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野史祕聞>

諸葛亮為何不出山幫助兵馬強壯的曹操

野史祕聞 閲讀(1.51W)

諸葛亮沒有出山幫助兵強馬壯的曹操,而出山輔佐缺乏實力的劉備,表面上看起來是典韋這一介莽夫壞了大事,而實際上卻不然,史上有人綜合起來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諸葛亮為何不出山幫助兵馬強壯的曹操

一是曹操架子太大。

曹操破黃巾餘孽後,手握重兵,“威名日重”,顯得不可一世。在“招賢納士”時採用了“守株待兔”、“願者上鈎”的辦法,足不出户的、被動的等待賢良的“投奔”,即使像程昱、郭嘉這樣的名士,曹操也很難放下架子親自去拜訪,只是“遣人”去“尋問”、“徵聘”,讓他們“來見”自己。隱居在南陽的諸葛亮,身上有一股子文人的窮酸,是一個“不可屈致”的儒生,況且“久樂耕鋤,懶於應世”,劉備帶着“金帛禮物”“親往求之”、“枉駕見之”,“三顧茅廬”,給足了諸葛亮面子,他還故意“躲避”和“磨蹭”,以考驗劉備求賢的誠意,如果讓他放棄文人的尊嚴,反過來去“投奔”曹操,這是讓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

二是曹操自恃過高。

“治世之能臣”曹操曾經説過:“吾亦猶人也,非有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這説明曹操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的智慧謀略很自信,也很自負,無論做什麼事,都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謀士們獻出的良策大多都“正合”他意。

在才學超人的曹操眼裏,謀士只不過是他工作上的幫手,智慧上的補充,合自己意的建議能夠欣然接受,不合自己意的不予採納。諸葛亮的自信和自負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超過曹操,一個“滿腹經綸”的謀士在一個“自恃過高”的上司手下做事情,難免畏手畏腳,沒有能夠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間,不能大展宏圖,弄不好還會招致上司的“嫉妒”,甚至會像楊修一樣招來殺身之禍。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三是曹操實為漢賊。

董卓死後,漢獻帝惡夢初醒,總算舒了口氣,以為可以過上好日子了,不想卻繼續受到李傕、郭汜的“欺凌”,為了“掃清賊黨,以安朝廷”,便下詔令曹操入朝“以輔王室”,不料引狼入室。曹操強行命令漢獻帝“駕幸許都”,獨攬朝政大權,欺君罔上比董卓、李傕、郭汜更甚。

諸葛亮的祖、父都做過漢朝的官吏,都吃過漢朝的俸祿,“生為漢臣,死為漢鬼”的觀念在諸葛亮心裏已經根深蒂固,曹操的“漢賊”行徑,讓一心維護劉漢正統的諸葛亮非常憎恨,更談不上去輔佐他了。

四是曹操謀士如雲。

曹操手下的謀士很多,荀彧、荀攸是“海內名士”,程昱、郭嘉是“當今賢士”,劉曄是“光武嫡派子孫”,另外滿寵、呂虔、毛玠等人都是才華橫溢的人才,再加上聰明智慧自恃過高的曹操,所以曹操的謀士班子非常強大,諸葛亮如果去輔佐曹操,不可能會與曹操形成誰也離不開誰的“魚水關係”,就不可能受到“重用”,更談不上“言聽計從”了,這樣淺顯的道理諸葛亮是不會不明白的。

五是曹操不擇手段。

徐庶歸附劉備後,幫助劉備打了幾場勝仗。當曹操得知徐庶之才“十倍於昱”時,為了得到徐庶,便抓住徐庶“為人至孝”的弱點,“使人賺其母至許昌”,然後模仿“徐母筆跡”偽造書信,把徐庶從新野騙到許昌。徐母見徐庶“棄明投暗”,羞愧自殺。徐庶因此“抱恨終天”,發誓不為曹操“設一謀”。

徐庶與諸葛亮是“密友”,私人關係非常好,曹操是如何用卑鄙手段賺取徐庶的,諸葛亮自然知曉,況且徐庶已經留在曹操身邊,曹操那裏諸葛亮説什麼也不會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