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職場>關係>

如何排解青少年的孤獨感?

關係 閲讀(1.85W)

孤獨,並非指單獨生活或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也許並不感到孤獨,而置身於大庭廣眾之間,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真正的孤獨是那種貌合神離,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當然,每一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消除孤獨感。

如何排解青少年的孤獨感?

人本來就害怕孤獨。但無論置身於怎樣的人羣之中,人和人之間還是互無瓜葛。人世就是這樣的冷漠無情,所以,都市中流行隨身聽大概就是為了用平時聽慣了的音樂來獨自打發處於人羣中的孤獨吧。

實驗內容是這樣的。為了製造出極端的孤獨狀態,實驗者將學生關在有防音裝置的小房間裏,讓他們戴上半透明的保護鏡以儘量減少視覺刺激。接着,又讓他們戴上木棉手套,並在其袖口處套了一個長長的圓筒。為了限制各種觸覺刺激,又在其頭部墊上了一個氣泡膠枕。除了進餐和排泄的時間以外。實驗者要求學生24小時都躺在牀上。可以説,這樣就營造出了一個所有感覺都被剝奪了的狀態。最初的8個小時好歹還能撐住,之後,學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語,有點煩躁不安了。在這種狀態下,即使實驗結束後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他也會頻頻出錯,精神也集中不起來了。

據説,實驗後得需要3天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回到原來的正常狀態。實驗持續數日後,人會產生一些幻覺。例如看見大隊花栗鼠行進的情景啦,或者聽到有音樂傳來啦,等等。到第4天時,學生會出現雙手發抖,不能筆直走路,應答速度遲緩,以及對疼痛敏感等症狀。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明白了一點: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斷地從外界獲得新的刺激。也就是説,人需要打破孤獨。但孤獨感卻時時向我們襲來,特別是相對於青少年這一人羣,在人際交往中所出現的孤獨感已經成為困擾青少年的重要因素。

孤獨感是指因離羣而產生的一種無依無靠、孤單煩悶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它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會產生。造成人際孤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環境因素。有些環境容易讓人感到孤獨,比如,孤單的環境,陌生的環境,突變的環境等。

自我意識增強。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並逐漸建立,產生了瞭解別人內心世界並被其他同齡人接受的需要。他們很關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視他人的評價。正因為這樣,他們會將自己隱藏起來。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祕密,不願告訴別人,有一種封閉心理;另一方面他們又特渴望別人能真正瞭解自己。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陷入惆悵和苦惱,產生孤獨感。

自我評價不當。如果一個人自我評價過低,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嚴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產生孤獨感。而如果一個人自我評價過高,往往產生自負心理,看不起別人,他們在交往中表現為不合羣、不隨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導致他人的不滿,因此,自負心理嚴重的人也往往缺乏朋友,感到孤獨。

交往缺乏技巧。人際交往需要真誠、需要熱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為沒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壞自己的形象。

情緒情感障礙。情緒情感成分是人際交往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際交往中的情緒情感障礙常常誘發人際孤獨。常見的情緒情感障礙有:害羞、恐懼、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與孤獨感密切相聯的是害羞和恐懼,害羞和恐懼會使人產生逃避行為,從而避開與人交往的情境,離羣索居,封閉自我。

到了青年期,少年時代人際關係的特點繼續發展着。但青年期人際關係發生着質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從精神上脱離對父母或成人的依賴,新的友伴關係的協調和適應,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以及對成人權威的牴觸和反抗,競爭和對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際關係具有廣泛性、自主性、易變性和異性敏感性等特點。

艾裏克森對青年建立家庭以外的親密人際關係進行了長期研究,他認為這種人際關係建立在青年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的情感焦點從家庭轉向朋友,如果人際關係緊張,就有可能產生孤獨、寂寞的心理體驗。

那麼,如何才能消除孤獨感呢?

一、克服自卑:

由於自卑而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不敢與別人接觸,從而造成孤獨狀態。這如同作繭自縛,自卑這層繭不衝破,就難以走出孤獨,其實,人與人不可相比,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人人都是既一樣又不一樣,所以,一個人只要自信一點,就會鑽了自織的繭,從而克服孤獨。

二、多與外界交流:

獨自生活並不意味着與世隔絕,雖然客觀上與外界交流造成困難,但依然可以通過某些方式達到交流的目的。如當你感到孤獨時,可翻翻舊日的通訊錄,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給某位久未聯繫的朋友寫信。當然與朋友的交往和聯繫,不應該只是在你感到孤獨時,要知道,別人也和你一樣,需要並能體會到友誼的温暖。

三、“忘我”地與人交往:

與人們相處時感到的孤獨,有時會超過一個人獨處時的十倍。這是因為你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由於你無法與周圍的人進行必要的交流,也無法進入那種熱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熱烈的氣氛中會感到倍加孤獨。因此,在與他人相處時,無論是什麼樣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並設法為他人做點什麼,你應該懂得温暖別人的同時,也會温暖你自己。

四、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許多活動是充滿了樂趣的:

只要你能夠充分領略它們的美妙之處,就會消除孤獨,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願與別人傾訴時,常常會跑到江邊或空曠的田野,讓大自然的清風盡情地吹拂,心情就會逐漸開朗起來。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體驗到孤獨感。有孤獨感並不可怕。但是這種心理得不到恰當的疏導或解脱而發展成為習慣,就會變得性情孤僻古怪,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變成孤獨症,這就需要心理醫生的治療了。人際交往對每個人都有很大的作用,對中學生的個人成長、成材尤為重要。孔子曾説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應更多地關注青少年的人際交往問題,幫助他們消除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的孤獨感。“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人際交往,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自己對別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