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四川軍閥簡介 民國時期最為複雜的軍閥勢力

2020-12-25 文史百科

1918年,以四川靖國軍總司令名義攝行四川軍民兩政的熊克武,決定按各軍駐防地區,劃撥地方税款,由各軍自行向各縣徵收局提用,作為糧餉之需。四川軍閥防區制由此形成。因各軍駐防日久,不僅在防區內提取糧餉,還干預政事,委任官吏,預徵賦税,致使各防區成了軍閥割據的“獨立王國”。

據不完全統計,從1912年“省門之亂”到1935年中央軍入川,四川地區“大小戰爭達四百次以上”,其中“規模較大的戰爭就達到二十九次”,幾乎每年都有大規模的混戰發生。四川各派軍閥在經過一系列醒風血雨的吞併混戰後,漸漸形成楊森、鄧錫侯、田頌堯、劉湘、劉文輝、劉成勛、賴心輝、劉存厚等幾個軍閥巨頭。他們在你徵我伐的環境中形成了別豎一格的“防區制”。即整個四川的土地由八大軍閥巨頭瓜分為大大小小的地盤,以大小不等的縣為單位,佔有縣數的多少代表着佔有防區的多少。每一個防區的駐軍長官直接任命地方的行政長官,而這些行政長官往往也都是由駐軍軍官擔任。他們可以在自己的防區內為所欲為,包括自由徵税、任意擴充軍隊。

防區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每一次戰爭的結果,就是一次重新分配防區的結果。由戰爭所帶來的防區變化是四川軍閥間戰爭的主要目的。

標籤:軍閥 民國時期 勢力 四川
2019-07-04
2017-12-24
2020-04-22
2020-07-27
2020-09-20
2020-09-27
2018-06-06
2019-12-08
2018-07-31
2019-11-24

Copyright ©2024 百科全書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