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文史百科>

稷下學宮是什麼?稷下學宮始建於哪個國家?

文史百科 閲讀(2.09W)

戰國時代,七國爭戰不休,但卻為學術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東方的齊國出現了足以與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學院相媲美的稷下學宮。稷下學宮集中了當時各家各派的學者,互相爭辯,共同研討,著書立説。一時間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蔚為大觀。學宮位於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附近地區,因此後世將其命名為“稷下學宮”。它創建於齊桓公(公元前374~公元前357年)在位時期,並在齊宣王(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時期達到鼎盛階段。一直到秦國滅亡六國,稷下學宮才走向消亡。

稷下學宮是什麼?稷下學宮始建於哪個國家?

在鼎盛時期,學宮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所有學派,有道、儒、法、名、兵、農、陰陽、縱橫諸家,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有孟子、淳于髡、鄒衍、田駢、慎到、接予、季真、環淵、彭蒙、田巴、魯仲連、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三次擔任過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當時,凡到稷下學宮的文人學者,無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都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這些學者們互相爭辯、詰難、吸收,成為體現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典型。難能可貴的是,齊王對學宮的學者文人優容有加,封其中的著名學者為“上大夫”,賜給上大夫的爵祿,享受優厚的待遇,允許他們“不治而議論”、“不任職而論國事”。因此,稷下學宮具有學術和政治的雙重性質,它既是一個官辦的學術機構,又是一個政治顧問團體。

稷下學宮學術博大精深,薈萃各家各派思想精華。就儒學而言,曾進駐稷下學宮的著名儒學學者,前有孟子,後有荀子。孟子長期居齊,他的思想頗受稷下學者的影響,如孟子關於“養浩然之氣”的思想,就有學者認為是受稷下先生尹文等人“氣論”的影響。

荀子是稷下學宮的最後一個大師,他立足儒家,對稷下學術進行了全面的批判總結,從人性論、認識論、政治理論、天人關係等諸方面對稷下學術進行了吸取和修正,從而將諸子學術推向**,成為戰國諸子學説的總結者。在荀子“禮法結合”的思想催生下,荀子的弟子韓非和李斯等人進一步推動了法家的發展,並對秦朝的政治制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