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文史百科>

新四軍的由來是什麼?

文史百科 閲讀(2.32W)

新四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全稱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抗戰,向國民黨提出統一整編南方各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開赴華中敵後抗戰的建議。經過兩黨談判達成協議。同年10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佈將湘、贛、閩、粵、浙、鄂、豫、皖八省邊界地區(不包括海南島)的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和紅軍二十八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葉挺為軍長,項英任政委兼副軍長,張雲逸為參謀長,周子昆為副參謀長,袁國平為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為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12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全軍共一萬餘人,下轄四個支隊:第一支隊,陳毅任司令員,傅秋濤任副司令員;第二支隊,張鼎丞任司令員,粟裕任副司令員;第三支隊,張雲逸兼任司令員,譚震林任副司令員;第四支隊,高敬亭任司令員。同時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以項英為書記,陳毅為副書記。

新四軍的由來是什麼?

新四軍遵照中共中央對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在大江南北河湖港汊地區,廣泛發動羣眾,開展游擊戰爭,打擊日偽軍,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皖南事變,軍長葉挺被扣,項英、袁國平、周子昆等軍部領導人遇難。蔣介石下令“取消新四軍番號”。中共中央對國民黨頑固派破壞團結抗戰的罪行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1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發佈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雲逸為副軍長,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25日,新四軍軍部正式成立,全軍整編為七個師和一個獨立旅,共九萬餘人。同年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與東南局合併組成華中局,劉少奇任書記,同時組成中共中央軍委華中分會,加強了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加強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先後成立蘇中、淮南、鹽阜、淮海、淮北等軍區。以後,新四軍繼續堅持華中敵後抗日戰爭,不斷粉碎日偽軍的“掃蕩”、“清鄉”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屢次進攻,鞏固和發展了華中敵後抗日根據地。在八年抗戰中,新四軍共殲日偽軍三十一萬七千餘人。1945年8月,新四軍已發展到三十萬餘人,配合全國各地的軍隊舉行大反攻,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時期,與八路軍、東北抗日聯軍等一起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皖南事變發生於1941年1月6日。

1940年10月19日,蔣介石發出“皓電”,限令黃河以南新四軍於一個月內撤到黃河以北,同時密令其數十萬軍隊準備進攻華中新四軍,從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在揭露蔣介石罪惡陰謀的同時,為顧全大局,決定將皖南的新四軍撤到長江以北,並連電東南局和軍分會書記項英,乘國民黨軍尚未部署就緒,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襲擊。1941年1月4日,項英率新四軍軍部和部隊共9000餘人北移。6日,當進入安徽涇縣茂林地區時,突遭事先埋伏的國民黨軍隊7個師8萬餘人的包圍和襲擊。廣大指戰員經7晝夜浴血奮戰,但終因眾寡懸殊,措施失當,彈盡糧絕,除2000餘人突出重圍外,一部被俘,大部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與對方談判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在突圍中被叛徒殺害。

17日,蔣介石竟反誣新四軍“叛變”,宣佈取消其番號,並聲稱要將葉挺交軍法審判。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周恩來等根據黨中央指示,向國民黨提出嚴正抗議,並在新華日報上刊登親筆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針對蔣介石取消新四軍番號的決定,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軍委發佈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繼續領導新四軍堅持長江南北敵後抗日鬥爭。

1月22日,毛澤東發表談話,指出皖南事變是國民黨醖釀已久的全國性反共突然事變的開端,揭露蔣日勾結,蓄謀滅共和打擊人民軍隊的罪行,號召全國人民起來鬥爭,並提出了取消1月17日的反動命令、懲辦皖南事變禍首、恢復葉挺自由、交還新四軍全部人槍、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實行民主政治等12條解決皖南事變的根本辦法。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嚴重抗議,利用一切公開場合和機會,向社會各界和駐重慶的美、英、蘇等國外交、軍事人員與記者等揭露了皖南事變的真相。中國共產黨的正義立場,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各民主黨派、海外華僑及國際輿論的廣泛同情和支持。經過共產黨的堅決鬥爭,終於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