刻,一個動輒幾人高上噸重,再到晚唐那堆土小陵,不及一人高的石刻,如果在短短三五天內穿梭一次,真會叫人感慨無限。不過整個唐陵基本都以唐長安城為模板而建,其中乾陵最為標準。

合葬高宗李治與女皇則天的乾陵擁有“歷代諸陵之冠”的美稱。乾陵聞名天下,大家耳熟能詳的原因大抵是其為中國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的陵園和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座皇帝夫妻合葬墓吧。其實不然,興建於唐朝最興盛的時期的乾陵是迄今為止我國古代諸陵中保護最為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園,也是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唐朝皇家陵園。其結構仿唐長安城格局而建,陵園分為皇城、宮城、外廓城,還用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等十七座王公貴族陪葬墓以示平民區。乾陵博物館設在永泰公主墓區,裏邊展示了唐三彩、還原了唐壁畫等風采,從某種角度訴説着那千年前的故事。乾陵在展現唐朝盛世上不遺餘力,57年的修建歷程就是最好的明證。

乾陵這個例子做得很好,因此,在漫步唐十八陵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個朝代反饋出來的歷史意義。行走唐十八陵是對唐文化的一次深刻體驗與感受,也是對這一段輝煌歷史的瞻仰和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