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戰史風雲>

常德會戰中的細菌戰 日軍試圖以此瓦解抵抗

戰史風雲 閲讀(6.82K)

背景

常德會戰中的細菌戰 日軍試圖以此瓦解抵抗

1.為了彌補國小人少資源少的劣勢,日本對華實施細菌戰是其侵華政策的一部分。

2.常德是華中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常德位於湖南省西北部,自古就是北通荊襄、西連黔川的軍事重鎮。

1940年6月,日軍攻佔宜昌,封鎖長江三峽水道,將中國的第五戰區沿江劈為南 北兩半。8月,第六戰區宣告成立,長官部設在靠近常德的鄂西恩施。 從此,處於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的結合部上的常德,既是第六戰區長官部的屏障,又是第六戰區軍民的糧倉,而且扼守湘川公路,連通第六、九戰區的常德,戰略地位變得更為重要。

經過:

1941年11月4日拂曉,一架飛機從南昌起飛至常德,在城區低空盤旋三週,撒下許多雜物,又在城區東北30公里處的石公橋鎮撒下雜物,當日下午軍民共掃集四五百斤,均為帶有鼠疫菌的跳蚤附着物。

1941年11月12日,常德廣德醫院收治第一例鼠疫患者。此後,鼠疫便大流行,全城恐慌,逃亡鄉下。

19411年2月8日,日軍又派9機轟炸常德,扔下50餘枚炸彈,城內一片混亂,防疫工作受到嚴重破壞。

1942年1月疫情再度大蔓延,至5月又達到高峯,到年底,登記鼠疫死亡已達400餘人,實際超過600人。

1943年,城內仍有疫鼠,直至年底,常德會戰,常德城化為廢墟,鼠疫才告結束。

影響:

1.投放的跳蚤構成人為的鼠疫疫源地,引發嚴重的鼠疫疫情,死傷無數,還留隱患。據常德市衞生防疫站和桃源縣衞生防疫站的監測報告,1990年和1991年還發現當地的老鼠體內有鼠疫FI抗體陽性血清表明構成鼠疫的隱患仍未全部消失。

2.由於鼠疫,常德軍民大量死亡和虛弱,在日後的常德會戰也因此飽受影響,無法全力作戰。

3.由於鼠疫擴散至農村,農村勞動力損失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影響附近區域人們的生存。

4.防疫所需的大量資金對於其他方面的支出造成壓縮,也增加了國家的負擔。

5.由於鼠疫,貨物安檢更復雜而嚴格,限制流通途徑和時間等等,這些水陸交通的嚴厲管制,阻滯了客貨運輸和城鄉經濟交流,使商業服務業陷於蕭條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