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百科全書館>飲食百科>健康生活>

男女身體出現它竟會要你命

健康生活 閲讀(1.47W)

便祕雖然很是讓人煩惱,但是大家也都不當一回事,但是你知道嗎?長期便祕會導致女性患上乳腺癌的機率增加數倍。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由充足的科學依據的。

男女身體出現它竟會要你命

便祕引發乳腺癌並非危言聳聽

長期便祕不僅讓人煩惱,對女性來説,還可以誘發乳腺癌的早期症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專家們曾對1418名婦女乳房疾病檢查發現:乳腺細胞發育異常與習慣性便祕有關——大便正常的婦女,即每天大便一次或以上者,乳腺細胞發育異常的僅佔5%;而每週大便少於兩次者,乳腺細胞發育異常的則高達25%,其表現為乳腺和導管上皮非典型增生。這種非典型增生癌變危險性是正常人羣的5倍。

加拿大多倫多癌症研究所的專家進一步指出:便祕者糞便中存在一種致突變原,是糞便中細菌大量繁殖產生的一種致癌物質。這種物質既可直接作用於腸壁細胞,引起大腸癌症狀,又能經腸道吸收促進血液循環,到達對其相當敏感的乳腺組織,致使乳腺細胞發育異常。

也有資料認為:經常性便祕的婦女由於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較長,糞便中的某些物質在大腸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出一種化合物。

導致人體卵巢雌激素和雄激素分泌失調,不能維持其動態平衡,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刺激乳腺組織,導致乳腺小葉增生,繼續發展下去便可引發乳腺癌變。

另有研究資料顯示:肥胖兼有便祕的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更高;乳腺癌手術後仍有便祕者,其癌症複發率也比無便祕者高。

凡是習慣性便祕的女性(特別是伴有乳腺增生者),千萬不能等閒視之,除了自我調節外,還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些潤腸藥物。中藥蕃瀉葉有緩瀉作用,可每日用3-5克代茶飲用;用胖大海2-3枚浸泡後,加糖少許燉服,對緩解便祕也有一定效果。

6個惡習恐得乳腺癌

1、高脂飲食

長期攝取大量脂肪會產生過多雌激素,進而刺激腫瘤生長。

2、酒精

每天飲酒1杯或1杯以上者,乳腺癌危險性比不飲酒者增加45%。

3、咖啡、巧克力

這些食物中含大量的黃嘌呤,可促使乳腺良性增生。

4、精製蔗糖

蔗糖攝入量高是45歲以上婦女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5、煙草

吸煙史超過10年的女性患乳腺癌機率是其他女性3倍以上。

6、不鍛鍊

光攝入不消耗會讓身體堆積過多脂肪,使癌變危險指數上升。

乳腺癌的早期症狀

1、乳房有腫塊、乳頭異常分泌物尤其是血性分泌物。

2、乳頭或乳暈處出現表皮糜爛、濕疹樣改變。

3、腋窩、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有時可感到腋窩內有物體擠壓感。

4、乳房局部潰瘍或疼痛,常呈間歇性且侷限於病變處,疼痛不隨月經週期而變化。

5、兩側乳房不對稱;乳頭回縮,乳房皮膚呈桔皮樣改變。

6、不明原因的骨痛、腰痛、腹脹、上腹氣塊、貧血和消瘦等。

7、乳房顯着增大、紅腫,變化進展較快。

8、乳房縮小,乳頭位置回縮。

乳腺癌分期

乳腺癌可根據腫塊的大小和擴散情況分為0~4期。下面是乳腺癌各期的定義:

早期或0期乳腺癌:指腫塊侷限於一處,還沒有相關檢查證明其擴散到淋巴結。(即原位癌)

1期乳腺癌:癌塊≦2cm,沒有擴散。

2A期乳腺癌:指腫塊﹤2cm,伴有淋巴結浸潤或腫塊﹥2cm而≦5cm,沒有淋巴結浸潤。

2B期乳腺癌:指腫塊﹥5cm,癌性腫塊尚未浸潤至腋下淋巴結或腫塊﹥2cm而≦5cm,伴有淋巴結浸潤。

更高期的乳腺癌(轉移的)是指癌性腫塊已擴散到淋巴結和身體的其他部位。

3A期乳腺癌:又稱作高期乳腺癌,指腫塊﹥5cm,癌性腫塊已經浸潤至腋下淋巴結或不論腫塊多大,癌性腫塊已經擴散至另一種組織或臨近組織。

3B期乳腺癌:指不論腫塊多大,已經浸潤轉移至皮膚、胸壁或者乳內淋巴結(侷限於乳房之下和在胸腔裏面)。

3C期乳腺癌:指不論腫塊多大,已經廣泛的浸潤侵襲入淋巴結。

4期乳腺癌:定義為不論大小的腫塊,已經浸潤轉移到遠離乳房的部位,如肺、肝、腦或遠處淋巴結。

乳腺癌體檢項目

目前,公認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和b超檢查是臨牀上最常用且最有效的乳腺癌輔助檢查手段。

(1)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

由於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可以觀察到臨牀觸摸不到腫塊的早期乳腺癌,尤其是新一代數字式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使圖像更清晰,早期乳腺癌的診斷率更高,其鑑別良、惡性腫瘤的準確率甚至可達90%以上。

(2)B超檢查

b超檢查也是乳腺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可與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結合起來使用。該方法具有無 毒,無害,簡便等特點,能鑑別良、惡性,囊、實性,增生等乳腺疾病。但超聲檢查有時會出現假陽性,對小於1釐米的腫塊確診困難。

(3)乳管鏡檢查

如果患者有乳頭溢液(流水),可以採用乳管鏡檢查,大多數患者可以確診。該方法確診率高、痛苦小,但在檢查前,應檢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必要時還應檢測艾滋病病毒(hiv),以防止交叉感染髮生。

(4)病理學檢查

病理學檢查是臨牀確診乳腺癌的必備依據,主要用於乳腺鉬靶x 線攝影檢查和b超檢查可疑者。病理學檢查包括細胞病理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兩種。細胞病理學檢查損傷小、痛苦少、速度快、方便易行。組織病理學檢查不但可以定性,還能在手術前確定腫瘤的類型,為治療提供參考。新一代組織穿刺設備甚至可以吸(切)除早期癌灶而免於手術。

(5)乳腺紅外線檢查

乳腺紅外線檢查:這項檢查因為速度快、無放射性而常在體檢中作為乳腺疾病的初篩檢查,尤其適合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費用大約幾十元。它利用正常組織和病變組織對紅外線吸收率不同,而顯示透光、暗亮等不同的灰度影像,由此診斷乳腺疾病。雖然不是乳腺癌的專業檢查,但可以作為乳腺病變的篩檢。

乳腺癌體檢注意事項

每高5公分風險增7%

專家指出,一項跨14國共超過10萬名女性的大規模研究發現,不論年紀、教育程度或生活習慣等差異,平均長高5公分就會提 高7%的卵巢罹癌率,且體脂肪越高身型越胖的女性也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推測主要原因在於“生長激素”的過量分泌,催化了體內癌細胞的生成。此外,就算在沒 有服用過賀爾蒙補充品的女性身上,似乎也找的到這樣的關聯。

定期檢查,是防癌不二法門

針對上述表述,醫師認為,尚需更多研究佐證兩者相關性,卵巢癌主要仍與遺傳、未生育、打排卵針有關,維持健康的飲食和合理的體重,並定期到醫院進行類似的檢查,才是防止癌症上身的不二法門。

與宮頸癌、內膜癌不同,卵巢癌沒有典型的臨牀症狀,一些患者會出現背痛、腰痛、肚子不舒服等情況,但這些都不具有特異性,不能作為預警信號。卵 巢癌的高發年齡為50-60歲,50歲以上或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應每年定期檢查。40-70歲的女性,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應及時進 行卵巢癌篩查,儘早診斷和治療。

目前,卵巢癌篩查的常規手段主要是B超、CA-125檢查等。但這兩項檢查雖然可以幫助診斷卵巢癌,卻不能提高卵巢癌的早期確診率。為了早期發 現卵巢惡性腫瘤,應注意下列幾點:

1、所有卵巢實性腫塊,或大於6釐米的囊腫,應立即進行手術切除;

2、月經初潮前和絕經後婦女,有卵巢性腫物,應考慮為腫瘤;盆 腔炎性腫塊,尤其懷疑盆腔結核或子宮內膜異位性腫塊,經治療無效,不能排除腫瘤時應手術探查;

3、絕經後發現子宮內膜腺瘤樣增生或內膜腺癌,應注意卵巢有無腫 物,並及時進行手術治療;進行盆腔手術時,均應仔細檢查雙側卵巢有無病變。

腹脹半個月,就要警惕卵巢癌

卵巢癌生長迅速,易擴散,早期很難發現。但卵巢腫瘤會使周圍的韌帶受到壓迫、牽拉,加上腹水刺激,導致患者出現胃痛、腹脹等消化道疾病的症狀。

如何區分消化道疾病和卵巢癌所導致的腹脹呢?消化道疾病所導致的腹脹多伴有噯氣、泛酸,且多在飯後出現,服用胃動力藥或助消化藥後都會得到緩 解;而卵巢癌導致的腹脹則是反覆服用助消化藥都無效,同時伴有腰腹部疼痛,或在腹部有腫塊。因此,長期的腹部腫脹,不要單純以為是消化不良,應進行婦科檢查。

自我檢測乳腺癌

檢查時間:月經結束後第五天

月經前乳房會有水腫與脹痛,不利於觸摸到腫塊,並且本人有疼痛的感覺。所以檢查時間應選在月經結束後,並建議每月固定這一天進行檢查。

檢查方法:先潤滑再“敲擊

乳房或者手掌抹上肥皂或潤膚油沐浴露之後的,皮膚表面更潤滑,便於滑動,更利於發現腫塊。

不要兩手去抓整個乳房,而是用手的中指食指指腹以“敲擊”方式順時針移動檢查,注意有無硬結、腫塊、疼痛點。

尤其注意上外側部分。這個部位發病率高一些,這是身體構造造成的,外上部位受擠壓、碰撞的可能性高,所以患病可能性更大。

最後確診:乳腺B超

經過自我檢查,大部分患者都會覺得自己有腫塊(通常還是自檢方法不對,用手抓捏而非用指腹觸摸),實際上,乳腺增生常表現為團片狀、條索狀、棉絮狀、顆粒狀,手感覺起來象腫塊,但並非乳腺癌的腫塊。

你把握不準可以上醫院做個乳腺B超,確認是否真為乳腺癌的腫塊和結節。40歲以上的女性處於乳腺癌高危人羣,乳腺X光檢查比做B超更準確。

特別提醒

自我檢查不能發現所有乳腺癌

可別以為自我檢查“正常”就萬事大吉了,原位癌初期表現為只有1~2毫米的鈣化點,這時僅靠自查甚至B超都發現不了問題,需通過乳房X線攝影的檢查手段才能看到病灶。

實際上很多沒有臨牀體徵的早期乳腺癌並不能通過自檢發現,有相當數量的病人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所以,成年女性特別是35歲以上女性,除了每月進行自我檢查外,還應該每年到正規醫院進行一次乳腺超聲檢查或乳房X線檢查,這個不到一百元。

預防乳腺癌吃什麼

現在的環境如此不好,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原因導致乳腺癌的發病率提高了很多。很多女性朋友都應該知道吃一些水果可以遠離乳腺癌。一些水果中含有成分可以預防乳腺癌。女性朋友可以每天吃一些水果來預防,增加自己的抵抗力。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這些水果吧。

預防乳腺癌的食物

1、芒果

科學研究發現,女性多食芒果,有預防乳腺癌的作用。研究人員對芒果中的多酚進行了研究,特別是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丹寧(與癌症的預防和抑制有關)。丹寧酸是種多酚,帶有苦味,葡萄籽和茶葉中含有這種成分。研究發現,細胞分裂週期因多酚而被打破。這可能是芒果預防或抑制癌細胞的一種機制。

2、柑橘

柑橘類水果如橘子、柚子、橙子、檸檬、金橘等,都富含維生素c,可防止亞硝胺生成,適宜胃癌、喉癌、乳腺癌和肺部腫瘤患者食用。

3、山楂

常用於開胃消食、降低血脂。它能活血化淤,化滯消積,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富含維生素c,適宜消化道和女性生殖系統癌症如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

4、大棗

補脾胃益氣血,富含B-胡蘿蔔素與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它含有的一組三萜類化合物為抗癌有效成分。民間食用大棗粥、黃芪煨大棗,以增強體質,預防乳腺癌。

5、紅蘋果、葡萄

研究人員發現,紅蘋果等“紅皮”水果和蔬菜對乳腺癌有防治作用。科學家經過實驗發現,“紅皮”瓜果蔬菜中所含的某些植物成分,可以有效遏制腫瘤細胞中蛋白質的生長,同時還能降低腫瘤細胞對雌激素的反應能力,預防乳腺癌。紫葡萄等也含有該植物成分。

6、獼猴桃

獼猴桃是果中珍品,維生素c含量為橘子的4~12倍,蘋果的3倍,葡萄的60倍。研究表明,其所含的物質可阻斷人體內亞硝胺生成,從而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預防乳腺癌的水果有哪些您瞭解了嗎?當然,能夠起到預防乳腺癌作用的水果並不只這些,吃水果也不是唯一的預防乳腺癌的辦法,還必須配合規律的生活、戒煙限酒、及時生育哺乳、保持樂觀的情緒等其他措施。

乳腺癌怎樣預防

多愁善感女性易得乳腺癌醫生推薦X光檢查準確

情緒和乳腺癌也有關係嗎?浙江省腫瘤醫院化療科乳腺內科主任王曉稼主任醫師,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有關係,雖然不是直接的聯繫,但是情緒低落或波動比較多的人,容易引發乳腺增生,間接導致乳腺癌。”

西化飲食習慣使發病年齡提前10歲

“雖然乳腺癌的發病機理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可以明確的是,西化飲食習慣,對於乳腺癌的發生有很大影響。”王曉稼説。

早在二三十年前,乳腺癌還是比較少見的病,但是現在,經常會聽説。據中國抗癌協會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國主要城市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增加了40%。

“高糖、高脂肪與高蛋白的飲食習慣,越來越普遍,而且夜生活豐富,缺少户外活動與鍛鍊。”王曉稼説,這些習慣使中國婦女的乳腺癌發病年齡比歐美人士提早了10年,高發年齡是40至45歲。

除了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王曉稼列了幾類高發人羣:曾有乳腺癌患病史的、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首次妊娠年齡大於30歲的婦女及從未生育的婦女、過多攝入動物脂肪並在絕經後體重超重的婦女、患有慢性乳腺疾病的、月經初潮在12歲或停經在55歲之後的婦女、長期應用雌激素控制更年期症狀的婦女等。

手指只能感知1.5釐米的腫塊

那麼該如何早期發現乳腺癌呢?乳房自查在網絡上廣為推崇,但是王曉稼提醒大家,這種自查的功效被過分誇大了。

“2005年,美國就不再把乳房自查列為乳腺癌早期診斷的主要方法了,因為當手指可以感覺到乳房腫塊時,這個腫塊已經有1.5釐米左右大小了。”王曉稼説。

比較好的辦法是X光檢查,尤其是現在的鉬鈀照相檢查,是最可信賴的乳腺癌早期檢查手段。

“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最好能夠每18個月左右就進行一次專業的乳房檢查,包括X光檢查和專業醫師的觸診。如果是那些有家族史和生活忙碌的高壓女性,最好從30歲開始,就定期檢查。”王曉稼説。

特別是小葉增生,幾乎十名女性中有八人有這種情況,在每年體檢中,困擾着許多女性,其實不用太為小葉增生是否會癌變而擔心,大多數小葉增生是不會癌變的,關鍵就是要看這種增生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如果是非典型增生,那麼就會存在癌變的機會,當然,後者就需要依靠專業醫生了。

乳腺癌的症狀

1、 乳房腫塊

是乳腺癌最常見的表現。

2.、乳頭改變

乳頭溢液多為良性改變,但對50歲以上,有單側乳頭溢液者應警惕發生乳癌的可能性;乳頭凹陷;乳頭瘙癢、脱屑、糜爛、潰瘍、結痂等濕疹樣改變常為乳腺佩吉特病(paget病)的臨牀表現。

3.、乳房皮膚及輪廓改變

腫瘤侵犯皮膚的Cooper韌帶,可形成“酒窩徵”;腫瘤細胞堵塞皮下毛細淋巴管,造成皮膚水腫,而毛囊處凹陷形成“橘皮徵”;當皮膚廣泛受侵時,可在表皮形成多數堅硬小結節或小條索,甚至融合成片,如病變延伸至背部和對側胸壁可限制呼吸,形成鎧甲狀癌;炎性乳腺癌會出現乳房明顯增大,皮膚充血紅腫、局部皮温增高;另外,晚期乳腺癌會出現皮膚破潰形成癌性潰瘍。

4.、淋巴結腫大

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晚期乳腺癌可向對側腋窩淋巴結轉移引起腫大;另外有些情況下還可觸到同側和或對側鎖骨上腫大淋巴結。

總結:請有便祕的女性朋友,不要忽視了便祕的嚴重性。也不要以不在乎態度對待便祕。長期便祕致癌並不是危言聳聽。請大家有便祕情況的進儘快就醫,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文章原載於《養生保健指南》,作者:陳日益,刊期:2012.08,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