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常見疾病>

肛門疼大便出血的原因及其注意事項

常見疾病 閲讀(2.29W)

肛門作為人類排泄人體廢物的器官,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然而,在人們排泄大便的時候,會出現大便出血的症狀,往往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考慮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它是肛裂造成的還是痔瘡造成的。為了更好給大家解決疑問,我們今天來看一下兩者之間的差別。

肛門疼大便出血的原因及其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人們大便出血並伴隨着肛門疼是肛裂的可能性更大。雖然肛裂與痔瘡的出血均呈鮮紅色,但各有明顯的特徵,前者是量少而有痛,一般是手紙帶血,最多隻有幾滴;後者是量多而無痛,出血一般會超過10滴。

什麼是肛裂?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好發於青壯年。典型症狀是疼痛、便祕、出血。排便時乾硬糞便直接擠擦潰瘍面和撐開裂口,造成劇烈疼痛,糞便排出後疼痛短暫緩解,經數分鐘後由於括約肌反射性痙攣,引起較長時間的強烈疼痛。因此肛裂患者恐懼排便,使便祕更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創面裂開可有少量出血,在糞便表面或便後出血。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保持每天大便通暢,防止便祕: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飲水量,糾正便祕。可口服緩瀉劑或石蠟油,使大便鬆軟、潤滑,以利排便。

(2)局部坐浴:用熱水或高錳酸鉀温水坐浴,温度40℃~50℃(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温水坐浴可鬆弛肛門括約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吸收,減輕疼痛,並清潔局部,以利創口癒合。坐浴後可以外敷消炎止痛藥物,以減輕症狀。

明白了肛裂和痔瘡的區別之後,當我們在大便的時候,如果是大便出血並伴隨着肛門疼痛我們就可認定為是肛裂,因為痔瘡流血量大並無疼痛。無論是哪種疾病,我們都應該注意到醫院進行諮詢下醫生,問清楚注意事項,最大限度的給自己降低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