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文史百科>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簡介 清朝對外戰爭的唯一勝利

文史百科 閲讀(2.65W)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中國清光緒元年至三年間,清軍驅逐侵佔新疆的阿古柏軍,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戰爭。19世紀60年代,隨着西方列強在世界範圍內爭奪殖民地鬥爭的日趨激烈,中國的邊境形勢日益緊張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簡介 清朝對外戰爭的唯一勝利

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奪取了中國東北邊疆的大片領土,隨後便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國西北邊疆。1864年,沙俄通過與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侵佔了中國西部領土44萬多平方公里,並妄圖吞併整個新疆。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侵略者阿古柏率軍侵入新疆,在英國支持下,建立反動政權。1871年,沙俄出兵佔領伊犁地區。新疆面臨着被肢解吞併的危險。 70年代中後期,清政府在左宗棠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勝利進行了收復新疆的戰爭,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粉碎了英、俄企圖肢解和侵吞新疆的陰謀。

19世紀中葉,英、俄兩國在中亞爭奪殖民地,並覬覦中國新疆。同治四年(1865),中亞浩罕汗國[1](在今蘇聯烏茲別克境)軍事頭目阿古柏在英國支持下,乘新疆動亂之機率軍侵入,自立為“汗”,建立偽政權;十年,沙俄也出兵佔領伊犁地區。新疆面臨被英、俄肢解的威脅。光緒元年三月,清政府採納左宗棠等人重視“塞防”、收復失地的意見,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決定收復新疆。左宗棠鑑於新疆遠離內地,交通不便,戰前着力採運軍糧,購置槍炮、彈藥,整頓、編組了一支6萬餘人的作戰部隊。

二年三月,左宗棠從蘭州移駐肅州(今甘肅酒泉),制定“緩進速戰”、“先北後南”的作戰方針,命道員劉錦棠總理行營營務,率湘軍25營主攻烏魯木齊;提督徐佔彪和張曜各率所部駐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線,防敵北竄東逃。阿古柏聞訊,以馬人得、白彥虎(均系陝甘回民義軍首領,失敗後逃新疆投敵)防守烏魯木齊等北疆要地,阻擊清軍;一部兵力守勝金台、闢展(今鄯善)一線,防清軍從天山南麓進攻;主力2.7萬人部署在達阪城、吐魯番和托克遜。

六月初,劉錦棠率部抵古城(今奇台),會合烏魯木齊都統金順部,於八日進扎阜康。阜康南之古牧地,系通烏魯木齊咽喉,白彥虎派兵拒守。劉錦棠、金順軍在大路佯動,二十一日夜沿小路偷襲黃田,二十四日進圍古牧地。二十八日晨,清軍轟坍城牆,突入城內,全殲守軍數千人。翌日晨,清軍向烏魯木齊疾進,白彥虎等棄城南逃。爾後,金順率部西進,連克昌吉、呼圖壁,九月底克瑪納斯。時臨冬季,劉錦棠籌糧整軍,準備進軍南疆。三年三月,清軍分兩路南進。劉錦棠率主力由烏魯木齊攻達阪城;張曜、徐佔彪分出哈密和巴里坤,會師鹽池後協攻吐魯番。九年級夜,劉錦棠率萬人進圍達阪,以一部兵力阻敵援軍,親率主力晝夜攻城,初六破城,斃俘守軍3000餘人。十一日,劉錦棠分兵6營助攻吐魯番,自率騎兵14營進擊托克遜,託城敵酋海古拉(阿古柏次子)聞風竄逃,部眾2萬餘人於十三日投降。

同日,東路清軍克吐魯番。至此,清軍打開了南疆門户,軍事上已成破竹之勢。阿古柏見三城失守,氣急暴病而死(有説服毒自殺,有説被人毒死),其長子伯克·胡裏繼位,令白彥虎防守喀喇沙爾(今焉耆)、庫爾勒等地,抗阻清軍。八月,清軍繼續南進,連克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等城。這時,喀什噶爾守將謀劃反正,劉錦棠得訊即分兵急進,十一月十三克喀什噶爾(今喀什)。月底,南疆各城全部收復。伯克·胡裏、白彥虎逃往俄境。隨後,左宗棠積極部署進軍伊犁。沙俄懾於清軍威力,在清廷多次交涉下,於七年同意歸還伊犁地區。至此,粉碎了英、俄吞併新疆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