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開國將軍皮定均之怒 見到山區婦女窮得沒有褲子穿

歷史解密 閲讀(5.8K)

1992年7月27日,餘訪皮定均將軍(1914-1976)故居。將軍樓青磚黑瓦,共三層,下層空架,存自行車等雜物。樓旁有一排房,三小間,一為警衞居,一為司機居,再為存農具之用。農具間均為將軍生前所用之物:兩個糞桶、兩個畚箕、一條扁擔、四把鋤頭、一個鐵耙、一個竹笆、一個大掃把、一把斧頭、一把錘子,又有鍬、鎬、銑、拉鈎等挖土種菜小農具十餘種。是時,皮定均將軍已作古十六年也。

開國將軍皮定均之怒 見到山區婦女窮得沒有褲子穿

1955年評銜時,皮定均按資歷,原報少將銜。傳説毛澤東主席有批示,一説為:“皮有功,少晉中”,另一説為:“定均有功,由少進中。”將軍去世後,家人遍查檔案,不見真跡。餘曾問知情者,答此為當時總幹部部領導作授銜報告時傳達的毛澤東口頭指示,非批示也。1955年,皮定均將軍被授予中將軍銜,時年41歲。

某日,時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的皮定均將軍至甘肅張掖視察地形。見途中山窮水惡,頹垣破屋,將軍心中不悦。吉普車進山,見山民聚而圍觀,皆破衣爛衫,一個十餘歲的女孩衣不蔽體,將軍亦不悦。將軍問地委書記:“何不着衣?”地委書記答:“此乃傻女。”將軍下車進山民家,屋裏數婦人盤腿坐炕上,無一起迎者。見將軍到,她們遂用雙手將衣襟拼命往下拉。原來炕上的人均未穿褲子也。將軍更不悦,怒問地委書記:“看到了沒有,你們這裏的女人沒有褲子穿。”地委書記答:“這裏的老百姓就是這個習慣。”將軍大怒曰:“你家的女人有沒有這個習慣?!”地委書記訥訥無言以答。

是晚回家,將軍翻箱倒櫃,蒐羅所有舊衣服,與國家配發的全家人布票,囑夫人張烽全部捐給張掖山民。

皮定均將軍愛罵人,官愈大罵之愈狠,然從不罵士兵。某日於某部營外,將軍見兩士兵棄空酒瓶於水田,召連長指導員至,命其下田摸酒瓶,倆士兵欲替下,將軍怒止之。某日某部,將軍見一哨兵軍大衣少一鈕,即命營長跑步帶針線,為哨兵釘鈕。將軍側立一旁,怒視之。營長手顫抖,良久方畢。將軍至某島視察,見無一條平坦之路,即命守備團長端一盆水上將軍車,繞島一圈。路顛簸,水晃盪,團長全身淋透,方恍然醒悟,此乃將軍嚴厲批評也。“文革”前,八十四師一戰士因打靶誤傷而亡,將軍大怒,命厚葬,師長政委抬棺。其時,八十四師師長政委均為抗戰幹部也。故皮定均將軍常雲:“子不教,父之過;兵不教,官之過。”此亦將軍帶兵之道也。

皮定均將軍之子皮效農言:一日,皮定均將軍由蘭州乘飛機至某地。蓋電話錯傳,下飛機後,見來接的是一輛解放牌大卡車,一車工兵,滿身油污,扶鍬握鎬。將軍躋身其間,坐也僖僖,站也僖僖。車上人皆不知其為剛上任之蘭州軍區司令員也。

皮定均將軍夫人張烽言:陳伯達,福建惠安人,“文革”中欲拉攏皮定均將軍。將軍無動於衷。一次,將軍赴京開會,陳伯達召其談心。將軍藉故不通閩語,請以筆代言。陳伯達無奈,取紙條書之:“福建糧不足,吾不歸。”將軍取紙條,留用。批陳(陳伯達)整風,將軍以紙條為證,與陳伯達無嫌。“文革”中,有人言皮定均將軍“戰場上英雄,黨內鬥爭狗熊。”將軍坦言:“狗熊就狗熊,自己鬥自己算哪路英雄?”

古人云:富貴不回鄉,如錦衣夜遊。1953年夏,皮定均將軍從戎後(離別家鄉24年)首次返鄉探親。將軍攜妻帶子,榮歸故里,驚動四鄉八鄰,父老鄉親探望者從早至晚,絡繹不絕。將軍一夜未眠。次日清晨,將軍斷然率全家離鄉返回,眾鄉親皆不解何意。1983年3月20日,餘曾獨往大別山金寨縣石碑鄉探訪將軍之侄皮國立,提起當年事,他仍耿耿於懷也。其後,將軍再也沒有回鄉。據云是日返回途中,遇大雨,山洪暴發,雷聲如炸,將軍一家被困於山中三天三夜。餘曾問於將軍夫人張烽,夫人曰:“然。始小雨,後大雨,山洪險衝汽車。而後借宿一户農家,三天後方上歸途。”夫人又曰:“初時我也不明白,未回鄉時朝思暮想,回鄉後只住一日便走。返回途中,將軍一言未發,任我牢騷滿腹。數年後,他才吐露心跡。”夫人言此哽咽不已:“將軍怎不想在家多住幾日?但見與其一起參加革命者皆戰死沙場,僅己一人生還,榮歸故里,如何向先死者家人交代?回鄉後,鄉親紛紛詢其親人下落,他心裏怎受得了?”此謂返鄉情怯,苦不堪言,時人安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