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歷史解密>

陳兆棠受刑是他一生中作繭自縛的因果報應?

歷史解密 閲讀(2.93W)

大清王朝末期,陳兆棠作為清王朝的官員自然是與革命黨軍隊是格格不入的。陳兆棠殺革命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陳兆棠受刑是他一生中作繭自縛的因果報應?

陳兆棠當時在潮州任職為官,革命黨的萌芽勢力也在剛剛的起步階段,作為忠君愛國的清王朝官員而言,勢必要儘自己一切的力量組織革命黨勢力的擴大,對於陳兆棠而言也是如此,陳兆棠必須在保證着清王朝的家國安好的基礎之上,才會想着自身的安好以及整個潮州人民的安泰。但是後來,革命黨的實力漸漸的增強了,陳兆棠也開始了戰略上面的轉移,但始終都不曾真正的擁護過革命黨,反而是殘殺革命黨的故事讓人更加的記憶猶新。

陳兆棠殺革命黨本來便不是無意為之的,而是處心積慮地想要剷除革命黨的實力,一山不容二虎,對於陳兆棠自身而言,作為潮州的知府,自然是要保全自己的地位的,如果革命黨一味地進攻,而自己不加以反擊,勢必會造成自己的勢力減弱,只要殺害革命黨才能夠保全自己在潮州中佔有的絕對權勢。因而陳兆棠殺害革命黨便有了第一最為簡單的理由。其次陳兆棠殺害革命黨也是一種忠君愛國的思想在左右着,對於晚晴的官員來説,學會明哲保身固然重要,但是大清王朝才是自己的直接上屬,保全了大清王朝更是保全了自己,也是對於自己家族和信仰的保證,因而陳兆棠殺革命黨不得不説也是一個忠君思想的引導。

陳兆棠殺革命黨的時候同時信奉的是兩面政策,就是一邊是效忠大清王朝,一邊是聽從於革命黨的共和,如此看來只是給陳兆棠殺害革命黨提供了幫助。

陳兆棠受刑

陳兆棠受刑的時候曾經説過一段極為著名的話語,“不死於君,不死於國,死於因果。”可見陳兆棠對於自己的受刑心中早已經是十分的清晰的,對於自己一生也是有着很好的認知和看法的。

陳兆棠是大清朝末期的一個身居高位的官僚,原本在地方上面的治理也有着清廉為官的美譽,但為何陳兆棠最終的命運卻是走向了死亡的邊緣。

陳兆棠拜師於王闓運,與恩師的交情可以説是極為恩重的,陳兆棠的為人起初也是極好的,一直以來深受着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薰陶,可以説陳兆棠在為官上面的主導思想也是清朝的國文條規的,因而戰戰兢兢、兢兢業業、盡忠盡職也是陳兆棠最初的為官思想。但是後來因為清王朝的日漸腐朽,陳兆棠開始了極為誇張的做法,便是死刑的濫用。根據歷史中的記載陳兆棠在行刑的時候另可錯殺一人不可放過一個,因此當時無論是否是壞人都有可能被殺害。一段草菅人命濫殺三千人的故事廣為傳頌,或許也是陳兆棠最終受刑的原因了。

後來,終於武昌起義推翻了清王朝,陳兆棠的命運也就到了終點了,起義軍連忙抓獲了陳兆棠,民生怨憤讓陳兆棠如同在刀刃上面行走,革命軍對於陳兆棠也是絲毫不憐惜的,據説是在陳兆棠受刑的時候開了13槍。陳兆棠受刑無疑是大清朝走向末路的一個最好的證明,同時也是陳兆棠一生中作繭自縛的因果報應。

陳兆棠墓

陳兆棠作為晚清時期的一位忠君愛國的官員,他的一生可以説是政績顯赫,但是陳兆棠一味地衷心與清王朝對於中國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還是極為不利的,因而陳兆棠最後的命運也是極為的可憐,陳兆棠一心守護的潮州城也被革命黨個軍隊攻破,陳兆棠也死在了革命黨的槍下。陳兆棠的墓穴並沒有多少的記載,根據歷史的推算應該是在潮州城中,而不可能在陳兆棠的出生地湖南桂陽州的。

陳兆棠墓素來都不是聞名的,似乎也因為陳兆棠作為晚清時期一名屢屢阻撓革命黨勢力的人物有關,他的墓也很是簡陋,在晚清時期,可以説已經快到了國破山河的地步了,清政府已經是沒有多少的金銀財物了,給死去的陳兆棠當然也不會有太多的追封厚葬的。更何況陳兆棠是死在了革命軍的搶下,革命軍對於陳兆棠也是恨之入骨,當時的百姓對於陳兆棠也是沒有絲毫的憐惜之情的,只認為陳兆棠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因此更不可能給陳兆棠收拾厚葬的,甚至有可能將陳兆棠的屍體丟棄到亂屍崗中。所以陳兆棠的墓穴一定是極為的簡陋的,並且只能是由陳兆棠的宗族親眷收拾打理的。

陳兆棠墓中對於陳兆棠的評價還是相對中肯公道的,作為清王朝的官員,陳兆棠的確是有着自己的愛國忠君之心,一心保全清王朝的統治,但是作為革命黨的敵人,陳兆棠便是讓人咬牙切齒的。陳兆棠墓如今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不知是被歷史淡忘了,還是被時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