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生活百科>家庭生活>

閃婚的人是否能夠幸福一輩子

家庭生活 閲讀(9.24K)

“閃離”只是一種副產品

閃婚的人是否能夠幸福一輩子

相信大家對於近年來離婚率上升的報道有些司空見慣了,有人感到疑惑,有人能夠理解,有人説太兒戲了,有人擔心自己將來也會是計算比率的“分子”……雖然大家都有不同的評論,但是不得不説明的是“閃離”同樣也是“自由兒童”在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對於那個婚姻包辦的時代,許多兩口子都是進了洞房才見到彼此的第一面,然後就一個被窩睡一輩子,並且努力生孩子。那個時候沒有離婚的概念,只有“休妻”的説法,而且是個雞飛狗跳並且要對簿公堂的社會“活動”。換句話説,那時候離婚是要縣長過問的,哪像今天去排個隊就搞定這麼容易。

不難看出,那個時代的人體內的“順從兒童”能量蠻高的,不然怎麼可能老老實實的“從了”,要是換今天的男女,相親還得家裏人連哄帶騙的去,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定下一個要過一輩子的人呢?

今天的人們越來越接納變化了,過去死了男人的女人很多都要“守節”,訂婚但沒圓房(就是XXOO)的黃花閨女死了“未婚夫”也被要求獨守一生,現如今誰還去遵守那麼刻板的制度去做“順從兒童”呢?相反的,很多女同胞越來越有魄力了:“你丫的要是惹了老孃那就等着戴綠帽子吧!”“自由兒童”就是這樣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內在能量!

“奉子成婚”的前因後果

不可否認,在“閃婚”的朋友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親們都是“奉子成婚”。怎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為什麼會是“奉子成婚”呢?

相信有身份證的親們都能理解“孕是怎麼懷上的”這個極為經典的生物學知識。但是為啥兩個生物知識都懂的有身份證的人還是“請來”了“不速之客”呢?其實原理很簡單——也就是“婚前性行為”和“缺乏避孕措施”的相輔相成。

“婚前性行為”是個科學的稱呼,有的人俗稱“偷吃禁果”,有的人叫做“試婚”,有的説叫“睡覺”。不同的稱呼自然而然的呈現出大家的不同立場。

也就是有的人批判、害怕,有的人理性看待,有的人感覺就跟上廁所一樣正常。不難理解,之所以有不同的觀點,就是因為大家體內都有不同的能量值。具體來説,“控制父母”會批判,“順從兒童”會害怕,“成人自我”是理性看待,“自由兒童”則是心嚮往之。

具體説來,過去那個時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裏有什麼自由戀愛,入洞房之前才有些“性教育”,還是以“傳宗接代”為目標的技術層面的模仿。現如今,千千萬的男男女女都有“蒼老師”為代表的“島國教育片”單機珍藏版,具體教授的內容從角色到道具都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身心的體驗成為了核心需求,“傳宗接代”反而成了最末尾、甚至要避免的需求。

在這個花樣百出的時代,依然有許多男男女女堅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規則,不但自己不看,還批判其他富有“學習興趣”的人。毫無疑問,這是他們體內的“控制父母”和“自由兒童”在起作用。與之相反,“自由兒童”起主導時自然還是怎麼開心怎麼來,以至於“開心”的時候連防護措施都不放在心上。

正所謂物極必反,老天爺其實很公平,規則就是你想爽我就讓你“爽死”,於是孩子就這麼懷上了——你想享受“自由”?好呀!給你個孩子看你怎麼自由!

為啥“閃婚”的越來越多?

對於工作沒多久的人來説,到了節假日的時候還是有些提心吊膽的。因為總會有好多“紅色罰款單”悄然而至,然後許久都要緊衣縮食了。

老友見面,才知道兩個人談了沒多久就領證了,再看看孑然一身的自己,發現那個“戀愛三年再結婚”的想法着實有點跟不上大傢伙的進度了。為什麼現在“閃婚”的狀況越來越多了呢?如果説是時代變了,節奏快了倒也能解釋,只可惜這確實很快的節奏也沒怎麼對自己“奏效”,不然作者此時此刻也是拖家帶口的人啦。

換個角度,從TA交互分析心理學來説,雖然大環境對我們有着直接的影響,但是真正起着主導作用的還是一個人的心理特徵。捅破窗户紙來講,如果一個人體內的“自由兒童”能量比較突出,那麼這個人來上一次“閃婚”的話大家還真不要感到意外。

至於越來越多的朋友都“閃”了,只能説這個時代的適齡人羣體內的“自由兒童”能量相對更多,而那些依然崇尚慢慢戀愛然後修成正果的朋友來説,較低的“自由兒童”能量還是讓他們無法頗有挑戰地接納這種在他們看來有點“不踏實”的婚姻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