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歷史>戰史風雲>

1948年李宗仁將軍競選時竟用1000多根金條

戰史風雲 閲讀(2.22W)

1940年代後期,國民黨政府在大陸召開了兩次“國大”,1946年的“國大”在近代史上叫“制憲國大”,1948年的“國大”叫“行憲國大”。蔣介石的“總統”和李宗仁的“副總統”職務就是在1948年的“行憲國大”上選出的,因此這一年又被稱為“行憲年”。

1948年李宗仁將軍競選時竟用1000多根金條

總統和副總統選舉是“行憲國大”的一個重要議程,以蔣介石的權威和地位,當時國內沒有人能和他競爭總統的職位。但蔣介石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據説蔣介石當時有意於精通西方民主、憲政的胡適先生,但隨即有人指出,“蔣中正”和“胡適之”兩個名字排在一起,意思是“蔣中正往哪裏跑”,顯得很不吉利。於是國民黨元老、時任國民政府司法院院長的居正便出來“挑戰”,“蔣中正”、“居正”兩個名字排在一起煞是好看,這對於篤信神明的蔣介石來説,自然感覺好多了。居正一生信奉民主和法治,晚年仍不放棄憲政的理想,但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卻也有許多説不清道不明的無奈和苦楚,這種情緒在他選舉期間的日記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早起,見報公告候選總統人名單,餘以一零九人(剛是法定人數)之提名,與兩千四百餘人蔣公並列,擺佈得太不相稱。有人嗤為儐相,有人笑為陪席,總之可謂找不着第二人,亦可哂也。(1948年4月16日)。”

在這種情況下,居正不可能也無心思去提出什麼競選綱領和施政大綱,據新聞媒體報道,有記者問居正:“有何政見?”回答:“無。”問:“總統應該做什麼?”他説:“守法足矣。”再問其他,則“笑而不答”。居正的回答頗有老莊“無為而治”的風度,他當時的心情正如其在一首小詩裏所言:“開張競選説無為,不犯猜嫌也發疑。畢竟庸庸渾不識,時行物興又憑誰。”

1948年4月19日,蔣介石以2430票順利當選。與總統選舉的波瀾不驚相比,副總統的選舉倒是波詭雲譎、劍拔弩張。國民黨內競選這個位子的有國民政府副主席孫科、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武漢行轅主任程潛、監察院院長於右任,此外還有社會賢達莫德惠和民社黨的徐傅霖。此6人中,以李宗仁和孫科二人最具實力,屬最熱門人選。眾所周知,國民黨內蔣、桂兩大派系一向矛盾重重,蔣介石自然不支持李宗仁,他最為中意的人選是孫科。其實對於李宗仁的參選不只蔣介石不滿,桂系內部也有不同意見,白崇禧、黃紹竑等桂系巨頭皆不理解李宗仁為什麼要冒蔣桂衝突的風險,去競爭毫無實權的“副總統”一職。他們建議李不如改選“監察院院長”,以免與蔣介石撕破面皮。

然而李宗仁的態度卻十分堅決,他對白、黃的建議毫不理睬,仍照舊進行競選活動。其實李宗仁參加競選,有着極深的政治背景,白崇禧、黃紹竑等人並不瞭解內情。據曾任李宗仁祕書的程思遠先生回憶:“李宗仁所以要競選副總統,完全是出自司徒雷登的策動。”1947年9月8日,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給國務院的一份彙報中説:“象徵國民黨統治的蔣介石,其聲望已日趨式微,甚至被視為過去的人物……李宗仁的資望日高,説他對國民政府沒有好感的謠傳,不足置信。”這段文字傳達的信號十分清楚,司徒雷登這時已經向當局舉薦李宗仁以取代蔣介石,這也足以説明,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背後有美國人的支持。

美國政府的態度使李宗仁備受鼓舞,李認為蔣介石必然失敗,這次競選如果成功,遇到合適機會即可同中共和談收拾殘局。也就是説,李宗仁要在副總統的位子上等待機會,準備從蔣介石的手中接收國民黨的軍政大權。蔣介石對李宗仁的這個想法瞭然在胸,因此想盡辦法極力阻撓。李宗仁也不示弱,僅競選費用即投入了1000多根金條,並與黨內另外兩名候選人程潛、于右任協商建立了同盟。經過4輪投票,最後李宗仁以1438票對1295票擊敗孫科,當選副總統。李宗仁之所以能夠衝破蔣介石的重重阻撓最終當選,程思遠認為主要不是“得自金錢的助力”,而是“當時對現狀不滿和反對CC這兩股主流,恰巧為李宗仁用上而已”。這一觀點也得到了長期主持國民黨黨務工作的陳立夫的認同,當時“李宗仁競選副總統,有很多代表對中央很不滿意,本來他們不會去幫助李宗仁的,那時對中央不滿的都去幫助他了。中央不希望李宗仁被選出來,大家偏要把他選出來”。陳立夫所説的“中央”指的其實就是蔣介石,蔣的反對恰恰正是李宗仁獲勝的原因,這個結局恐怕是蔣介石萬萬沒有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