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民俗>黃道吉日>

三伏天時間表 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每年小暑和立秋之中)

黃道吉日 閲讀(2.12W)

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每年最熱的三伏天就要來了,在這個一年中最熱、最悶又潮濕的時節裏,可謂暗藏殺機,既要防暑,防高温中暑,又要防寒,很多人不禁就要問了,這麼熱的天,為什麼要防寒呢?其實,最熱的天氣,大家吹空調,吃冷飲等冷食,務必要注意,下面,和本站一起看看三伏天相關知識吧。

三伏天(每年小暑和立秋之中)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基本介紹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三伏天時間表 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每年小暑和立秋之中)

入伏時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2021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21日-7月30日

中伏:7月3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2022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21日-7月30日

中伏:7月3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2024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5日-7月24日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

2025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三伏天時間表 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每年小暑和立秋之中) 第2張

三伏天的計算方法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説,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中伏的十天(有時是二十天),是最熱的。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説。

21世紀心算法——庚日公式:GR=(D-[Y/4])MOD10(GR庚日、D偶數年1單數年6、Y年、[]取整、MOD取餘)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於7時減1小於8時加9(2096年例外減1),比如2006年GR=(1-[6/4])MOD10=0(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三伏天飲食調理

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温,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儘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葱、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慾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於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温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於冷茶。

三伏天時間表 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每年小暑和立秋之中) 第3張

三伏天最熱原因

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峯,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温,天氣就更熱。

高温天氣防暑常識

酷暑臨近,連日來,醫院裏感冒、發燒、頭疼、胃腸不適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漸增多,有的老人還誘發了心腦血管疾病。如何防暑降温呢?在此中醫院專家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識幫您安度盛夏:

一、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二、要多喝白開水,並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後不宜狂飲。應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三、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温影響極易積藴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髮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

四、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五、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六、忌受熱後“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七、空調室內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温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症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九、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曬霜。

十、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十一、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温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應急之用。

三伏天時間表 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每年小暑和立秋之中) 第4張

為什麼三伏天還要防寒

如果你不小心,在伏天裏“凍”着了,就好比生完孩子月子沒坐好,會給身體埋下病根。要知道,三伏天防寒,其實比防暑更重要。

夏天那麼熱,為什麼要防寒?

三伏天,你在外熱的滿頭大汗,一下子進入空調環境,原本張開的毛孔遇冷就會瞬間縮緊,同時順勢將寒氣裹着汗水濕氣全部帶進體內,身體就很容易受寒、感冒。最好把汗擦乾,再進入空調環境。

另外,三伏天吃冷飲沒節制、長時間吹空調、電扇,喜歡洗冷水澡,身體也很容易受寒。如果外來的“寒”侵入體內積久不散,就會導致內寒。如果“寒”在脾胃,會出現嘔吐、腹瀉;如果“寒”在肺部,會出現鼻炎、咳嗽。另外,還會引起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等問題。

夏天防寒,這些事千萬要注意!

三伏天時間表 入伏時間是什麼時候 三伏天(每年小暑和立秋之中) 第5張

三伏天寒邪主要與受涼和吃寒涼的食物有關,防寒這些事情要注意:

❍無論是開空調、吹電扇都不能長時間直吹。空調房裏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4℃~26℃,睡覺時最好關掉空調或設置為“睡眠模式”。

❍伏天,儘量少用涼水衝腳。如果經常用涼水衝腳,腳上的感覺神經末梢受涼水刺激後,會引發關節炎和風濕病等。洗冷水澡也是一樣的,儘量避免。

❍伏天少吃冷飲、棒冰。如果想解饞,建議在11點-15點吃。這段時間人體陽氣較旺,吃棒冰、冷飲可以消暑氣。但千萬不能貪涼,一週吃2-3根,不然容易吃傷脾胃。

❍西瓜、綠豆等清熱解暑的食物適量吃,不能多吃,不然會傷及脾胃。

❍出汗時,切勿直接喝冷水或冷飲,建議喝温白開水。

教你2招,防住夏天寒氣?

❍咽喉和後心(後背中央部位)是身體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犯。保護好這2個部位,可以幫助身體抵禦寒氣。

❍如果伏天不小心受寒,可以喝點姜棗茶,用1-2片生薑加1-2顆紅棗泡水喝,可以祛風散寒。也可以睡前泡泡腳。

千萬不要小瞧這伏天的寒邪,平時要少貪涼,少用涼水衝腳、洗澡,才不會讓寒邪有機可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