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除夕是幾月幾日?大年三十除夕的來歷習俗

節日 閲讀(1.18W)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與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除夕是幾月幾日?大年三十除夕的來歷習俗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007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2014年,除夕依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除夕

時間:農曆一年最後一天,即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當年十二月是小月則在廿九,逢大月則在三十。

釋義

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佈新”。

除夕起源

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

別稱

“除夕”在時有“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年終”等別稱。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英文:ChineseNewYear'sEve(直譯:中國新年前夕),又稱LunarNewYear'sEve(直譯:陰曆新年前夕)。

中國傳統節日除夕是幾月幾日?大年三十除夕的來歷習俗 第2張

除夕習俗

北方人風俗大致一致,過年包餃子、蒸饃等等;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湯圓、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夢粱錄》卷六:“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間,去塵穢,淨庭户,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萬曆嘉興府志》:“臘月,鄉人以朱墨塗面,跳舞於市,行古儺禮。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歡,鑼鼓徹夜,謂之守歲。”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樑)徐君倩《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燕京歲時記》:“凡除夕,蟒袍補褂走竭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竭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少數地方風俗不同,比如貴州,桌上的魚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餘”)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着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七年級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

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裏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跳火羣/tiǎu-hé-gún/”只是按閩南語音譯成漢字。至於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我也不清楚。大膽猜測是:本來是從“火堆”上跳過去,但必須進屋到達“天公燈”才算完成一趟,接着又返回來,再跳,所以就成“羣”了。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敍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温馨撩人,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説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