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三國曆史中的三大疑團鳳雛可與卧龍齊名?

歷史解密 閲讀(2.28W)

在三國歷史上,有那麼幾位特殊意義的人物悄悄地存在着,他們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世和業績,對歷史發展變化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而他們的本身卻像一個謎,在不知不覺間構成了三國中的幾個撲梭迷離的疑問。

三國曆史中的三大疑團鳳雛可與卧龍齊名?

疑團一:奇女子貂蟬的結果到底如何?

貂蟬是這部以男性為人物主體的《三國》之中,出場的少數幾位女子中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可以這樣説,正是由於貂蟬的出現,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才有了兇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才有了兒女情長武功蓋世呂布的門樓上的隕命。

貂蟬形象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在這個清一色男人爭霸的世界裏,成功地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正是這種非凡膽量的展示與高度智慧的運用,加速了漢末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從而使已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得以繼續延續。

然而,自從呂布白門樓隕命之後,這位膽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見了蹤跡。是隨失敗的呂布同赴了九泉?還是被勝利的曹操擄回了許昌?這個疑問從羣雄爭霸開始一直到歸晉統一也沒有解開,是作者無意間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還是出於某種考慮有意識地避開不談?我們無從考證。

關於貂蟬的出身,有野史這樣交待:其人本姓霍,無名,山西人,與名將關羽為同鄉。自幼人才出眾,聰敏過人,因而被選入漢宮,任管理宮中頭飾、冠冕的女官,故稱‘貂蟬’官。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並認為義女,方才成就了離間董卓、呂布父子的壯舉。

關於貂蟬的結局,有評話這樣敍述:呂布死後,貂蟬被曹操帶回許昌,作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關羽屯土山約三事暫時降曹之後,曹操為了籠絡關羽之心,特賜美女十人,貂蟬便是其中一位,當關羽聽到貂蟬報出姓名之後,感其膽識,撩髯稱了一聲“好”之後,閉目不言揮手令去,貂蟬聽後,明白關羽全其名節之意,回房後遂自盡而亡。

以上説法,均來自傳説,筆者認為,前者猶可信,後者多虛言。因此,我想還是不必追根尋源的好,心中留下一個有膽有識美麗的女兒形象就已足夠了。

疑團二:離開曹營後的徐庶去了哪裏?

徐庶作為三國前期為數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劉備王朝的建立過程中曾經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書中介紹,徐庶,穎川人,與曹操手下的謀士程昱為同鄉(也正是這位同鄉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劇),少好遊俠,善擊劍,師從司馬徽,因殺人避難,化名為單福,在新野遇到劉備,任為軍師。

徐庶投奔劉備的時候,正值劉備孤窮落拓之際,兵不滿千,城僅新野一座,將止關羽張飛趙雲關平周倉等數人而已,面對的則是方才平定了袁紹,氣勢正旺的曹操。為了使劉備能夠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有站腳之地,為使劉備能夠在兵劣勢危的局面下有爭雄之心,徐庶大展才華,在數月之間巧施妙計,殺呂曠斬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取樊城,使劉備的士氣軍心為之一變,使曹操的囂張氣焰為之一寒,從而為後來的諸葛亮出山,實施‘天下三分’的計劃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只是可惜,如此聰明的徐庶,孝順之心被人利用,在幫助劉備數月之後,為一封假造的書信輕易地騙到了許昌,此舉不僅使賢良的母親失望自盡,造成了徐庶終生的遺憾;也使曹操只落一場空歡,得到的是一位終生不為其設一計的旁觀者。其實,最讓讀者惋惜的還是,在三國初期這謀臣智士縱橫俾闔的較量場上,從此就失去了一位極其重要的軍事家,失去了許多可令後人學習效仿的用兵之法。

關於徐庶的結局,書中交待:在赤壁大戰前夕,龐統過江巧獻連環,為躲避戰火的硝煙和曹操的迫害,徐庶聽從鳳雛之計,在曹營散佈西涼馬騰、韓遂造反兵犯長安的謠言,主動討令,與大將臧霸一起,脱離了戰場西去長安,從此,在風雲變幻的三國史詩中,徐庶就像一條見首不見尾的神龍,永遠地消失了蹤影。

徐庶離開曹操之後,到底去了哪裏?是終生隱居在山水林泉之下,還是一直注視着魏蜀吳之間的紛爭?真不願意相信,如此充滿智慧的徐庶,就這麼輕易地退出了三國這樣一座可以充分施展自己才華的大舞台,這似乎不合情理,也不符合徐庶的人物性格。

不久前,看到一部有關三國的評話,倒是對徐庶離開曹營後的去向做了交待,頗具意味似可一聽。該書寫到:徐庶和臧霸離開赤壁之後,來到長安,因為原本就是自己造的謠言,所以必然沒有戰事發生。一天,徐庶獨自一人外出閒走,在山谷中發現一具頭臉俱為野狼所傷至死的屍體。於是,徐庶計上心來,脱下自己的服飾,換上死者的衣冠,金蟬脱殼飄然而去。

曹操赤壁大敗返回許昌後,聽説徐庶為狼所噬的消息後既好笑又痛惜,從愛才的心理出發,終生派人守護徐母之墓。至於徐庶,後來在三國中還有出現,就是劉備為關羽報仇伐吳之時,虢亭大戰,關興追趕吳將潘璋,夜宿山莊,遇到一位長者供奉關羽之像,這位老者,據説就是隱居的徐庶。

以上之説,明顯有演義的成分,可信度不高,但是對於徐庶這樣一位有智有情的人才來説,我卻寧可相信這是真的。

疑團三:鳳雛真的可以同卧龍齊名嗎?

對於道號鳳雛的龐統,作為三國中著名的謀臣,他的智慧似乎應該與道號卧龍的諸葛亮等同。關於龐統,未等其在書中出現,其智慧的程度已經通過山林隱士司馬徽之口告訴給了大家,所謂:卧龍鳳雛,得一人即可定天下。從而使劉備由此生出了求賢若渴的心情,也使讀者產生了極欲一領其才能的慾望。

可以設想,如果司馬徽所言是真,也肯定是真,因為,他在其弟子卧龍未出山之時,便已算定其‘得其主而不得其時’,算得是那麼的準確;那麼,我們也肯定可以這樣推論:無論三國中是誰得到這位鳳雛先生,那麼統一天下的願望則不難實現。所以,當卧龍、風雛雙雙歸於劉備帳前的時候,我真的同關羽、張飛、趙雲們一樣,為劉備的統一事業有望而感到歡欣,因為,兩人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現在當世最具智慧的兩人全為劉備所得,那麼完成統一的心願一定不會落空。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時劉備是這樣想的,關張趙等人肯定也是這樣想的。但是,這位被其老師推崇倍至,令世人羨慕不已的鳳雛先生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縱觀整部三國,他那無限的智慧只得到了極其可憐的體現,可稱兩大兩小,兩勝兩敗。

大勝者:赤壁之戰時,龐統單人過江獻連環之計,靠一片花言巧語使慣於用兵的曹操上了當,鐵鎖連舟,最終使曹兵大敗而歸,遂成就了周郎火燒赤壁的佳話;小勝者:投奔劉備之後,因其貌醜不為劉備所重,被派到耒陽縣充當縣令之職,因心有怨憤,酗酒百天不理政務,直到張飛到來方大顯其才,百日積案一日批完,遂得劉備重用,委以副軍師之職。

除此之外,實在看不出這位鳳雛先生的智慧還能體現在哪裏?又有何資格與統率全軍克敵制勝的諸葛孔明齊名共列?在劉備手下,可以説龐統甚至得到了高於孔明的信任,因而,西取蜀中謀劃策略的重任便落在了鳳雛先生的身上,況且,憑着‘鳳雛’這塊金字招牌,憑着‘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的讚語,攻佔西川應該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真是可惜,鳳雛先生在劉備手下的表現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同樣也是一小一大兩計,但兩計劃均告失敗。

小敗者:鳳雛先生在劉備、劉璋涪城相會的時候,欲仿效鴻門之法,安排大將魏延席前舞劍,準備藉機襲斬劉璋,結果被劉璋手下眾將識破,鬧得雙方眾將在席前鬥作一團,害得劉備好生無趣,幾乎無法收場,君臣二人差點鬧翻。大敗者,席間斬璋計劃失敗以後,鳳雛先生不聽諸葛亮的勸阻,一計不成又生二計,一廂情願地認為敵人七夕節必無準備,兵分兩路偷襲雒城,結果計策又被劉璋手下大將張任識破,伏兵於落鳳坡,不但使漢兵受到重大損失,自己也落了個萬箭穿身的下場,造成劉備兵困涪城進退無路的境地。

至此,龐統在劉備手下副軍師的使命完成,大名鼎鼎的鳳雛從此落地。不容否認,在風雲變幻的戰場上,時刻都會出現意外情況,誰都有可能遇到挫折與失敗,這對於一般的謀士或將領來説極其正常,否則就不會有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教訓;但是,對於作為三國中智慧頂尖的鳳雛先生來説,卻絕對不應該也不可以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所以,我只能認為,龐統其實不過就是一位空有其名卻無其實的常人而已,稱其為‘鳳’則未必,視其為‘雛’倒是比較準確。

以上就是三國曆史中的三大疑團,這幾位具有特殊意義的人物,如雲般飄然而來,又如風般悄然而逝,而真實的歷史又是怎樣,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