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休閒>囧事>

高中生食堂當眾接吻被學校開除,校方應充分利用愛情的正能量引導

囧事 閲讀(2.23W)
  近日,一對高中生食堂當眾接吻被學校開除。事情發生後,引起各方熱議,學生稱自己是在做遊戲,家長認為開除的處罰過重,校方則表示是按章辦事,而不少人認為直接“開除”很暴力。學校對於涉事學生的處罰是否妥當?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未成年人能否被學校開除?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高中生食堂當眾接吻被學校開除,校方應充分利用愛情的正能量引導

事件回顧:高中生當眾接吻被開除

近日,大慶石油高級中學讀高一的明明和幾個同學在學校食堂吃飯,其中有一個同學正好過生日。吃完飯後包括明明在內的七名男女同學湊在一塊玩遊戲。遊戲類似於“石頭剪子布”,輸的人要聽從贏的人的命令,如果讓男女生接吻,就必須接吻。遊戲中,一名女生輸了,於是和明明進行了接吻。

這一切被學校食堂的監控錄像拍下。次日上午,學校對明明和那名女生作出了開除處理。明明的爸爸質疑學校的處罰過重:為什麼學校就不能給孩子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而校方表示是按學校的規章制度辦事。

學校明文規定學生不許早戀,一經發現,將受到批評教育處理,情節嚴重的將被開除。明明和那名女生接吻時,對食堂管理人員的警告不予理睬,情節嚴重,因此開除兩人合乎規定。該校老師還表示,學校早就發現這兩位學生存在早戀問題。

聲音:推出校門一了百了不妥

許蘭蘭 (高一學生家長):我覺得不能這樣隨便開除學生,即使是非義務教育階段。這會讓孩子過後有嚴重的心理陰影,這件事對孩子、對家庭都是災難。被原來學校開除,即使保留學籍,不見得其它學校會收,除非有什麼特別關係。倘若孩子因此流入社會,那這孩子不就完了?

跟考試作弊、打架鬥毆等相比,當眾接吻的性質還是不一樣的,我認為算不上特別嚴重。孩子有這種行為,也不能全怪孩子,跟老師平時的引導教育以及家庭氛圍的影響也分不開。大家都是過來人。青春期躁動,男女生互有好感,是再正常不過了。“接吻”事件,一刀切,推出校門,一了百了,個人認為是不妥的。

這種處罰也太不靠譜了

趙先生(八年級學生家長):孩子錯就錯在大庭廣眾下接吻,且不聽勸告,違背了我們的國情,有悖於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習俗,如不做處理,後來者效仿,就會產生不良影響。但校方如此處罰也忒過了吧。別的暫且不論,就依照校規而言,也是“一經發現,將受到批評教育處理,情節嚴重的將被開除”。校方省略了“批評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直奔“開除”。沒有“治病救人”的真誠温暖過程,大有“一棍子打死”之勢,這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神聖園地,從某種角度來説,育人的重要勝於教書。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説,心儀或者喜歡某一個異性是正常而美好的,這種情感也不能都列為早戀,即便要歸於早戀,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即使不普遍,但它的存在也是必然的,關鍵還是為人師者如何早做正確引導,而不能等到問題出現後直接棒殺。   武斷扼殺只會殺出異形

餘女士(廈門某公司高管):其實學校沒必要反應這麼強烈,這個事件反倒是一個警醒:要正視學生的性教育。粗暴的開除解決不了問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在性問題上粗暴對待他,將影響他的一生,甚至性取向。粗暴代替不了良好的、心平氣和的教育。越是粗暴,越是説明學校教育不得法不得力。

現在一些大學生不知道怎麼去愛異性,反倒是同性戀不少,這與過往教育把愛當做洪水猛獸不無關係。我們給孩子的教育應該是:愛是美好的,應該用真心去愛,有責任感地去愛,而不是不許愛。青春期孩子的愛要去引導而不是扼殺。武斷扼殺是沒有用的,只會殺出異形。

充分利用愛情的正能量

李敏秀(廈門招商地產職員):回想自己上高中的時候身邊也不乏同學出雙入對。學校老師雖三令五申、百般阻撓,也抑制不住正處愛情萌芽期的少年蠢蠢欲動的心。既然堵不住就得疏,有效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戀愛觀也不失為人生教育的重要一課。

當眾接吻就被開除,做法有失偏頗。學校對於正處在愛情啟蒙和第二性徵發育成熟階段的高中學生來説,也不能只譴責早戀行為有多不對,而應當正確定位愛情的積極意義。就像前段時間很火的泰國電影《初戀那件小事》告訴我們的 愛情的積極意義,是為了更靠近一個人而努力提升自己。

多出幾對像當年我們高中的女北大男清華的學生情侶們,既讓學生充分利用了愛情的正能量,又讓學校免於受到因學生戀愛問題導致校風變差成績下滑的詬病,一舉兩得,豈不快哉?

觀點:接吻就開除是教育缺失

王中偉(集美中學高級教師):兩個高中生,接吻就被開除,這背後反映了教育的四個缺失。

1、教育責任的缺失:直接開除了事,這是一種懶政行為,是一種變相的不作為,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做法。教書育人,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園丁的工作本來就是修剪長歪了的樹杈。直接開除,學校省事省力,卻沒想到被開除的學生是不是被毀了未來的前途和希望。

2、教育藝術的缺失:教育是一門藝術,要講究科學方法。學校想用“殺雞儆猴”的方法,犧牲兩個花季少年的前途給其他學生以警醒,實在是過於簡單和粗暴,反映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無能。教人要“澆心”,批評和處罰都有藝術,要用愛的甘露“澆”到學生心裏,使學生刻骨銘心地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關於早戀,既然不可避免,就不能粗暴壓制,要像大禹治水一樣疏導。

3、教育內容的缺失: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學校與家庭只關心分數,不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不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青春期性教育更是被考試擠到爪哇國去了。前一段時間出現的少年恥於青春期的性衝動而揮刀自宮事件並沒有給學校以多少警醒,學校忘記了學生是有血有肉有豐富情感的活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性教育比分數更重要,這是影響學生一生幸福的事情。

4、教育愛與包容的缺失:教育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本身就是愛和包容。父母不論孩子犯多大的錯誤都會包容,也會一如既往地愛孩子。我們經常説“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那就不應該以冰冷的制度為藉口開除孩子,何況當初這個制度的建立就值得商榷。

當然,兩個高中生的行為也帶來不良的影響,在公共場合尤其是學校這樣的教育場所做和他們的年齡、身份不符的事情,是很出位和不雅的,必須給予批評和教育,但不宜一刀切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