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養生保健>

身體這裏出現它竟是癌

養生保健 閲讀(6.85K)

現在隨着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會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常常身體出現一些問題也不當回事。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今天小編就想要告訴大家一旦您的身體出現了這樣的腫塊就必須注重起來,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身體這裏出現它竟是癌

隨着廣大市民對健康的關注、醫療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和體檢中發現甲狀腺結節的人逐年增多。據不完全統計,甲狀腺癌是男性第四大癌症、女性的第一大癌症,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佔到所有做甲狀腺超聲檢查病人數的30~40%,而最後確診為惡性結節的約5%左右。臨牀上,大於1釐米的塊狀物稱為“腫塊”,小於1釐米的稱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的鑑別物理檢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小:1釐米以上惡變的可能性大,特別是近期突然增大的,要特別的重視,如果同時還發現伴有淋巴結腫大的,則高度提示惡性可能。

二是質地:結節觸摸堅硬、與周圍組織固定、不易推動,則高度提示惡性的可能。

邊界:良性的結節大多數形狀規則、邊界清楚,否則,要考慮惡性的可能。

三是個數:單個結節比多個結節的風險性大,尤其是長得特別快的結節。

在甲狀腺結節的影像學檢查中,B超最方便和準確,CT、核磁共振(MRI)都比不上,除非要看周圍組織的詳細情況,可以再做核磁共振。

甲狀腺腫瘤分類

1結節性甲狀腺腫

以中年女性多見。在機體內甲狀腺激素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垂體分泌TSH增多,甲狀腺在這種增多的TSH長期刺激下,經過反覆或持續增生導致甲狀腺不均勻性增大和結節樣變。結節內可有出血、囊變和鈣化。結節的大小可由數毫米至數釐米。臨牀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大,觸診時可捫及大小不等的多個結節,結節的質地多為中等硬度,少數患者僅能捫及單個結節,但在作甲狀腺顯像或手術時,常發現有多個結節。患者的臨牀症狀不多,一般僅有頸前不適感覺,甲狀腺功能檢查大多正常。

2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

本症起病緩慢,常發生於已有多年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患者,年齡多在40~50歲以上,以女性多見,可伴有甲亢症狀及體症,但甲亢的症狀一般較輕,常不典型,且一般不發生浸潤性突眼。甲狀腺觸診時可捫及一光滑的圓形或橢圓形結節,邊界清楚,質地較硬,隨吞嚥上下活動,甲狀腺部位無血管雜音。甲狀腺功能檢查示血中甲狀腺激素升高,由功能自主性結節引起者,核素掃描示“熱結節”。

3炎性結節

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前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亞急性甲狀腺炎,其他感染少見。亞甲炎臨牀上除有甲狀腺結節外,還伴有發熱和甲狀腺局部疼痛,結節大小視病變範圍而定,質地較堅韌;後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引起的。多見於中、青年婦女,患者的自覺症狀較少,檢查時可捫及多個或單個結節,質地硬韌,少有壓痛,甲狀腺功能檢查時示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甲狀腺微粒體抗體常呈強陽性。

4甲狀腺囊腫

絕大多數是由甲狀腺腫的結節或腺瘤的退行性變形成的,囊腫內含有血液或微混液體,與周圍邊界清楚,質地較硬,一般無壓痛,核素掃描示"冷結節"。少數患者是由先天的甲狀腺舌骨囊腫或第四鰓裂的殘餘所致。

5甲狀腺腫瘤

包括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及轉移癌。有很多患者在查出了甲狀腺結節以後,認為沒什麼,多補充點碘,自己就會好了,這種消極的意識是不對的。甲狀腺結節絕不會自己痊癒的,必須要積極及時的治療,為了方便患者對甲狀腺結節危害的瞭解。

以下情況要手術治療一是結節大於2~3 釐米,對局部有壓迫,或突出於頸部、影響外觀者;早期甲狀腺結節的治療。

二是生長在腺體下極的結節向前上縱隔延伸,擠壓氣管、食道及其周圍的大血管者。

三是B超檢查發現在此病基礎上有結節可疑為瘤變或癌變者。

早期甲狀腺結節的治療,如果患者的甲狀腺有3個結節,最小的1釐米左右,大的2.2釐米左右,這種情況可以手術,也可以觀察。如果複查發現結節有增大趨勢,特別嚴重的惡性結節建議手術治療,畢竟手術傷害很大,一般要慎重。

亞急性甲狀腺炎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春秋發病往往較多。亞急性甲狀腺炎多數發生在40-50歲婦女,主要表現為頸部疼痛,多一側甲狀腺有觸痛,並可出現發熱,關節痠痛等全身炎症反應。部分病人可出現甲亢。查體多數病人一側甲狀腺質硬腫大有壓痛。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病人血沉增快,血FT3,FT4正常或輕度增高,TSH正常或輕度降低;血清TpOAb常一過性增高。B超可發現甲狀腺體積增大,腺體內部病灶區呈低迴聲或不均勻融合,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並可有侷限性鈣化灶。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限性炎症,通常不需特殊治療即可自行緩解。但病人應適當休息,同時可給予強的鬆或消炎鎮痛類藥物以減輕症狀。

1、身上長的腫塊,有10%的可能是惡性腫瘤。

有部分人有“身上長了個腫塊”的經歷,但是很少人把它當回事兒。“前些年電影裏演了黑色素瘤以後,門診上多了很多人來諮詢,自己臉上的黑痣是不是黑色素瘤,但在平時,大家卻很容易忽略身上長的腫塊,那些長在皮膚下的沒有顏色的腫塊,有可能就是肉瘤。”

肉瘤這個名字,乍一聽跟癌症不掛鈎,好像並不可怕,實際上並非如此。“從不同組織來的惡性腫瘤名稱不一樣,我們常聽説某些臟器的癌症,肺癌、胃癌,這些是由上皮組織形成的,統稱為癌,而由結締組織,就是我們常説的脂肪、纖維、肌肉、血管、神經等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些肉瘤惡性程度低,有些肉瘤惡性程度比較高,比如惡性黑色素瘤。”

有些人在軀幹或者四肢上長個腫塊,這個腫塊90%以上都是良性的,最常見的就是脂肪瘤,但是其中有大約10%是惡性肉瘤,而且即使是良性瘤,也有很少一部分可能轉變為惡性瘤。

因此,他提醒大家,別把長個腫塊不當回事兒,一定要儘快檢查確診。

2、確定身上的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核磁共振最準確。

那麼,怎麼分辨長的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呢?一般有經驗的醫生摸摸,結合腫塊生長情況與必要的檢查如核磁共振就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CT看皮膚、肌肉不如核磁共振擅長,做個核磁共振,瘤子內部均勻不均勻、血供情況等能看得一清二楚一目瞭然,所以如果這個腫塊懷疑是惡性的,一定要做個核磁共振檢查。肉瘤有很多惡性程度比較高,惡性程度越高,就是腫瘤細胞越‘不成熟’,就像青番茄和紅番茄的區別,番茄越青,越不成熟,惡性程度越高,發展快、易轉移、易復發,治療效果還差,而越成熟,惡性程度越低,發展比較慢。對於懷疑惡性的腫塊,可做穿刺,取很少的組織做病理檢查可確定診斷。”

長的腫塊如果是以下情況,特別需要懷疑:首先,腫塊的活動度差,就是摸起來好像長在骨頭上一樣,幾乎無法移動;其次,腫塊比較硬,摸起來不是軟軟的;第三,摸起來或者按壓有疼痛感。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疼不可怕,疼的多數是炎症而不是癌症,比如乳腺癌,疼痛的腫塊一般是乳腺增生,而不疼的是癌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但肉瘤並非如此,反而是壓痛的比較危險;第四,腫塊的界線不是很清洗,摸起來不是均勻的球體,而是凹凸不平;第五,腫塊突然開始長得比較快,這些都需要警惕。

3、根治性切除是肉瘤最主要的治療手段,手術前一定要做核磁共振。

做核磁共振,不但能夠幫助確診包的良惡性,更重要的是能夠明確指導手術的位置和範圍。

某農村患者,身上長了個腫塊,而且長得很快,就在當地醫院檢查,醫生説,不放心就給切了吧,就把腫塊切除了,切完以後做病理,是惡性的平滑肌肉瘤。沒多久,瘤子又長出來了。

另一個患者,腿部外傷後長出一個腫塊,醫生懷疑是惡性的,就做了切除,結果手術後做病理,完全正常。這只是創傷後正常的增生反應,患者白白捱了一刀。

“對於肉瘤,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有長到皮膚表面突出的一部分,就像我們看到的冰山一角,可能還有更大的冰山在水面下面,拿水坑打比方更準確,我們看到的只有一小窪水,但是水已經向地面下浸濕了多少土壤我們根本看不到,瘤子向下長了多大、有沒有侵犯到骨頭,不做核磁共振根本不知道。像這樣只切表層看得見的部分,就像我們割韭菜,割了一茬很快就又長一茬。對於惡性腫瘤來説,第一次手術尤其重要,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瘤子一般都有外層的包膜,良性腫瘤包膜更完整更堅固,相對來説惡性腫瘤包膜比較脆弱,就像一個很薄的塑料袋,即便如此,它畢竟還是有包膜的,還是能隔離開正常組織的,如果第一次手術切不乾淨,把這個包膜破壞了,也破壞了惡性腫瘤上豐富的血管,那麼殘留的腫瘤受到刺激長得更快不説,很多破碎的腫瘤組織、腫瘤細胞也可能跑到人體其他部位,造成轉移,治療起來難度更大。”蔡啟卿説。

另外,切不乾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敢切。有些肉瘤長得比較大,有些包住了骨頭,有些切得多了影響四肢功能,甚至切得皮膚面積過大縫都縫不上,做一個腫瘤切除手術,需要骨科、創傷外科等多種外科知識,不會這些技術,就只能把表面的切掉,受害的還是患者。

他指出,對於肉瘤來説,根治性的切除術是治療的主要手段,手術做得好,術後再輔助化療,複發率非常低,如果切不乾淨,只靠化療是不行的。

按照患者的情況進行術前化療再手術,或者手術後輔助化療,是規範的治療方法,千萬不要去嘗試其他各種五花八門的所謂新方法。

4、皮膚上的瘤子如黑色素瘤都怕刺激,千萬別做穿刺,也別做激光或冷凍治療。

他非常惋惜地談到他的一個患者,這位來自信陽的小姑娘才20歲左右,膝蓋上有一個黑痣,轉到他們科的時候已經是遠端轉移,聽她家人説,之前做過兩次激光治療。“只要能治好孩子,花多少錢都可以。”她家人再三懇求蔡啟卿,但蔡啟卿説,這已經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了。開始就應該規範治療,做激光很有可能刺激了瘤子,加速了它的生長和轉移。

“首先是這些治療起不了作用,只要是突出皮膚表面的瘤子,根兒多數都扎到了真皮層以下,而激光只能作用到表皮層,激光打到真皮層就會燒傷皮膚了,所以激光、冷凍除不了根兒,其次,也是一定要強調的,就是瘤子非常怕刺激,激光、冷凍等刺激它,就可能加速它的生長。所以對於皮膚上的瘤子我們一般建議直接切除,不建議做穿刺活檢,因為有可能你一穿刺,它就跑了。另外,如果是長在手肘、膝蓋等易摩擦部位的瘤子,即使是良性的,如果經常不小心摩擦到,導致紅腫、潰爛,也建議儘早切除,因為這種刺激也是導致瘤子惡變的誘因之一。”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身體出現的這些情況可能會是癌症的疑問已經得到了解答了呢?我們平時雖然工作繁忙,但是也不要忘記關愛自己的身體,身體的健康是最首要的問題,希望小編今天的介紹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