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人羣>學生保健>

大一新生應怎樣度過心理適應期

學生保健 閲讀(2.71W)

大學新人們的第一個學期已過了大半,新環境的生活適應得好嗎?記者走訪市內多家大學,並參加大學生心理講座,發現同學們最關心的心理問題,一是自卑,二是悲觀,不少人都因此而覺得“好鬱悶,不知道怎樣排解”。而經心理專家分析,化解這兩種情緒的方法原來異曲同工——有不良情緒,及時向身邊好友説出來,未必等到形成自卑或悲觀的習慣,再來解決。

大一新生應怎樣度過心理適應期

案例一從悲傷到悲觀

筱時是個北方姑娘,初來廣州,生活不太適應,覺得自己適應得比別的同學都慢。雖然在網上筱時“特能侃”,但一到面對面,總是不知道該説些什麼。筱時隨和的性格在同學裏挺受歡迎,但其實她還是總覺得有什麼東西憋在心裏説不出來。

案例二從自責到自卑

開學時,小宮參加學生會學術部面試,沒有被選上。本來他對大學社團活動充滿興趣,這一來一下就蔫了。以後想參加有競爭的活動,小宮都思前想後,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再次受到打擊。

專家支招

1.接受自己的性格特點

在大學新人們的心理問題中,不乏這樣的描述,“我太內向”、“不活潑”、“不討人喜歡”……不少自卑的想法,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相信大多數人都能感覺到,很多時候,認為自己不自信的這個信念,卻非常的自信。廣州韋志中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韋志中説,你若發現自己“自信地不自信着”,就是適時調整很好的開始。

也就是説,性格好不好,因信念而異,關鍵是把自信建立在什麼地方。韋志中也強調,十八九歲的大學新人如果學會接受自己的性格特點,不論對自己的心靈成長或人際交往,都非常有用。

2.憤怒和委屈是正常反應

“當你遇到傷心的事時,哭出來,不要怕。”話雖如此,但仍有很多同學怕自己的情緒會影響別人,或者哭出來很沒面子,特別是男孩子,有的不允許自己有情緒不好的時候,甚至有同學認為,系裏“男生多,心理問題就少”。

但是每個人都有憤怒和委屈的時候,害怕會發抖,傷心會哭,遭受打擊會低落,這都是自然的情緒反應。壓抑正常的情緒反應,反而得不償失。這時候,就要學一點保護自己的心理方法。

韋志中説,發泄不一定是發脾氣,但情緒要有進有出,才能增加你心理的承受能力。憋在心裏的後果就是,全對着自己發泄了。

3.有情緒 及時説

情緒有進有出,也一定要注意對誰説,最適合的莫過“感情好”的人。提到親密關係,很多同學第一時間想到戀人,其實未必。除了父母和戀人,只要談得來,平時走得近的室友和朋友,統統可以向他們傾訴。有的問題對父母不好開口,同齡的朋友反而更適合。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自卑和悲觀的習慣是這樣,而傾訴的習慣也是同樣的道理。韋志中建議,情緒不好,最好在幾小時內就説出來,憋的時間越長,越容易造成長期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