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休閒>世界之最>

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 中德運河Mittellandkanal長392 km

世界之最 閲讀(4.97K)

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有多長?運河界定歷來不一。按人們約定俗成的提法:狹義上講,運河是人工開鑿的通航河道。廣義上講,運河是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通常與自然水道或其他運河相連。除航運外,運河還可用於灌溉、分洪、排澇、給水等。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等相關內容。

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 中德運河Mittellandkanal長392 km

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

中德運河(德語:Mittellandkanal,MLK)是德國中部的一條運河,也是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長達325,3千米。算上其支渠和連接渠共長392km。它聯通了多特蒙德-埃姆運河、威悉河、易北河和易北-哈弗爾運河。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説,中德運河是萊茵河和奧德河連接樞紐的一部分。在西段,它通過多特蒙德-埃姆運河與萊茵-赫納運河連接萊茵河;在東段,它通過易北-哈弗爾運河與下哈弗爾水道及哈弗爾-奧德水道聯通奧德河。從歐洲的維度來看,它是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瑞士連接波蘭、捷克的通道。

該運河也被人稱作埃姆-威悉運河或威悉-埃姆運河、威悉-易北運河、萊茵-易北運河、埃姆-威悉-易北運河。但這都是些古老的或者區域性的名稱,已經很少使用。中文稱作“中德運河”或“中部運河”,或者音譯為“米特爾蘭運河”,另有教科書稱之為“德國中央大運河”。

中德運河東起赫爾斯特爾與多特蒙德-埃姆斯運河交匯處(52°16′37″N7°36′18″E),然後朝北流過條頓堡森林,經過漢諾威,在馬格德堡附近與易北河交匯(52°14′46″N11°44′49″E)。在距馬格德堡不遠處它還連接了易北-哈弗爾運河,使得通往柏林和波蘭的連續通航成為可能。

運河在明登通過兩個高架渠越過威悉河(第二條在1998年完成)在馬格德堡附近也通過一個高架渠穿過易北河。此外,還在伊森比特爾、奧斯納布里克、漢諾威-林登、漢諾威-米斯堡、希爾德斯海姆和薩爾茨吉特有側運河。中德運河還在沃爾夫斯堡西部通過易北旁側運河連接到漢堡和(通過易北-呂貝克運河)波羅的海。

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 中德運河Mittellandkanal長392 km 第2張

建造和歷史

最初在1856年就有在北德平原建設一條從萊茵河到易北河的航行運河的計劃。但是這個工程遇到了激烈的爭論,因為東易北河的地主們擔心廉價商品通過運河從西部滲透過來。作為一種妥協,到漢諾威區段的運河隨着1905年4月1日普魯士水法的生效而確定下來。次年,運河從Bergeshövede到漢諾威的第一段開始修建。這段運河的西段連接了多特蒙德-埃姆斯運河。接下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重的影響了運河的建造進度,但是到1915年直到明登的這段運河(那時還名為埃姆斯-威悉運河)已經建成並投入運作。

水道的定義

水道分為天然河流、渠化河流和人工運河3種,各有其特殊問題。天然河流常因水旱冰凍,被迫作季節性的停航,甚至導致河流改道,形成沙洲。水道工程須側重加固河牀河岸,保持原來河道,其法不外消除支流,統一河道截面,裁彎取直,順暢水流。在渠化河流上,可建梯級船閘通航,船舶過閘處,設置低壩和閘門,排泄過剩水量。人工運河在穿過山嶺和跨越河流、河谷時,運河的河岸和河牀須有防止浸蝕、滲漏的保護設施。選擇人工運河路線,要為建築能迅速航行的長距離水平河段創造條件,其船閘建築可採用梯級式多級船閘,或採用在兩閘間相隔一小段河道的梯段式船閘。蓄水庫的建設應有向高處供水的高水位水庫,彌補過閘泄水和蒸發的損失;另須建築低水位水庫,以容受船隻頻繁過閘時所泄入的水量。世界有520多條運河,分佈在52個國家,沿線有近3000座城市。

水道的歷史

來源

古代河流的改進和人工水道的建設,都是為了灌溉。早在西元前7世紀,亞述人便開了一條運河,長80公里(50哩),寬20公尺(66呎),引入淡水;前5世紀波斯鑿通尼羅河至紅海的運河;埃及曾於尼羅河設壩防洪,並在廣大盆地建立灌溉系統。前3~西元1世紀,中國開河工程給人印象更深。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今天揚州開鑿了人類史上第一條運河——邗溝,目的是溝通南北,便於向北方戰線運輸軍餉,沿用至今,這應是世界上有史書記載的最早的運河。另外突出的有廣西的靈渠,漢代京城長安至黃河的水道和河南省的老汴河。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運河,610年已有960公里(600哩)通航,使穀物能從長江下游和淮河運到開封、洛陽。這些運河水位變化平緩,約每隔4.8公里(3哩)設一石墩或木柱閘門,用來蓄水或放水,以控制水位。12世紀,商業擴大,促進歐洲運河建設復興和改善。1373年荷蘭建成一座蓄水閘,設內外閘門控制水位,這種方法在14世紀被普遍採用。中國運河建築走在歐洲前面。1280~1293年,由淮安到北京的大運河北段建成,全長1,120公里(700哩),流經山東丘陵地帶的一段,沿途山巒起伏,是最早的越嶺運河。

德國最長的人工水道 中德運河Mittellandkanal長392 km 第3張

19世紀出現了舉世聞名的3大運河建設,即基爾運河、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基爾運河於1784年在基爾灣與艾達(Eider)湖間鑿通試航,百餘年後,經過加寬、挖深和裁直,全長95公里(59哩),使從英吉利海峽到波羅的海的航程,縮短了數百哩。蘇伊士運河是由地中海到印度洋的通道,航程遠比繞道非洲縮短。全部工程歷時10年,於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它是一條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無閘水道,全長169公里(105哩)。運河竣工以來,經不斷修繕。1954年主航道能航行吃水11.3公尺(37呎)深的大船。該河於1956年由埃及收歸國有,1967年以阿戰爭起,運河關閉,直到1975年才復航。巴拿馬運河是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水道,1906年採用高水位設閘的築河方案開始施工,1914年完工。河長85公里(51.2哩),沿河航道深度最少為11.3公尺(37呎),寬91公尺(300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