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揭開昭陵聖號碑麻姑獻壽圖之謎

歷史解密 閲讀(3.14W)

如果進入昭陵明樓內,我們會看到傳説中被大火焚燒用鐵箍修復的聖號碑。這座石碑又叫“硃砂碑”,通體用優質石材雕刻而成,高逾4米,碑首正中開光部分用滿蒙汗三種文字雕刻出“昭陵”字樣,碑身正面則刻着“太宗文皇帝之陵”七個大字。最為特殊的是,此碑周身用硃砂塗成深紅色,所以得了個“硃砂碑”的稱號。如果不是那場雷火燒得它有些斑駁,這聖號碑會更加耀眼。更加詭異的是,傳説每到陰雨天,這座石碑的背面竟然會出現一幅水墨丹青——麻姑獻壽圖!這是怎麼回事呢?它與馮德麟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是偶然現象嗎?

揭開昭陵聖號碑麻姑獻壽圖之謎

“麻姑獻壽”是咋回事?

麻姑獻壽圖是我國民間常用的年畫圖案,這麻姑究竟何許人也?清代有本書叫《堅瓠祕集》記載,麻姑是五代時期麻秋的女兒,麻秋為人很嚴酷,他負責督促工人築城,沒日沒夜一直到天明雞叫時才可以休息。麻姑於心不忍,常常假裝雞叫聲幫助苦役們。她爹知道後,氣得不得了,麻姑害怕就逃到了山裏,他爹窮追不捨竟然要放火燒山,恰巧王母娘娘路過,就化出一場甘霖滅了火,並且帶着麻姑到了南方的麻姑山,山中有清泉十三泓,麻姑用它們釀酒,十三年這酒才釀成。正巧逢着王母壽辰,麻姑就帶着酒去瑤台獻酒祝壽。

另一種傳説是麻姑這個女人長着四寸長的鳥爪,有一天路過某位蔡姓人家,這家主人比較天真混沌,竟然説:“這女的手真好,真想得到她來給我撓背。”麻姑一聽來氣了,這小蔡的眼睛就遭了秧,流血不止。不過,作為獻壽的麻姑,還是吉祥的象徵。

“馮荒唐”折折騰騰改造聖號碑

馮德麟又是何許人也?怎麼會跟聖號碑扯上關係呢?

馮德麟,又名馮麟閣,海城縣人,生於清同治六年。青年時期,他本來是一個吃官糧的海城縣衙役,因為和綠林中人有交往丟了鐵飯碗,所幸一不做二不休反上“梁山”成了一個綠林好漢,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頭頭混成了叱吒錦州一帶的綠林霸主。

不過這位馮老大可不能和梁羽生小説中的綠林豪傑相提並論,在日俄戰爭期間,他被收買成了日軍探子,專門蒐集遼南一帶的情報,無奈被俄軍發現,於是改行在庫頁島上吃牢飯。

後來奉天士紳袁金凱等人磨破了嘴皮子,把他保釋出來,這位先生又在光緒二十九年被清廷招撫,重新吃起了官糧。十幾年後,他因為摻和“張勛復辟”又進了大牢,這回是張作霖保釋了他,回到奉天的馮德麟沒了軍權。不過,1920年6月,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任命他為“三陵承辦、盛京副都統兼金州副都統”。説白了,就是掌管關外三陵,順便捎帶管點兒金州地區旗務,他又回到起點,當官了。

馮德麟這一生可謂浮浮沉沉,啥都經歷過了,按説應該洞悉塵世波瀾不驚了,可是就在他任三陵承辦期間,就牽出了這麼一樁荒唐事。

明樓大火後“麻姑獻壽圖”消失

現在遊客們想要追尋當年遺蹟已經不能了,因為“麻姑獻壽圖”早已不復存在。

馮都統離開奉天后,他的灼灼法眼終於不再盯着昭陵了。當時的奉天省署便命令昭陵管理人員趕緊把這圖塗掉,原因是在陵碑上作畫實在很不雅。不過,負責清理的工作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完全塗掉,這讓人不得不佩服那兩位畫匠的功力,他們選擇了很難清除的油彩。於是,聖號碑的背面就成了斑斑駁駁的模樣。後來,遼寧省公安處派苗文華為昭陵監視員,苗文華到任後巡查昭陵,瞧見了斑駁陸離的石碑,登時哭笑不得,他對着依然殘留的油彩感歎:“聖號碑被無端畫圖的作法,是既可笑而又可惜。”

再後來,一場雷火無情地焚燬了大明樓,當然聖號碑也不能倖免於難,碑身被燒裂,因此用鐵箍子加固。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那殘留在上面的油彩全沒了,馮都統的惡作劇終於告了一個段落。

説不盡離奇的石碑幻影、雕像流淚

其實昭陵聖號碑的幻影並不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就在昭陵內,另一座著名石碑——神功聖德碑也曾出現幻影。

這座碑上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清太宗皇太極的豐功偉績,在建造陵寢的時候把神功聖德碑亭修建在陵寢的中軸線上,它的作用就是起到一個影壁的作用,寓意大清江山一眼望不到頭。據傳,每到陰雨天,神功聖德碑背面就會隱隱約約出現一個人的形狀,此人身材修長、翩若驚鴻,就像一個姿容俏麗的美女,因此有人叫這碑為美女石。“神碑幻影”也成為盛京十景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遊覽昭陵必然要仔細琢磨這石碑,還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詩文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