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孫武和孫臏是什麼關係 孫武的著作和主張是什麼

歷史解密 閲讀(1.05W)

孫武,字長卿,齊國樂安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後世人稱“兵聖”。據《左傳》所記,孫武的先祖其實不姓孫,而是姓姬,是春秋時期衞國公子惠孫的後代。孫武是衞國的貴族後裔,父親孫書,祖父孫蒯,後來逃難到齊國直至長大成人。

孫武和孫臏是什麼關係 孫武的著作和主張是什麼

孫武從小就愛看書,並對兵法有着濃厚的興趣,由於出生於貴族家庭,優渥的生活條件給孫武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孫武得以閲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瞭解古代作戰經驗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方法。而孫武出身在一個武將世家,孫武血液裏就流淌着行軍打仗的基因,孫武自幼聰慧睿智,機敏過人,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富有創見,對用兵極其講究,在長期的學習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理論,在《孫子兵法》尚未正式問世之前,孫武前往蒙山求學漫遊天下,考察古戰場觀察地形,分析戰場形勢和作戰條件,這段豐富的遊學經歷,為孫武日後編寫《孫子兵法》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後終於著成兵法十三篇,包括:分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等。基本上可以認為它是“世界古代的第一部兵書”。

孫武是兵法大家,開闢了謀略的新境界,他一生最輝煌的戰績就是率領吳國3萬人打敗了強敵楚國。在他的每次戰爭中,都深深透露出他作戰思想和作戰理論。“聲東擊西 ”、“瞞天過海 ”、“借刀殺人”等等耳熟能詳的成語,都來自孫武的作戰策略。這13篇兵法,全部都是講在作戰過程中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13篇每篇都相互聯接,全書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孫子兵法》處處都充斥着辯證法的思想,書中探討了與戰爭有關的一系列,涉及到了矛盾的對立和轉化,如敵我、主客、強弱、攻守、利害等,無一不彰顯矛盾的對立統一。

《孫子兵法》正是在研究這種種矛盾及其轉化條件的基礎上,提出順應戰爭形勢的戰略和戰術的。《孫子兵法》中體現的辯證思想,在中國辯證思維發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也充斥着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在於軍隊的實力、戰鬥力、用兵方法等原因,戰爭勝負的主要依據就是這些,體現了他樸素的唯物論觀點。為什麼孫武能夠流芳百世?因為,軍事思想是最重要的。而孫武確立了中國第一套完整的軍事理論,而且其正確性在今天依然被不停地論證着,孫子的成就,在於為後世軍事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同姓的孫臏,也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據史載,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孫。孫武有《孫子兵法》,孫臏有《孫臏兵法》,雖然孫臏的成就遠沒有孫武成就大,但是歷史上孫臏對軍事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孫臏是齊國人,他和龐涓是同學,據説他倆的老師是鬼谷子,而孫臏活動的年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孫臏的遭遇比孫武慘很多,孫臏為何叫孫臏?臏是膝蓋的意思,因為年輕時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而讓人陷害孫臏,挖去了孫臏的膝蓋,孫臏由此得名。作為孫武的後世子孫,孫臏依舊秉承着先祖的遺訓,繼續在軍事領域實踐着自己的理論,並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兵法,為軍事領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