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劉伯温如此的遭遇才對胡惟庸如此懷恨在心

歷史解密 閲讀(1.53W)

話説在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心裏老是擔心手下的大臣權力做大,總想這把手下人的權力撤掉,比如説更換丞相的事。

劉伯温如此的遭遇才對胡惟庸如此懷恨在心

朱元璋在打算撤換第一個丞相李善長的時候,找劉伯温商量。説起來,劉伯温和李善長的關係也不對付。這對劉伯温來説,是打倒政敵的一個機會,可劉伯温卻反對朱元璋撤換李善長。他的理由是李善長資歷深,能夠調和當時眾將領之間的矛盾。朱元璋一看,馬上施展發動“羣眾鬥羣眾”的招數,就和劉伯温説:這人多次在我面前陷害你,你怎麼替他説好話呢?我這麼做,可是在幫你。

劉伯温聽了這話,馬上就明白,撤換李善長,是朱元璋已經想好了的。趕緊跪下來磕頭,説換丞相,就好比大廈換柱子,一定要大木才行,如果用一捆小木來頂替,大廈就會倒塌。咱們看劉伯温這話,顯然是在暗示朱元璋,換丞相可以,可必須選擇最合適的人。這最合適的人是誰呢?咱們昨天在音頻裏説了,劉伯温其實一直是想當丞相的,可這話,他不能自己説啊,只好這麼委婉地表示一下。

在朱元璋心裏,就是把劉伯温當成一個出謀劃策的人,根本就沒打算重用他。所以這對君臣,有了一段特別有意思的對話。

朱元璋先提了一個在政治派別上和劉伯温相近的人,劉伯温説這人不合格。

朱元璋又提了一箇中間派人物,劉伯温又説這個人不合適。

朱元璋一看,自己人劉伯温不支持,中間派劉伯温也不支持,乾脆提了一個和劉伯温對立陣營的人,這人就是胡惟庸。劉伯温一聽,心裏特別鬱悶,原來朱元璋心裏的丞相人選,都是這樣的小人物。這心情一鬱悶,説話就難聽了,説,如果用駕車做比喻,胡惟庸會毀了這輛車。

朱元璋這下算是明白了劉伯温的心思,直接把話挑明瞭:我提的這些人,都不如你啊。按説像劉伯温那麼聰明的人,應該能聽出朱元璋這話裏諷刺的意思。可但凡是個人,就有大腦短路的時候,更何況利益攸關呢。劉伯温聽了這話,用一種欲拒還迎的姿態推辭了一番。劉伯温的意思是,朱元璋再堅持一下,他就應承下來當丞相了,可咱們知道,朱元璋根本沒這意思。當時的場面,真是好尷尬呀。

經過這番對話之後,朱元璋跟賭氣一樣,劉伯温説誰不行,他就讓誰當丞相。換來換去,最後換到了胡惟庸。咱們過去説過,胡惟庸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小心眼。以朱元璋擅長髮動“羣眾鬥羣眾”的習慣,劉伯温對他説胡惟庸的那些話,他肯定也和胡惟庸説過。小心眼的胡惟庸能不記恨嗎?

咱們再説劉伯温,自從和朱元璋那番對話之後,劉伯温知道自己在仕途上是沒有什麼希望了,乾脆向朱元璋提出了退休的請求,朱元璋答應的很痛快。劉伯温就這樣退出了官場,回了老家,特別低調的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從不談論過去的功勞,甚至當地官員慕名拜訪,也一概謝絕。看起來,劉伯温這一次是徹底希望人們把他給忘了。

可偏偏就有個人惦記着劉伯温,誰呀,就是上面咱説過的胡惟庸。胡惟庸指使了一個親信,到朱元璋那裏給劉伯温打小報告。説劉伯温在老家給自己選的墓地有“王氣”。這一招特別管用,因為朱元璋最怕的就是別人惦記着他的天下。為了警告劉伯温,朱元璋直接就把劉伯温的退休金給停了。

劉伯温聽説了這事,知道非同小可,大明朝沒有人不知道他劉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胡惟庸給他安的這個罪名,他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要説劉伯温聰明,那是真聰明,知道這個消息後,直接到了南京,見了朱元璋,什麼也不解釋,只是一個勁檢討自己。然後,在南京住了下來,再也不回老家了。劉伯温這個動作,意思很明白,我住到皇帝您的眼皮底下,完全處在您的掌控之中,這下您該放心了吧。

這樣在南京住了一段日子,朱元璋終於意識到自己錯怪了劉伯温,所以後來劉伯温生病,朱元璋才允許他回老家去。換句話説,朱元璋用這樣的方式,也表達了一種意思:他對劉伯温,是放心的。

可見劉伯温如此的遭遇才對胡惟庸恨如此懷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